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溝脫皮泛紅?
杜醫師您好,於年初時跟女朋友安全性行為後有刺痛感,沖澡時將包皮翻開清潔,發現冠狀溝部位紅腫刺痛並有流膿之類的。
後有至醫院檢查,醫師告知可能是包皮過長需常清潔(本身未勃起龜頭會外露,勃起包皮會自動褪下),並開立外用甘得黴乳膏。
目前半年無性行為,一週會自慰約3次,每天或隔天洗澡皆會翻開清水沖洗用、吹風機吹乾塗乳膏再把包皮蓋回去,但並無好轉,近期還發現紅腫部位更紅,還新增其他微紅的部位,目前新增微紅區域偶爾會有發癢狀況,下週想再回去檢查。
想請問一下杜醫師這大概是什麼問題,以前是完全沒有這樣的情形過,也不曾有過不安全性行為,或是我擦藥的方式錯誤呢,再麻煩杜醫師了,謝謝~
Tommy,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9/06/07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包皮一般清潔,只要清水洗後擦乾,不需肥皂,尿後有濕要擦乾,保持清潔乾燥,現在不用藥膏,性行為要全程保險套,也不用吹風機,一到二星期不好就要就醫,父母有糖尿病要和醫師說,檢個血糖 祝健康。
回覆日期:2019/06/07
彙整補充說明
冠狀溝紅腫疼痛的情況,通常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感染、過敏反應、包皮過長或其他皮膚病變等。
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您在進行安全性行為後出現刺痛感,並且在清潔時發現冠狀溝部位紅腫、刺痛及流膿,這些症狀可能暗示著感染的存在,尤其是如果有流膿的情況,這可能是細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的表現。
首先,包皮過長的情況確實可能導致清潔不易,進而造成細菌滋生,導致感染。
您提到的甘得黴乳膏主要用於治療真菌感染,但如果症狀未見改善,可能需要重新評估診斷。
建議您在使用任何藥物時,遵循醫師的指示,並且在使用藥膏後,保持該區域的乾燥與清潔,避免潮濕環境。
另外,您提到的紅腫部位逐漸加重,且出現新的微紅區域及偶爾的癢感,這可能表示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是出現了其他的皮膚病變,如接觸性皮膚炎或其他過敏反應。
這些情況都需要專業醫師的進一步檢查與診斷。
在此情況下,建議您儘快回診,讓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細菌培養或皮膚活檢,以確定具體的病因。
醫師可能會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可能包括口服抗生素或其他外用藥物。
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建議您在清潔時使用清水,避免使用香皂或其他刺激性清潔劑,以免造成皮膚過敏或刺激。
清潔後,應確保該區域完全乾燥,避免潮濕環境的形成。
最後,若您的父母有糖尿病病史,這可能會影響到您的免疫系統,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在就醫時,務必告知醫師這一背景,以便醫師能夠做出更全面的評估。
總之,您的症狀需要專業的醫療評估,建議您儘快回診,並遵循醫師的建議進行後續的治療與檢查。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冠狀溝腫脹是否正常?自慰對其有何影響??
醫生我覺得我冠狀溝腫腫的但是不痛不癢完全沒感覺是洗澡時感覺腫腫的從下面往龜頭看就看的到一圈這樣請問醫師這是正常的嗎? 我沒有包皮卡在那裡包皮通過冠狀溝往上往下都可以 包皮把陰莖都蓋住時你可以看到整個冠狀溝龜頭的形狀這樣 最近有自慰請問醫師這...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只要不發紅,不破皮, 不痛不癢, 應該都是正常, 如果是暫時性的,有可能是磨擦造成的. 祝健康.冠狀溝腫脹是否正常?自慰對其有何影響?-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泌尿科問題:冠狀溝出現疑似皰疹,已使用皀服乳膏治療但仍擔心是否完全康復?
醫生你好,我前一個禮拜發現冠狀溝周圍出現一顆稍微浮起的像水泡的東西,但是不痛也不癢,後來就變得有點凹凹的,查過資料皰疹好像一次不會只長一顆,後來去看過醫生之後,醫生開了皰服乳膏給我抹,說如果沒有消的話要再抽血檢查。現在感覺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如果是皰疹,藥膏只能縮短傷口癒合,也沒有所謂好了沒的問題,只是沒水泡了,抵抗力弱時仍會發作,一般經驗,生殖器會破的水泡是皰疹,如果有不安全性行為,就要檢驗其他性傳染病。祝健康。泌尿科問題:冠狀溝出現疑似皰疹,已使用皀服乳膏治療但仍擔心是否完全康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冠狀溝紅紅且疼痛,是否需要就醫??
醫生你好最近發現我的冠狀溝附近有紅紅的一條線如果碰觸左邊的地方會有輕微刺痛在和伴侶進行口交的時候也會疼痛請問這是什麼原因?需要抹什麼藥膏或是去門診嗎?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Jim:你好需要看診,看是否有感染,甚至會傳染。若有不詳盡之處,歡迎再度發問,互相再討論研究一下。網路回答只能作為參考,有必要,還是要到醫療院所就醫。行政院衛生署 台東醫院 關心您以上由 泌尿科 主任 許維愷 答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陰莖紅腫疼痛原因及處理方式?
今天早上起床後發現陰莖跟部靠近龜頭下方的包皮好像有紅腫碰到水會會刺痛就只有靠近龜頭那一部份的顏色跟其他地方比起來比較為深色不曉得醫師清不清楚我的意思如不清楚 不曉得有沒有其他管道 可以給醫師看到照片
顏大為 醫師回覆-泌尿科
建議仍須至泌尿科門診就醫由醫師親自檢視,也可視需要做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