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水泡治療進展與護理方式-泌尿科

分享到:

龜頭水泡?


之前有詢問過https://adoctor.tw/article/217034 也已經看完醫生,應該是過敏引起水泡,目前水泡傷口上有一層膜,請問這要清掉還是這是癒合的跡象? 請看圖片,謝謝。
https://photos.app.goo.gl/FyqrJv5vVSjzL9wo9目前吃抗過敏藥+擦使皮新軟膏。



ryan,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5/04/24

李信毅 醫師回覆-泌尿科


你好抱歉晚回,如果是過敏而引起的水泡,只要沒有局部組織液聚積,容易會變成化膿,像你的情況並不需要特別去剝離它,再塗上別種抗菌藥膏(注意沒有引起過敏)即可。



回覆日期:2025/04/24

彙整補充說明


龜頭上的水泡問題,無論是因為過敏、感染或其他原因,都需要謹慎處理。
首先,水泡的形成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摩擦、過敏反應、感染(如病毒或細菌)等。
對於這種情況,正確的護理方式和治療方法至關重要。


治療進展
1. 診斷確認:首先,確定水泡的性質是非常重要的。
若水泡是由於過敏反應引起的,則需要避免接觸過敏源,如某些洗劑、潤滑劑或避孕套材料等。
如果水泡是由於感染引起的,則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2. 保持乾燥與清潔:保持該區域的乾燥和清潔是治療的關鍵。
每次排尿後,應用乾淨的衛生紙輕輕擦乾,避免潮濕環境使水泡惡化。
洗澡時,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並用清水輕輕沖洗。

3. 避免摩擦:在水泡癒合期間,應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摩擦的活動,包括性行為。
摩擦可能會導致水泡破裂,進而引發感染或加重病情。

4. 藥物治療:如果水泡伴隨紅腫或疼痛,可能需要使用抗菌藥膏或抗病毒藥物(如皰疹藥膏),但這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若使用藥物後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療幫助。

5. 定期檢查:如果水泡持續不癒或有惡化的情況,應及時回診,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如細菌培養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問題。


護理方式
1. 清潔:每天用清水清洗龜頭及包皮內部,並輕輕擦乾。
避免使用香皂或其他化學清潔劑,以免刺激皮膚。

2. 飲食與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有助於身體的自我修復。

3. 避免自我處理:切勿自行刺破水泡或用針刺破,這樣可能會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

4. 定期就醫:若水泡持續存在或出現其他症狀(如疼痛、流膿等),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泌尿科醫生的幫助。

總之,龜頭水泡的護理和治療需要耐心和細心,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進癒合的關鍵。
如果有任何疑慮或症狀惡化,請務必尋求醫療專業的建議和幫助。
希望你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龜頭上的水泡如何消除??


醫生你好,我的龜頭上,尿道的右側起了一個水泡。之前給醫生看過後,他說可以動小手術或是用針筒將液體抽出;我選擇用針筒。但抽出後,過了兩三個禮拜他又漸漸的開始變大,現在跟之前幾乎是一模一樣了。這個水泡不會痛,不過總覺得很奇怪。請問有什麼辦法讓它...


劉建廷 醫師回覆-泌尿科
上次那個醫生已經講過了,在找他處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包皮龜頭炎治療迷思:正確護理方式與加速痊癒的方法?


在跟女友多次激烈的性行為後的第二天,出現白色皮垢,用優碘後好了,但發現繫帶和包皮有點裂痕,於是去看了皮膚科, 醫生讓我擦了一種透明藥膏,但愈擦愈嚴重,龜頭冠狀溝有傷口,其中一處有潰瘍,包皮上有點破皮,後來轉看中和的泌尿科,泌尿科在驗血驗尿後...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有傷口沒別的方法,保持清潔乾燥,因為生殖器排尿後有濕的可能, 所以要擦乾或吸乾,濕的傷口不易好,有膿一定要清掉. 另外注意生活要正常,睡眠時間要夠,辛辣剌激酒頖食物不可.生殖器有傷口就要避免性行為.以免傷口加大,照顧傷口清潔乾燥是重...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龜頭出現小水泡?


我上週時腳受傷有兩天沒辦法洗澡有吃了四天的抗生素(已經沒服用了)前天就發現稍稍有點垢昨天洗澡時想說很久沒好好做清潔翻開包皮清理時蓮蓬頭水衝到龜頭痛了一下仔細檢查竟在龜頭冠部發現幾顆像小水泡的東西不痛不癢另外包皮偶而會養(包皮內部)我除了老婆...


劉建廷 醫師回覆-泌尿科
不痛不癢的小水泡?好了嗎?會痛的潰瘍小水泡才有可能是疱疹發作,擔心的話還是找泌尿科醫師看看.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泌尿科問答:龜頭出現泡泡狀變化的原因探討?


想請教一下這個問題,我沒有任何性伴侶和經驗,但是發現到了這個狀況(龜頭出狀況的地方有很多的泡泡,每個泡泡是紅邊中間淡淡白色的)大概有了兩個禮拜左右,對這個狀況,龜頭沒什麼感覺,沒有癢或是痛,想請教這是怎麼回事呢?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本園地未診查依規不能診斷,因有紅邊,個人建議清潔後要擦乾,找時間就醫。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