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懷孕可用的中藥方-中醫科

分享到:

此中藥方孕婦是否可用?


您好,我是高齡懷孕目前十四週。
但常會頭痛上週去看中醫針灸頭部紓緩很多,而醫生開了下面處方給我。
但因為等了很久的孩子不敢亂服藥,想請醫生您幫我看是否此處方對我是安全可用藥 。
先感謝您的幫忙與回覆血府逐瘀湯 1.3克 銀翹散 3.4 克 灸甘草湯 0.7克 丹蔘 0.3克 魚腥草0.4克半夏天麻白朮湯 1.3克 加味逍遙散 0.3克 葛根 0.3克枳殼 0.3 克 甘草0.3克



小虎媽,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5/13

張春芳 醫師回覆-中醫科


妳好:有孕在身,請妳的婦產科醫師討論,安全安心,母嬰體質症候變化大。
祝 小心為要。
健康保重,部立嘉義醫院。
關心的妳



回覆日期:2022/05/1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首先恭喜您懷孕,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
針對您的問題,因為您目前已經懷孕14週,並且有頭痛的情況,使用中藥時確實需要特別謹慎,因為某些藥材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您提到的處方中包含了多種中藥,以下是對這些藥材的簡單分析:
1. 血府逐瘀湯: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頭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在懷孕期間使用需謹慎,因為某些成分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

2. 銀翹散:這是一個常用於感冒的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對於頭痛有一定的幫助,但在懷孕期間使用時需注意,因為它可能會影響胎兒。

3. 灸甘草湯:主要用於調和脾胃,對於消化不良有幫助,通常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仍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 丹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懷孕期間使用需特別小心,因為它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

5.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在懷孕期間使用時需謹慎,因為它可能會影響胎兒。

6. 半夏天麻白朮湯: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頭痛和暈眩,但半夏在懷孕期間應該避免使用,因為它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7. 加味逍遙散:這是一個常用於調理情緒的方劑,對於緩解壓力和焦慮有幫助,但在懷孕期間使用時仍需謹慎。

8. 葛根:有解肌發汗的作用,通常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仍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9. 枳殼:主要用於幫助消化,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

10. 甘草:有調和藥性的作用,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在懷孕期間仍需謹慎。

總體來說,這個處方中有些藥材在懷孕期間是需要避免的,特別是半夏和丹蔘等可能引起子宮收縮的藥材。
建議您在使用任何中藥之前,最好先與您的婦產科醫師或專業中醫師進行詳細討論,確保所用藥物對您和胎兒都是安全的。

此外,對於高齡懷孕的婦女,除了藥物的使用,還應注意飲食均衡、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情,並定期進行產檢,以確保母嬰健康。
若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就醫,並遵循醫師的建議進行調理。
祝您懷孕順利,母子平安!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高齡產婦懷雙胞胎,該如何安胎調理身體??


醫師您好!我太太今年38歲,目前懷孕第十週,是高齡產婦。去年第一次懷孕小產,今年做了人工受孕失敗,又再做試管,終於成功懷了雙胞胎。由於高齡、不易懷孕、曾小產、且初期有幾次出血,現在要同時養二胎(西醫產檢正常),擔心風險較高,請問是否要安胎調...


丁漢祥 醫師回覆-中醫科
陳先生您好:如果現在仍有腰痠,下腹悶或下墜感,甚至有出血,都可以配合中藥服用。不一定局限於幾週,中醫是看體質和症狀治療調理,建議請專業中醫師診治後再服用中。祝平安健康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丁漢祥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齡懷孕前需要注意的事項?


請問您高齡準備要懷孕,請問我在懷孕前要作哪些事情嗎?另外每天吃的健康食品都可以照吃嗎?有B群/魚油/納豆/鈣片/月見草油/Q10


戴啟邗 醫師回覆-婦產科
1.建議與平日固定看診的婦科醫師詳談。2.月見草油可能會造成子宮收縮孕婦不宜使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懷孕後能否繼續服用中醫處方??


Dear顏醫師,我是小小,很感謝前幾日您有回答我的問題,昨日到醫院抽血確認已懷孕,上次提問的處方,懷孕後可否繼續服用,有無害處呢?謝謝.溫經湯 6g左歸丸 4g芎歸膠艾湯 4g旱蓮草 1.5g女貞子 1.5g枳殼 1g小小


顏素美 醫師回覆-中醫科
親愛的小小:很高興接到您的來信!先恭喜您!真是天大的喜訊!心想事成啊!您的問題問得很棒!懷孕之後,除非有哪裡不舒服,否則我不建議吃甚麼藥(中藥或西藥)。因為,胎兒是幼嫩的,不小心就會傷了他。以上是給您的答覆。不知您是否滿意?祝 心想事成!一...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中醫調理不孕症:詢問藥方功效及轉診疑惑?


醫師 您好:1.我結婚2年至今未生小孩,西醫檢查為赫爾蒙分泌不足,以致子宮壁太薄著床不易,經西醫治療10月後懷孕,卻因胎兒雙胞輸血症而在半年前拿掉,後來轉看中醫調養,可是不知道為何卻好像都沒有排卵,醫師開給我的藥方如下(一直沒變更藥方),想...


顏素美 醫師回覆-中醫科
1.謝謝您的來信,您的疑惑我很難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2.中醫的難處在於「因人而異」,這「異」在病人的望聞問切所得資料不同,也在醫者的道行及所師的派別不同,前一個醫師的看法,也許認為氣血不足血循不暢,子宮的環境不好,所以下了那些...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