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視力略模糊?
醫生您好,最近幾天左眼感覺到有點刺痛,疼痛指數並不高,就像是沙子般的異物感,但是這種感覺有時會從眼睛跑到後腦或者左耳因為本人有高度近視,目前有點害怕是不是青光眼,想要請問這種情況發展到什麼情況可能得去醫院檢查
小蘇,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5/08/03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醫事人員經歷: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 眼科 主任
您好:左眼刺痛、有異物感,並牽連至後腦或左耳,並不像是青光眼的表現,有可能是發炎,角膜破皮,異物入眼等。
雖非典型青光眼表現,但高度近視者確實為高風險族群。
若伴隨下列情況,應盡快至眼科檢查:1. 視力突然下降或視野缺損2. 眼壓升高(可感脹痛、頭痛)3. 畏光、眼紅或流淚加劇4. 眼球持續疼痛或症狀惡化祝您健康!
回覆日期:2025/08/0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症狀包括左眼刺痛、異物感,並且有牽連至後腦或左耳的情況。
這些症狀並不典型地指向青光眼,但由於您有高度近視的背景,確實需要特別注意。
青光眼通常會伴隨眼壓升高、視野缺損、眼球脹痛等症狀。
您提到的刺痛和異物感,可能與眼部的發炎、角膜受損或異物入眼有關,而不是青光眼的典型表現。
高度近視者的確是青光眼的高風險族群,但並不代表每位高度近視者都會發展成青光眼。
如果您有以下情況,建議儘快就醫檢查:
1. 視力突然下降或視野缺損。
2. 眼壓升高,可能會感到眼球脹痛或伴隨頭痛。
3. 畏光、眼紅或流淚加劇。
4. 眼球持續疼痛或症狀惡化。
在眼科檢查中,醫生會使用多種儀器來評估您的眼睛狀況,包括眼壓測量、眼底檢查、視野檢查及光學斷層掃描(OCT)。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是否有青光眼或其他眼部疾病的風險。
此外,您提到的異物感和刺痛感,可能與眼睛的乾燥、過敏或其他眼部疾病有關。
建議您可以考慮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不適,並避免長時間盯著螢幕,適當休息眼睛。
如果您對目前的症狀感到焦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以排除任何潛在的問題。
定期的眼科檢查對於高度近視者尤為重要,因為這樣可以及早發現任何可能的眼部疾病,並及時處理。
最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對於眼睛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症狀的根本原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
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眉頭痠痛與視力問題:是否為青光眼??
醫生你好我有高度近視約左眼快900,右眼應該快800這幾天脖子後、肩膀、後腦勺會有緊繃的感覺,躺枕頭後腦有點痛,眉頭地方按壓時,不會痛但會有酸酸的感覺,太陽穴兩側覺得有抽動感,有時會跟脖子後腦一起頭痛想說單眼看看視力鏡片度數有沒有夠,看是不...
蔡文淵 醫師回覆-眼科
觀察看看,若症狀持續,再就醫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年輕人疑患青光眼,該如何確認診斷??
醫生你好我在之前 被檢查出 有青光眼 只是我有點懷疑是不是真的情形是這樣的我發覺我的左眼 看東西好像視野有變小 看東西怪怪的之後我去 嘉義長庚醫院 給青光眼科的醫生做檢查我第一次去時他幫我做了 視神經 眼底攝影他看我的 左眼視神經 有問題 ...
柯美蘭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假若視野圖正常,眼壓在22毫米汞柱之下,則可再觀察,暫時可以不點藥。如果您的角膜厚度大於550微米,則可以一年後再看。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眼角視覺異常是否意味著青光眼?眼科檢查結果正常,但仍感到恐慌?
醫生你好,近日有到花蓮慈濟檢查眼睛(乾眼問題,尤其右眼特別明顯,右眼動過斜視手術),有另外安排要做視野檢查(還在等),OCT醫生說都是正常的,眼壓21。這幾天我在家遮眼測試自己的眼角視野,有時候覺得右眼比左眼窄一點點,有時候又覺得是錯覺兩邊...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從描述來看,已做過眼科光學斷層掃描與眼壓檢查,皆無異常,醫師也認為正常,暫無明顯青光眼徵象。右眼曾手術,可能造成些微感覺差異,加上焦慮會放大感受,建議耐心等待視野檢查結果,如仍疑慮,可定期追蹤即可。祝您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眼出現陰影,是否可能是青光眼前兆??
因科系關係 幾天前在做虹膜視診時 同學用筆燈照我的虹膜 發現我的左眼有一點點陰影 (在懷疑是不是新月形陰影)另一隻眼睛則沒有 我會不會是青光眼的前兆 還是建議我去看醫生呢?謝謝解答
何建賢 醫師回覆-眼科
烏龜您好:用筆燈檢查,就算專業醫師也很難判斷出青光眼,建議有疑慮還是需至眼科檢查。南投醫院眼科 何建賢主任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眼視差與異物感:治療建議與解決方案?
汪醫師您好,因最近兩周左眼出現視差(跟右眼比較),偶有異物感,尤其是在暗處或拿下眼鏡更明顯,會覺得左眼下方有脹模糊的感覺,有去看過兩家眼科診所檢查眼力眼壓都正常,拿了止膿敏及放鬆眼球肌肉的藥水,至今約一周還是不見改善,本身有神經盤凹陷過大疑...
汪志舜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因為有新症狀,且不太尋常,建議您儘速再就診檢查較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