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嘴唇黴菌感染:原因、症狀與治療-皮膚科

分享到:

嘴唇黴菌感染相關的問題?


吳醫生您好,我最近嘴巴脫屑,嘴巴四周有點紅腫,已經有去看診,醫生說是黴菌感染,而且其他臉上脫屑或紅紅的地方也是我對黴菌感染有點困惑,是其他接觸到臉的物品造成感染嗎? 還是說是本來身上就有一些黴菌,但是在免疫力比較不好的時候才會導致生病呢?另外想請問我之前使用的護唇膏,會不會也感染到黴菌呢? 痊癒之後是不是需要把舊的護唇膏汰換掉呢?謝謝您費心觀看與回覆



翁,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12/30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黴菌是感染造成的,護唇膏不須汰換,病灶治療好即可。



回覆日期:2021/12/30

彙整補充說明


嘴唇黴菌感染,通常是由於念珠菌(Candida)等黴菌的過度生長所引起的。
這種感染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例如在壓力大、疲勞、或是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
黴菌本身是常見於人體的微生物,通常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引起問題,但當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或是環境因素改變時,就可能導致感染。

您提到的嘴巴脫屑和紅腫的症狀,確實是黴菌感染的常見表現。
這種感染可能會在嘴唇周圍、口腔內部甚至是臉部其他部位出現,特別是在潮濕或是摩擦的地方。
至於感染的來源,黴菌感染有時是由於接觸到受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護唇膏等),但更常見的是身體內部的微生物失衡所造成的。
因此,您提到的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可能是導致這次感染的主要原因。

關於護唇膏的問題,黴菌感染後,護唇膏本身不一定會成為感染的來源,但如果護唇膏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污染,則有可能成為感染的媒介。
建議在感染期間,避免使用舊的護唇膏,尤其是如果您已經確診為黴菌感染,最好是將其汰換,以防止再次感染或是延長病程。
使用新的護唇膏時,應確保其為乾淨的產品,並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

治療方面,黴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真菌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是外用的藥膏或是口服的藥物,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除了藥物治療,保持口腔及周圍區域的乾燥和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黴菌在潮濕的環境中更容易繁殖。

最後,若您在治療後仍然感到不適或症狀未改善,建議再次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意見。
醫生可能會進一步檢查,確保沒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並根據您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嘴唇脫皮持續不退,可能是念珠菌唇炎嗎?該如何處理??


醫生您好.想請教一下.因我9個月以來.嘴唇有白色脫皮不斷出現.才回想到我之前有脫皮狀況.自行拿擦金黴素抗生素擦過幾次跟最近皮膚科開立的可貝藥膏幾次.但不見好轉.想請教一下.這是否是感染到念珠菌唇炎呢? 怕急病亂投醫.想說這可以到大醫院自行檢...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目前你的用藥都不建議再使用,沒看到病灶無法判斷,建議就近給皮膚科診治。

嘴唇脫皮持續不退,可能是念珠菌唇炎嗎?該如何處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嘴巴內層白色斑疹:細菌感染還是其他原因??


醫生:我的嘴唇內緣出現為數不少的白色小斑疹於嘴唇兩側,已經有三個星期了..用手摸時有一點感覺,用舌頭觸摸時感覺很明顯...最近漸漸的闊散,上唇內側也開有了,我有去看過皮膚科,醫生只跟我說是細菌感染,能否有更確切的病因名詞,因醫生開給我的藥膏...


洪正昇 醫師回覆-皮膚科
YQ 您好:嘴唇內緣出現為數不少的白色小斑疹,很多病都可能有此種症狀的表現。根據您的文字描述,目前無法得知您的明確病情。皮膚疾病的最大特點就是:「眼見為憑、手觸質地」,單獨藉由文字的描述,實在是不容易表達完整。在此建議您:當皮膚出現所述的...

嘴巴內層白色斑疹:細菌感染還是其他原因?-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剝落性唇炎的治療與預防?


醫生您好.因內容比較長 在此先跟您說聲抱歉.狀況已經有7~8個月左右了.起因是開始上唇有小泡泡.自行拿新黴素軟膏霍金黴素軟膏來擦幾次(擦了三四天.有脫皮 痊癒).之後嘴角兩邊輪流發炎.也是拿新黴素軟膏擦(擦幾天).發現有脫皮狀況是洗澡時.刷...


高培譯 醫師回覆-中醫科
您好,Q1:近日再去看另外一家皮膚科醫生.只說這是剝落性唇炎.拿紫菌素眼藥膏給我擦拭.想請問醫生.第一這紫菌素眼藥膏對嘴唇傷害大嗎?A1:抗生素藥膏理論上不會加重,除非對其過敏,但幫助可能不大。Q2:第二.想看中醫.但對剝落性唇炎.能根治嗎...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危險性行為後,下嘴唇易破皮的原因與治療?


先跟醫師說明、危險性行為僅吸吮按摩小姐的腳趾頭。是這樣今年1/1號到竹北按摩、有吸吮小姐的腳趾。隔天喉嚨痛、經診所開消炎藥後、狀況好轉、1/15有痛起來、經另一間耳鼻喉科看是扁桃腺化農、開了九天抗生素後、全癒。但之後小狀況不斷、口乾舌燥、喉...


高慶雲 醫師回覆-家醫科
Dear 小吳:建議您有口咽唇病灶宜就診耳鼻喉專科醫師診視,一般病灶要區分或鑑別診斷仍需實際診視。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高慶雲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