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流產?
10月13正常產檢發現寶寶已無心跳死胎,應該要12週大但是醫生診斷約10週而已,10月18用藥物引產藥是治療胃潰瘍的藥,藥品1461藥效對我發揮作用都有排乾淨,內診後夾出內膜醫生開子宮收縮藥五天,10月25照陰超還有血塊未排出繼續給藥,驗尿兩條線回家走路時自己排超大血塊,11月1陰超剩一點點血驗尿也只有ㄧ條線,醫生續開子宮收縮這次的藥和上次不一樣,一顆白色和膠囊,順便開25天的調經藥吃。
目前還在調當中11/1開始吃要到11/25結束,本身經期就是不正常了,那是否要等到月經來第二次才受孕呢?
很怕只來第一次經期就遙遙無期了,當初受孕也是五月20最後一次月經7月24-29那週受孕的。
可可,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11/05
彙整補充說明
在您提到的情況中,您經歷了流產後的藥物流產,並且正在關注子宮的恢復及未來的懷孕計畫。
針對您的問題,我將從醫學的角度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流產後的子宮恢復情況因個體差異而異,但一般來說,子宮在流產後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恢復期。
流產後,子宮內膜會逐漸修復,並且在正常情況下,子宮的結構不會因為流產而留下永久性的傷口。
藥物流產和自然流產的過程中,子宮的收縮和排出過程是相似的,若沒有感染或其他併發症,通常不會對子宮造成長期的損傷。
關於您提到的月經問題,流產後的月經周期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經期本身就不規則的情況下。
一般建議在流產後,等待至少一至兩次月經周期再考慮懷孕,這樣可以讓子宮有足夠的時間恢復,並且有助於醫生在未來的懷孕中更好地評估您的身體狀況。
雖然有些醫生可能會根據個別情況建議更早懷孕,但通常建議的等待時間是為了確保身體的健康和準備。
在您的情況中,您提到正在服用調經藥物,這可能是為了幫助調整您的月經周期。
這類藥物通常會促進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幫助子宮內膜的恢復。
若您在服用調經藥物後,月經來潮的情況不如預期,建議您持續與您的婦產科醫生保持聯繫,並定期進行檢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至於懷孕的時機,雖然您可能會擔心月經不規則導致懷孕計畫受到影響,但如果您的身體狀況良好,並且醫生認為您已經準備好再次懷孕,那麼在醫生的指導下,您可以考慮在月經來潮後的適當時機進行受孕。
重要的是,您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並在計畫懷孕前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以確保一切正常。
最後,流產後的心理調適也非常重要,建議您在這段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並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持或諮詢,這對於未來的懷孕和家庭計畫都是有益的。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流產後的恢復過程及未來的懷孕計畫,祝您健康順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子宮頸炎與子宮頸糜爛有何不同?止血藥無效代表何種病變??
醫師你好:因陰道塞劑造成出血,被診斷說子宮頸有點發炎。想請問子宮頸炎等同子宮頸糜爛嗎?若吃了止血藥,但還是一直流血,是否代表有其他病變?現在看到血都會怕...
黃建中 醫師回覆-婦產科
因陰道塞劑造成出血,被診斷說子宮頸有點發炎。想請問子宮頸炎等同子宮頸糜爛嗎?若吃了止血藥,但還是一直流血,是否代表有其他病變?Ans: 子宮頸炎不等同子宮頸糜爛 若一直流血,代表有其他病變 需再看醫師現在看到血都會怕...子宮頸炎與子宮頸糜爛有何不同?止血藥無效代表何種病變?-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藥物流產後出血不止,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醫師您好~我今年3/10發現懷孕..隔天3/11去婦產科檢查..是6周又2天..但我決定不生..所以當天就吃了RU486藥物流產!3/13回診再吃了喜克潰三顆..當天待了兩三個小時在醫院,有照超音波看是否有排出,醫生說胚胎已經排掉了,就叫我...
吳相輝 醫師回覆-婦產科
1. 藥物流產有可能造成不完全流產。2. 超音波檢查問題,需回原醫師門診詢問。3. 人工流產為非自然因素,本身就可能造成感染、子宮腔沾粘及不孕等併發症。4. 剖腹產疤痕及子宮後傾,的確容易造成經血逆流至骨盆腔內。藥物流產後出血不止,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子宮的差異:流產對子宮有何影響??
蔡醫師您好,因為有懷孕的打算,由於家人篤信墮胎流產是不好的事,為避免麻煩所以不想讓家人知道我曾經有藥物流產〈2015年時懷孕四周〉跟自然流產〈去年12月懷孕四周〉過,但怕一起去檢查身體狀況時會被發現。想請問蔡醫師:1、有流產過的子宮會跟未流...
蔡永隆 醫師回覆-婦產科
自然或藥物流產,只要收縮好沒感染,復原結果是一樣的,不會有傷口。大多要休息1-2個月再懷孕才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流產後多久可以懷孕?子宮恢復與服藥影響?
請問醫師~我10/27做小產手術(因為寶寶在十周沒有心跳~)醫師告知須六個月後在受孕~但我去到大醫院檢查時!醫師告知子宮恢復狀況好~可以開始受孕所以想請問~是否一定要滿六個月才能懷孕?又或者可以提早受孕??另外想請問~我有上網查到一些資訊說...
林文斌 醫師回覆-婦產科
最好遵照醫師的指示, 幫你手術的醫師應該更清楚你的狀況.藥物也可以一併問該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