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自已CT時的輻射量??
許醫師您好..再請教一下,不同CT設備,不同檢查位置,輻射量應該差很多,那請教病人做CT後,如何知道該次檢查時的mSv輻射量?報告上或病歷上會有嗎?看了您附的資料,像腹部輻射量很高,那為什麼還有醫院敢做全身CT健檢呢?全身一次不就總量超高?thanks
CT,0~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5/06/01
楊菁華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Dear CT:您好,連續CT醫療輻射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管願意不願意,自有史以來長年累月都要遭受輻射的曝露。
我們人類也生存在生物進化的延長線上,現在我們的身體可以說是與輻射長期共存的歷史產物。
在台灣每人每年接受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2毫西弗。
所有的醫療放射線診斷之輻射暴露都是經過評估的,其輻射傷害的風險是很低的。
若其執行目的符合醫療曝露之正當性,如是為了診斷出疾病或是配合治療之醫療行為等,其效益是高於輻射為害的,則建議可考慮配合醫師之建議再次執行頭部電腦斷層攝影。
如果是僅僅為了其他行政目的(如體檢等),則不建議執行CT等較高醫療曝露劑量之檢查。
根據您的描述所接受之醫療輻射劑量統計如下:1.頭部X光一次約為0.1毫西弗,八次約為0.8毫西弗2.胸部X光一次0.02毫西弗3.腹部電腦斷層一次平均約8毫西弗4.頭部電腦斷層一次平均約2毫西弗上述輻射有效劑量總計約為10.82毫西弗,約為接受8年天然背景輻射劑量。
另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 103號)之公告,接受1毫西弗之輻射曝露,造成癌症及遺傳之危害機率約為10萬分之4,因此您因接受上述10.82毫西弗輻射曝露,其危害機率約為1萬分之4.3,相較於國人28%之天然背景致癌之機率(國人十大死因中罹患癌症比例),相較之下幾乎可以省略之。
但基於輻射醫療曝露正當化及最適化之防護原則,醫療診斷行為建議可先考慮使用超音波等非放射線之檢查,而您是否可採用上述建議,請先與您的醫師討論。
另外關於現階段每位病人做CT後,其接受多少mSv之輻射量,僅能由儀器發射之能量及照射面積(切片數、病患厚度)等因子計算推估,故並非實際病人接受之有效劑量(mSv),因此不適於報告上或病歷上註明,待往後儀器之進步或許可直接於儀器上偵測得病人實際接受之有效劑量(mSv),藉時或許每位病患於完成檢查後即可得知其此次檢查所接受之有效劑量(mSv)。
全身CT健檢為篩檢性檢查,使用之儀器及攝影條件與一般診斷性儀器不甚相同,且其一般攝影條件為低劑量模式(Low Dose),因此病患所接受之輻射劑量會較上述各部位之加總為低。
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放射科主任 楊菁華敬復
回覆日期:2015/06/01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關於CT檢查的輻射量及全身CT檢查的風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首先,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的輻射量確實會因設備、檢查部位及檢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CT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常以毫西弗(mSv)來表示,這是一種用來衡量輻射對人體潛在影響的單位。
在進行CT檢查後,病人通常無法在報告或病歷上直接看到所接受的輻射劑量。
這是因為CT機器所顯示的數據主要是根據發射的能量及照射面積等因素進行估算,而非實際病人所接受的有效劑量。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可能會有更精確的方式來測量病人實際接受的輻射量,但目前仍需依賴醫療機構的專業評估。
至於為什麼仍然會有醫院進行全身CT健檢,這主要是因為全身CT檢查在某些情況下能夠提供重要的診斷資訊,特別是在篩檢某些疾病或在急診情況下。
雖然全身CT的輻射劑量相對較高,但醫療界通常會在進行這類檢查時,考量到檢查的必要性及其潛在的醫療效益。
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指導原則,醫療檢查的正當性是基於「好處大於風險」的原則。
全身CT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常會比單部位的CT檢查高,但許多醫療機構會使用低劑量模式來減少病人所接受的輻射量。
此外,醫生在安排檢查時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確保檢查的必要性與安全性。
在考量輻射風險時,重要的是要明白,雖然CT檢查的輻射量相對較高,但其造成的風險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檢查能夠提供關鍵的診斷資訊的情況下。
根據研究,接受1毫西弗的輻射會增加癌症風險的機率約為10萬分之4,而這個數字在醫療檢查中是相對較低的。
然而,對於病人來說,了解自己的檢查歷史及所接受的輻射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對於即將進行的檢查有疑慮,建議與您的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檢查的必要性及可能的風險,並詢問是否有其他替代檢查方式(例如超音波或MRI等)可以考慮。
總結來說,CT檢查的輻射量因設備和檢查部位而異,病人無法直接在報告上看到具體的輻射劑量。
全身CT檢查雖然輻射量較高,但在醫療必要性下仍然是可行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病人應該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檢查的風險與益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健康平安!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電腦斷層檢查的輻射風險:如何解讀??
王主任您好:十分感謝您,願意為我先前提問細心解釋電腦斷層的利弊。關於輻射造成的傷害,看不見摸不著,著實是我最為憂慮的。尤其,看到一篇研究報導的內容後,掙扎許久,選擇再次向您請教,希望能仰賴專業知識,提供該如何解讀的正確方向。(以下擷取自蘋果...
王憶芬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洪同學平安依據美國放射技師學會網站估算輻射風險,22歲男性做一次標準腹部電腦斷層,99.9%不會有額外癌症的風險。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的好處是可以提供醫師診斷的參考。新聞報導的研究結果可以提醒民眾要注意電腦斷層的輻射風險,有助於降低這項檢查被濫...電腦斷層檢查的輻射風險:如何解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放射線檢查對身體的影響:如何減少輻射傷害??
健檢時發現肺部有陰影,在二月中復診時拍了正面與側面x光,和一次肺部無顯影ct (過程約二三十分鐘),二月底拍有顯影胸部ct,手術切片結果確診為1期惡性腫瘤,三月九號拍全身正子,有suv 值4.2疑似在升結腸位置,大腸鏡檢查沒問題,需要再排腹...
王憶芬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1.依據美國放射技師學會網站資料,正面與側面X光輻射劑量約0.1 毫西弗、2次肺部電腦斷層最多約14毫西弗、全身正子輻射劑量約14.1毫西弗、腹部電腦斷層輻射劑量約8毫西弗,這些輻射劑量總和約36毫西弗。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103...放射線檢查對身體的影響:如何減少輻射傷害?-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放射線檢查風險大?該如何評估??
醫師您好..上個月因故連續照了8張鼻竇X光,隔週又照了CT scan (CT750 寶石CT)腹部,及胸部正面X光.由於尚未檢出問題,1週後醫師打算再安排CT scan頭度.由於最近才知,CT輻射量很大,一次腹部CT快等於3年自然接受量,這...
許忠源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Dear Johnshue 先生:您好,您所描述之各項影像檢查,為規範之醫療游離輻射,均因依診療所需而施行。此類檢查,不會立即產生身體為害,但因人為之游離輻射,仍應審慎運用。請與診療之醫師確認,若病情所需,請務必遵從醫囑。附上原能會提供之資...>>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電腦斷層掃描的輻射風險及可能副作用?
醫師您好,感謝您日前的答覆,但內心仍不免有些疑慮想進一步請教:1. 全身電腦斷層是否屬於高或過高輻射劑量的檢查方式?是否不適用在一般健康人身上?2. 全身CT是否會引起身體器官的實質傷害和不舒服症狀?若照完後,有噁心、腹痛、全身器官灼傷發炎...
王憶芬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您好,診斷型的電腦斷層檢查屬於低劑量輻射檢查,一般人是否適用該檢查方式要經臨床醫師專業評估。單次全身CT不會造成身體功能損害。照完後如有噁心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要先排除是否為含碘對比劑(顯影劑)的藥物不良反應,如果症狀持續未改善,建議回原就...>>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