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骨折補骨針?
腳骨折受傷需要打補骨針嗎?什麼情形下需要打補骨針?醫生為何要我打補骨針?
fallen,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07/30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醫事人員經歷: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 骨科顧問醫師(微創人工關節)
你的問題不明確到底是哪一個骨頭骨折腳是指哪裡 足部或小腿足部的骨折通常癒合比較容易 很少需要補骨的小腿骨折的話 有時候癒合不良需要骨移植補骨針是什麼意思骨折如果復位良好有適當的固定通常都會長好的並不需要打什麼特別的針
回覆日期:2016/07/30
彙整補充說明
腳部骨折是否需要打補骨針,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簡單,因為它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骨折的類型、位置、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首先,補骨針(通常是指骨釘或骨釘固定)主要用於治療那些癒合不良或移位嚴重的骨折。
當骨折發生時,骨頭的對位和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骨折的部位無法正確對位,或者骨折的碎片過多,則可能需要手術介入,使用補骨針來固定骨頭,以促進癒合。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腓骨骨折或踝關節周圍的骨折,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補骨針。
這是因為這些部位的骨折如果不穩定,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功能障礙或疼痛。
補骨針的使用可以幫助保持骨頭的正確位置,並減少癒合過程中的移位風險。
另外,對於一些較小的骨折,尤其是那些癒合良好的骨折,醫生可能會選擇保守治療,例如石膏固定或使用支架。
在這種情況下,補骨針就不一定是必要的。
醫生會根據X光檢查的結果和臨床評估來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至於為什麼醫生會建議你打補骨針,這通常是基於對你骨折情況的評估。
如果你的骨折是撕裂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且經過初步的石膏固定後仍然無法穩定,醫生可能會認為補骨針是必要的,以確保骨頭能夠正確癒合。
在復健的過程中,使用氣墊鞋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氣墊鞋可以提供額外的緩衝和支持,幫助減少行走時的疼痛,並促進恢復。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使用氣墊鞋,但對於一些患者來說,它可以顯著改善行走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總結來說,是否需要打補骨針取決於骨折的具體情況。
建議與主治醫生進一步討論,了解你的骨折類型、癒合情況以及最佳的治療選擇。
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最合適的建議,並幫助你制定一個有效的復健計劃。
希望你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右腳踝腓骨骨折:補骨針與自費鋼板的選擇,以及復健用氣墊鞋的必要性?
醫生你好:1.請問我因跌倒導致右腳踝兩側腓骨及腳底粉碎骨折,醫生建議我打補骨針不知這補骨針的用意是什麼?且醫生要我用自 費鋼板,但一年後還要取出,不知道一定要用自費鋼板嗎?2.復健時一定要買復健用氣墊鞋嗎?
葉慶年 醫師回覆-骨科
何謂補骨針,我不懂如果是治療骨質疏鬆針,你才42歲,應不需要,是否自費鋼板應由主治醫師依病情及X光判斷,復健用的氣墊鞋我沒用過,所以不知其功用及目的,你可請主治醫師詳細解說。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科針頭注射安全性疑慮與後遺症?
請問因我在復健科門口自摔,當下第5根腳旨痛到不行,醫生無法確定是否骨折,所以為了減少疼痛,幫我當下打了一針,之後腳背紅腫淤血過敏。一星期後照x光確認是骨折。我的疑慮是:針頭安全嗎?因為當我打完後,有一位阿姨也進去打,是否重覆針頭?醫生應該是...
沈柏銓 醫師回覆-骨科
網友妳好跌倒受傷導至骨折,骨折癒合需要二至三個月,期間會疼痛及腫漲,也許要幾週之久,可以請骨科醫師評估一下是否需要開刀固定,可以矯正錯位及減輕疼痛,至於妳的疑慮,基本上現在都是用拋棄式針具,用完就丟,應該醫師不會重複使用,造成感染祝 健康...>>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脛、腓骨折導致足底疼痛:該如何治療??
李醫師您好,2/10我左腳脛、腓骨折,後進行開放式復位及內固定手術。腓骨打了1個骨板骨釘,另外脛骨靠於踝關節處也打1個骨板骨釘,石膏包了2個半月,5月初骨科醫師說骨頭長得OK,因我走路感覺很痛故至區域型醫院-復健科進行水療、平衡、行走......
李岩恒 醫師回覆-復健科
1.建議繼續接受目前復健與增生治療,但可考慮治療更多相關部位,增進關節穩定性2.傷口完全癒合加上無特別感染因子的情況下,加上足夠的消毒,應該無特別增加感染風險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種子骨碎裂引發的腳底腫脹疼痛:石膏固定是否有效??
醫師 謝謝您的回覆:但我腳掌種子骨碎裂的問題常常會造成走路時腳底腫脹疼痛.有時還需靠打針止痛.但一段時間後可能又復發了.請問包石膏固定可以徹底解決嗎?謝謝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通常骨折癒合之後就可能不會痛了,目前最好不要用力去踩它。如果疼痛產生那就必須使用藥物治療以減輕症狀。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裂治療:是否需要使用鋼釘??
車禍時, 腳拇指骨頭有些為裂傷, 有的醫師建議打鋼釘, 有的說不用, 請問該如何決定? 謝謝.
羅兆忠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骨折必需固定.固定可採內固定或外固定,內固定是一般所謂打綱針,外固定有時是石膏,護具等,至於採取那種固定方法必需充分與您的醫師討論,至於如何決定,有時確實很難有一定的答案。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骨科羅兆忠醫師敬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