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醫師:愛滋病透過哪些途徑傳播?接觸到愛滋病毒會不會立即發病?-泌尿科

分享到:

請教醫師?


首先十分感謝醫師詳細的回答並和醫師說聲抱歉 本以為上次就會問完 不過大概是有些地方我問的不夠仔細 有些地方仍是擔心且不太明瞭 請求醫師的解答 這次問清楚短期內就沒什麼問題了 希望能得到醫師的回答 麻煩醫師了萬分感謝!可能,有的人抵抗力強,感染後不容易發病。
但是,有的時候,病毒潛伏在體內,等到身體變差了才發病。
換句話說,一旦感染,靠自身抵抗力很難完全消滅病毒。
在身體較虛弱或抵抗力較差時,病毒就大量繁殖發病。
是否也就是說經過可傳染途徑但接觸到的愛滋病毒濃度不夠高 未達致病濃度時 人體的白血球 抗體和免疫系統…等是有辦法將其完全消滅的 不會得病也不會潛伏在體內或帶源 是這樣嗎?不過若接觸到時病毒濃度夠高 人體的抵抗力無法再第一次就將其完全消滅 只要有一點點病毒成功侵入人體內 就會發病或潛伏在體內且帶源 是這樣嗎?還有是否在生活環境中愛滋病毒只是因為無法痊癒令人害怕 愛滋病毒其實不算接觸到時感染及侵入性特別強的病毒?對人體的抵抗力抗體白血球…也不算特別難消滅的病毒? 和其他病毒及細菌比起來應該算是數量極少(像稀有動物之類的在世界上的量和其他病毒比起相對算很少)?且接觸到時感染力算很低的?另外最容易得病的管道好像是有傷口?還是只要能令體液直接進入人體內的管道包括龜頭尿尿的縫 陰道 屁眼得病機率都一樣大 或也有機率但沒那麼大?或這些管道根本不是傳染途徑?竟然血液傳染性最強 人的口腔內或舌頭上又都一定會有許多察覺不到的小傷口 那在不小心的情況下 已確定和愛滋病患發生舌吻的得病機率不就比在不小心的情況下 已確定和愛滋病患發生性器官與性器官的接觸的得病機率高? 還是要會流血的傷口 得病機率才會較高?那血小板已止血或血已乾傷口和流血傷口感染機率差很多嗎? 是否像舌頭或口腔那種看不見幾乎察覺不出的小傷口對得病機率沒什麼影響?醫師所指會提高機率的傷口是指一般不小心造成的可見可察覺的傷口? 在不小心的情況下 已確定和愛滋病患舌吻的得病機率大概有多高阿?因為口交性交較少發生也較易作防範措施 但舌吻沒辦法 較擔心最後請問龜頭 包皮 或陰莖上是否也一定會有些察覺不到的小傷口?不一定的話很容易有嗎?還是其實只要男女做愛時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些破皮或小傷口?還是不一定會有但很容易?那DIY呢?如何知道自己的龜頭 包皮 或陰莖有無傷口或破皮?有沒有什麼較簡易又準確的自我檢視方法?我個人有時感覺自己DIY完後會覺得老2感覺較沒力 DIY完洗澡時那話兒沖搓洗較久常常會覺得包皮或龜頭的地方有點怪怪痛痛的感覺 有時洗完後一整天甚至2~3天包皮或是龜頭的地方還是有點怪怪的感覺 “許多人洗較久也都常會像我一樣有這種怪怪痛痛的感覺嗎?” 這些怪怪的感覺是代表我有受傷嗎?還是有破皮?還是都沒有只是因射完後又過度搓揉和沖洗的正常現象? 是因我有點包皮過長(平常未勃起龜頭是被包皮包起來的 勃起後通常要用手將包皮往後撥開露出龜頭)會導致較敏感?較容易造成這些怪怪的感覺?包皮過長會較容易造成包皮或龜頭破皮或小傷口嗎?還有有時DIY時間較長時 DIY完後龜頭被包皮包起來時 有時最前面開口處那的包皮會有一顆有點腫腫的小球 有點像大青春豆的形狀和大小 不過摸的出感覺的出是包皮腫起來 軟軟的 “許多人做愛較久時也都常會像我一樣包皮腫起來嗎?” 這樣的話包皮那一定會有破皮嗎?傷口呢?還是腫起來和有無破皮傷口沒關西或不一定有但機率高?那包皮腫起來若不小心接觸到愛滋病毒的話會增加感染機率嗎?會的話差的多嗎?(因為曾經把保險套用破過 所以做愛時雖會做防範措施還是有點擔心 ) 還有在不小心的情況下 已確定和愛滋病患發生性器官與性器官的接觸有破皮的話染病機率會差很多嗎?還是還好或只差一點點?那有小傷口呢? 會差很多嗎?還是還好或只差一點點?(因為怕那有點怪怪痛痛的感覺是小傷口或破皮有點擔心)最後在次感謝醫師上次的詳細回答 以及這次醫生的回答!萬分感謝!



匿名,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8/08/07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匿名:你好一旦感染愛滋病,即使在潛伏期也可以藉由抽血檢驗得到是否感染的資料。
通常在接觸後12週以後抽血便可以知道。
在這之前,有的人感染,但是抽血卻呈現正常。
身體上的小傷口,很多地方都可能發生,但是在口腔、會陰部、生殖器、眼睛、鼻腔等更容易產生,而且這些地方的表皮比較薄弱,容易形成病菌進入的地點。
你的問題,其實都有可能,任何情形都有可能受到愛滋病感染,只是機率的問題。
比如說,帶保險套,或許得到的機率是1/100000,但是剛好那個人就是你,或者說,你用的保險套,剛好就是有破洞的,那中獎的機率就更高了。
你害怕,提再多的問題都沒有幫助,其實你要問的只是:到底有沒有中獎。
很簡單,就是3個月後到檢驗所或醫療院所抽血便知道。
以上,若有不詳盡之處,歡迎再度發問,互相再討論研究一下。
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 關心您泌尿科 主任 許維愷 答覆



回覆日期:2008/08/07

彙整補充說明


愛滋病(HIV)主要透過以下幾種途徑傳播:
1. 性接觸:這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
無論是陰道性交、肛交或口交,只要有體液(如精液、陰道分泌物、血液等)的交換,都有可能傳播愛滋病毒。
特別是當有傷口或黏膜接觸時,感染的風險會更高。

2. 血液接觸:共用針具(如注射毒品時)、輸血或器官移植等情況下,若血液中含有愛滋病毒,則有可能感染。

3. 母嬰傳播:感染HIV的母親在懷孕、分娩或哺乳期間,可能將病毒傳給嬰兒。

4. 其他途徑:如透過開放性傷口接觸到含有病毒的血液,或是透過眼睛、鼻腔等黏膜接觸到病毒。

關於接觸到愛滋病毒後是否會立即發病,答案是否定的。
愛滋病毒感染後,通常會經歷一段潛伏期,這段期間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
潛伏期的長短因人而異,可能從幾週到幾年不等。
在這段期間,病毒在體內繁殖,但不會立即引發疾病。
只有當免疫系統受到削弱,病毒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相關的症狀,進而發展為愛滋病(AIDS)。

至於病毒的濃度問題,確實如你所說,若接觸到的病毒濃度不夠高,人體的免疫系統可能會有能力將其消滅,從而不會發病或潛伏在體內。
然而,若病毒濃度足夠高,則即使是少量的病毒進入體內,也可能導致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愛滋病毒的傳播風險相對較低,因為它在外界環境中不穩定,容易被清潔劑、肥皂等消毒劑殺死。
一般的物品如衣物、手機等,若沒有血液或體液的污染,則不會有感染的風險。
即使有血液污染,若血液已經乾燥,病毒的活性也會大幅降低。

關於口腔內的小傷口,雖然口腔內的黏膜較薄,確實有可能成為病毒進入的途徑,但在一般情況下,透過舌吻感染愛滋病的風險非常低。
這是因為愛滋病毒在唾液中的濃度極低,且唾液中含有抗病毒的成分。

至於性行為中,若有傷口或破皮,感染的風險會增加。
特別是在進行肛交或陰道性交時,若有任何可見的傷口,則感染的機率會顯著提高。
即使是微小的傷口,也可能成為病毒進入的途徑。

最後,針對你的自我檢視問題,若你在DIY後感到不適,建議你可以觀察是否有紅腫、疼痛或其他異常情況,這可能是受傷的徵兆。
若有疑慮,建議尋求醫療專業的意見,進行檢查以確保健康。

總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高風險行為,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都是預防愛滋病的重要措施。
若有任何疑慮或擔心,及時諮詢醫療專業人士是最好的選擇。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更清楚了解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愛滋病??


若都沒有去檢查有沒有的愛滋那要如何知道自己得到了?是身體慢慢變虛嗎?而雙方沒檢查但知道自己不是愛滋的人這樣肛交還會得到嗎?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因為愛滋病有空床期, 初期感染症狀會類似感冒而不易察覺, 甚至很多人在感染前幾年身體沒有任何不適, 所以初期若沒有檢驗是無法單從症狀上去判斷是否有感染. 至於到後期發病時, 則是各種症狀都有可能, 最常見是發燒, 咳嗽, 喘 等症狀. 若是...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愛滋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肝囊腫:是肝病徵兆還是慢性病需要注意的事??


肝囊腫是否為肝病的徵兆或者是已經是慢性肝病要注意什麼事謝謝


謝文淮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肝曩腫可區分為寄生蟲性與非寄生蟲性,非寄生蟲性較稀少可區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為外傷性造成第二種為腫瘤造成又可區分良性與惡性,第三種為先天性可區分為多個曩腫型,它可以僅侵犯肝臟也可以同時侵犯腎臟,單一曩腫型可以區分為多室型與單室型,肝曩腫的併...

肝囊腫:是肝病徵兆還是慢性病需要注意的事?-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愛滋病毒傳染途徑與預防方法?


1.袋子衣服手機上會有愛滋病毒或梅毒嗎?如果碰到坐到會感染嗎?萬一東西上沾有血液會體液我在碰到會感染嗎2.想詢問如果東西物品上沒有血液或體液,就不會有愛滋病毒嗎?我就算碰到會不小心吃到也沒關係嗎?3.我的手如果碰過很多東西在摸嘴巴眼睛或陰道...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針對您所描述的1-4的情況 感染愛滋病機會微乎其微針對第5 針扎情況 感染機會也是非常低愛滋病主要還是經由性行為而感染日常生活感染機會非常低所以不用擔心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愛滋病毒傳播途徑與風險?


昨日詢問過,想再次請教醫生。一般的物品接觸如手機椅子紙張,即便上面有血液再碰到我的褲子或陰道黏膜也不構成傳染嗎?或者外面的廁所馬桶水噴起來噴到陰道黏膜這種情形也不會傳染嗎?那為什麼性行為碰到陰道黏膜會傳染?像我這種狀況不是算血液碰到陰道黏膜...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您上述行為都不算是性行為也不算是靜脈注射或是輸血等愛滋病傳染途徑也沒有人因為這樣被報告感染愛滋病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