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問提?
醫生你好在報紙上看到說性行為會增加罹癌風險請問性行為過渡平繁是否增加子宮癌風險?
?
性行為一週約2-3次算過多嗎?
可,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3/04/17
林文斌 醫師回覆-婦產科
是的。
子宮頸癌,是一種傳染病毒而導致的疾病,加上體質有得癌症的傾向,就容易得癌症。
所以這兩種情況中,體質一般無法控制。
儘量避免頻繁的性接觸、與複雜的性伴侶也是避免得病的方法。
如果真的要進行性生活,一定要使用保險套。
避免病毒感染。
次數雖然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而性伴侶複雜更容易導致感染病毒。
使用保險套雖然未必完全保險,但可以降低感染得病的風險。
回覆日期:2013/04/17
彙整補充說明
性行為頻率與子宮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主要是透過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來影響的。
HPV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某些型別的HPV被認為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根據目前的醫學研究,性行為的頻率本身並不直接增加子宮癌的風險,而是與性伴侶的數量和HPV的感染風險有關。
首先,性行為的頻率如果是固定在每週2-3次,這並不算過多。
重要的是性伴侶的數量和性行為的安全性。
如果一個人有多個性伴侶,或是伴侶的性行為歷史不明,則感染HPV的風險會增加,進而可能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因此,保持單一性伴侶的關係,並且在性行為中使用保險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HPV的風險。
此外,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和HPV檢測也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措施。
這些檢查能夠及早發現細胞變化,並及時進行處理,從而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
即使有性行為的歷史,若能保持良好的檢查習慣,風險仍然可以控制在較低的範圍內。
對於性行為的頻率,若是伴侶之間的關係穩定且健康,並且雙方都進行了必要的健康檢查,那麼每週2-3次的性行為是相對安全的。
相反地,若是伴侶之間的關係不穩定,或是有不安全的性行為,那麼即使性行為的頻率不高,風險依然存在。
總結來說,性行為的頻率與子宮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並不直接,關鍵在於性伴侶的數量及HPV的感染情況。
保持健康的性行為習慣、定期檢查以及接種HPV疫苗,都是有效降低子宮頸癌風險的措施。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性行為與子宮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黃體素與雌激素的作用與副作用?
您好我從今年開始經期經期一直不規律,有時40天來,有時一個月來二次,最後一次月經7/13,7/18結束,7/19去看婦產科,做了陰道內視鏡後醫生說內膜太薄及有水泡,醫生說正常剛結束不該有水泡,後來醫生給我開了黃體素跟䧳激素,請問這是什麼作用...
曹國桃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或許醫師是要給你調月經,你可以問你的醫師,一般沒副作用。祝健康黃體素與雌激素的作用與副作用-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與子宮頸癌患者發生性行為的風險?
若先生的外遇對象,得到子宮頸癌,若我和先生在一起是否會傳染,
張崑敏 醫師回覆-婦產科
酷媽您好: 目前理論認為子宮頸癌為人類乳突病毒傳染(主要經性行為等途徑傳播)再加上個人體質、環境等因素所造成。因此依您的的描述,最好在性行為時做好預防措施(保險套、單一性伴侶、疫苗注射、定期抹片…等)以減少感染機率。祝您平安健康!!張醫師 ...與子宮頸癌患者發生性行為的風險-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子宮頸癌與自慰關係?
醫生您好,我有問題想請教您。我有用蓮蓬頭沖下體自慰的習慣,不過並無發生性行為,請問這樣感染上子宮頸癌的機率是多少??
呂理政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得到子宮頸癌的機率非常低。因為要得子宮頸癌之前,要先有一種「乳突病毒」的感染,必須要經過性行為的傳染,才會得到病毒。因為你沒有與男性發生過性行為,基本上不會有病毒,也就沒有得子宮頸癌的可能。祝平安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呂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