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突然抽痛的原因解析-耳鼻喉科

分享到:

耳朵抽痛?


某天晚上左耳突然開始抽痛,耳朵並無明顯的外傷或是紅腫,就是一直在抽痛,想請問這是為什麼?
謝謝



星,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8/20

季照芸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您所提的問題有可能有下面2個可能1) 中耳炎:a)急性中耳炎:多和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竇炎等一起發生,嚴重時耳朵會流湯流膿b)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多是之前耳膜就有破洞,因為不潔的水、或是不當挖耳朵,導致發炎-->治療方式,輕微的話,用耳藥水搭配口服藥(抗生素、消炎止痛藥等等)即可,嚴重者才要住院。
若影響聽力,建議盡速就醫。
2)顳顎關節炎:在耳朵前方的關節,常會和耳朵痛混在一起,多是咬合習慣不佳引起,可用藥物控制加上調整咬合習慣。
祝平安健康



回覆日期:2022/08/20

彙整補充說明


左耳突然抽痛的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可能性及其解釋:
1. 中耳炎:這是耳朵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中耳炎通常與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鼻竇炎)有關,可能導致耳朵內部的炎症。
急性中耳炎會伴隨耳朵流膿或耳鳴,而慢性中耳炎則可能在耳膜有破洞的情況下發作。
若您有感冒或鼻塞的症狀,這可能是中耳炎的徵兆。
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藥。

2. 耳咽管功能不全:耳咽管連接耳朵和喉嚨,當其功能不佳時,可能會導致耳朵感到壓迫或疼痛。
這種情況常見於感冒、過敏或鼻竇炎,因為這些情況會導致耳咽管腫脹或堵塞。
這種疼痛通常會隨著耳咽管的恢復而改善。

3. 顳顎關節問題:顳顎關節位於耳朵前方,與咀嚼和說話有關。
如果您有咬合不正或經常磨牙的習慣,可能會導致顳顎關節炎,進而引發耳朵的疼痛。
這種疼痛可能在咀嚼或張嘴時加劇。

4. 外耳道發炎:如果您曾經用手挖耳朵,可能會導致外耳道的炎症,這會引起疼痛和不適。
外耳道發炎通常伴隨癢感,並可能在按壓耳朵時感到疼痛。

5. 神經痛:有時耳朵的疼痛可能與神經系統有關,例如三叉神經痛或其他神經性疼痛。
這種疼痛可能是突發的,並且不一定與耳朵的結構性問題有關。

6. 突發性耳聾:雖然這種情況較少見,但突發性耳聾也可能伴隨耳痛。
這通常需要立即就醫,以便進行聽力檢查和適當的治療。

如果您的耳痛持續不退,建議儘快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可以進行詳細檢查,確定疼痛的具體原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特別是如果伴隨有聽力下降、耳鳴或其他不適症狀,及早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頭內抽痛與耳內抽痛:可能是什麼疾病??


去年,也曾是如此 也差不多是這個月份 不曉得是不是天冷影響的,常常一開始會先從左後腦(部位感覺在枕大神經在往上一點的位置)先痛 且不會很痛小跳痛,但到隔天會延申到 左耳內也有跳痛,這抽痛感 很像有針往深刺然後拔開,有時重則會很深的感覺,有時...


彭詩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因您的症狀似乎跟耳不適,且與耳咽管開閉有關(打哈欠、吞口水),建議或許可先至耳鼻喉科求診檢查看看謝謝您的提問

頭內抽痛與耳內抽痛:可能是什麼疾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耳內抽痛、耳鳴與悶塞感:尋找原因的旅程?


醫師您好:我的左耳耳內抽痛已經差不多有四個多月了,
期間也已看了五次的耳科了有診所,也有大醫院,醫生檢查都不是中耳炎,期間也有醫生說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影響的狀況。該吃的藥也吃了,該滴的耳滴劑也滴了。照了X光跟抽血醫生說都沒問題。但是我依舊不定...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若持續耳痛不舒服,已經過耳科醫師檢查無明顯中耳炎或耳部疾病,常見可能與神經痛相關,建議可先至神經內科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耳內抽痛、耳鳴與悶塞感:尋找原因的旅程-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耳疼痛與耳鳴:可能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醫生您好我從上個月開始失眠很嚴重 導致右邊耳朵突然耳鳴就沒停過了 但是最近這幾天左耳一直很痛 但是沒有耳鳴 偶爾會有耳朵塞住的感覺 但是左耳沒有耳鳴 請問我的左耳是怎麼了


季照芸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您好您所提的問題有可能是1)耳咽管功能不佳::最常見,不只坐飛機、登山、潛水會發生,用力擤鼻涕、彎腰也有可能產生。2)突發性耳中風3)中耳炎:a)急性中耳炎:多和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竇炎等一起發生,嚴重時耳朵會流湯流膿b)慢性中耳炎急性...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耳疼痛原因揭秘:耳鼻喉科專家解答?


有一次左耳癢用手挖耳朵 後來左耳按壓時就會痛打哈欠也會痛 要是手伸進去沒有很裡面但只要手指左右動耳朵裡也會痛 請問是什麼問題呢?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 卡卡:您好,應該是外耳道發炎,建議先暫時不要去挖耳朵,並避免水跑進耳朵,若症狀沒有改善,可以至診所或醫院請教醫師或加上藥物治療。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