打催經針?
續之前發文的「上個月月經來是9/12-17,月經結束到10月都是體外射精,10/10體內射精」,等了42天,10/22去婦產科檢查驗孕陰性,但沒照超音波只有打催經針,打催經後四天來了,10/26.27只有我平常經期第3天的量,10/28只剩一元硬幣大小的咖啡色,29號已經完全沒有了,月中差不多13.14號腹部跟胃常常絞痛到現在,請問醫生我現在該怎麼做?
是要再買驗孕一次?
還是要再去婦產科檢查一次?
(這間婦產科我第一次去,去過的那間婦產科那天沒開)
呱呱~,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10/29
黃建中 醫師回覆-婦產科
上個月月經來是9/12-17,月經結束到10月都是體外射精,10/10體內射精」,等了42天,10/22去婦產科檢查驗孕陰性,但沒照超音波只有打催經針,打催經後四天來了,10/26.27只有我平常經期第3天的量,10/28只剩一元硬幣大小的咖啡色,29號已經完全沒有了,月中差不多13.14號腹部跟胃常常絞痛到現在,請問醫生我現在該怎麼做?
是要再買驗孕一次?
還是要再去婦產科檢查一次?
Ans: 10/22去婦產科檢查驗孕陰性,打催經後四天來了,沒事了,至於月中差不多13.14號腹部跟胃常常絞痛到現在,須看胃腸科醫師
回覆日期:2017/10/29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在婦產科檢查後打了催經針,隨後月經量減少且伴隨腹痛,這樣的情況確實需要進一步的關注與處理。
首先,催經針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月經來潮,通常在月經未來的情況下使用。
您提到的月經量減少,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的狀況、以及催經針的副作用等。
根據醫學文獻,催經針的使用可能會導致月經量的變化,這是因為它可能影響到體內的荷爾蒙平衡。
在您的情況中,您提到的腹部絞痛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但不限於子宮收縮、腸胃不適或其他婦科問題。
這種疼痛如果持續存在,建議您儘快就醫,尋求專業的婦產科醫師進行評估。
醫師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例如超音波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如卵巢囊腫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至於是否需要再驗孕,根據您在10/22的檢查結果顯示陰性,且您在打催經針後月經來潮,這通常表示您並未懷孕。
然而,如果您仍然感到不安,或是有其他懷孕的徵兆(如噁心、乳房脹痛等),可以考慮再進行一次驗孕。
在此情況下,建議您採取以下步驟:
1. 觀察症狀:如果腹痛持續或加劇,或是出現其他異常症狀(如大量出血、發燒等),應立即就醫。
2. 尋求醫療幫助:考慮再次回到婦產科進行檢查,尤其是如果您對目前的情況感到不安或有疑慮。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等待就醫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運動,並保持心理健康,這些都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4. 記錄症狀:記錄您的月經週期、出血量、疼痛程度等,這些資料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您的狀況。
總之,您的情況需要專業的醫療評估,建議您儘快就醫,並與醫生詳細討論您的症狀和擔憂,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月經不正常:催經後第八天仍持續且量少?
想請問醫生我的這次月經與上次月經的第一天,相差了60天這當中有去看婦產科並打催經針,隔了8天月經來潮平常月經都來6-7天左右,但這次已到第八天了還有!且量不像是快要結束月經該有的量,反而比較像第一天的量⋯⋯這幾天我沒空去看醫生,可能要等到星...
黃建中 醫師回覆-婦產科
Ans: 繼續觀察就好月經不正常:催經後第八天仍持續且量少-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停經針治療下出現水狀分泌物,是否需回診檢查??
醫生您好:為避免巧克力囊腫復發,目前有施打長效型(3個月)停經針做治療;最近觀察到除了有類更年期不舒服症狀外,還有水狀的分泌物(但量不多)。請問這是受停經針影響的結果嗎?是否需要回診檢查呢?謝謝醫生抽空回覆
曹國桃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觀察即可,如果量很多,那就還是要看婦產科。祝健康停經針治療下出現水狀分泌物,是否需回診檢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催經針後月經量減少,是否代表內分泌失調?如何改善??
醫生您好 :我在上週四6/17日時因月經兩個月沒來去打了催經針在今天6/22日月經來了,但量卻非常非常的少少到讓我蠻擔心的請問這樣正常嗎?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才會這樣呢?又該怎麼改善量少這方面的問題呢?(例如...應該要多吃點什麼之類的......
毛義坤 醫師回覆-婦產科
妳好:月經量少先確定是否懷孕若沒有且只有一次這樣可再觀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打催經針後血量暴增且伴隨劇烈腹痛?
我8/31去婦產科打催經針,9/1、9/2護墊開始有一點血,在9/4開始血量慢慢變多,但在今天9/5凌晨肚子爆痛血量變超級多還有血塊!(1)請問這樣是正常嗎?(2)我什麼時後可以開始調經?
吳相輝 醫師回覆-婦產科
1. 不正常出血及月經週期異常,其影響原因甚多,建議至門診由婦產科專科醫師評估。2. 有疑慮時,建議回原醫師門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