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骨折後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症狀疑問-骨科

分享到:

跌倒骨折,置換半人工髖關節?


醫生您好:家母因跌倒骨折,醫生判斷必須更換半人工髖關節,現已開刀完3週,但是他的鼠蹊部和膝蓋會抽痛,而且鼠蹊部很緊很硬,請問這是術後正常的現象嗎? 另外他的腳掌還是水腫的利害,請問有甚麼方式可消腫?謝謝您


H小姐,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9/05/07

李永恒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開完刀3週,鼠蹊部和膝蓋會抽痛,而且鼠蹊部很緊很硬,這是術後正常的現象。
目前腳掌還是水腫,也是術後正常的現象。
這些不適的症狀,一般而言術後三個月即可改善。
腿墊枕頭抬高,並按摩及活動下肢可以改善水腫。


回覆日期:2019/05/07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您的母親在接受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出現鼠蹊部和膝蓋的抽痛感,以及鼠蹊部的緊繃感,這些症狀在術後的初期是相對常見的。
手術後的恢復過程中,身體會經歷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導致疼痛和不適感,尤其是在手術後的前三到六週內,這段時間是身體逐漸適應新關節的過程。

首先,鼠蹊部和膝蓋的抽痛可能與手術後的組織癒合、腫脹及炎症反應有關。
手術後,周圍的肌肉和韌帶會受到影響,這可能導致疼痛和緊繃感。
這種情況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善,尤其是當您母親開始進行適當的復健運動時。
建議您可以與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討論,制定一個適合她的復健計畫,以促進恢復。

至於腳掌的水腫,這也是術後常見的現象。
水腫通常是由於手術後的炎症反應、靜脈回流不良或活動量不足所引起的。
為了減少水腫,您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1. 抬高患肢:在休息時,將腳抬高,這樣可以促進靜脈回流,減少水腫。
可以使用枕頭或其他支撐物來抬高腳部。

2. 適度活動:鼓勵您的母親進行適度的活動,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水腫。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如腳踝的轉動或輕微的腿部伸展。

3. 按摩:輕柔地按摩水腫的部位,這有助於促進淋巴循環,減少腫脹。

4. 穿著壓力襪:在醫生的建議下,可以考慮穿著醫療壓力襪,這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少水腫。

5. 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取:適量的水分攝取有助於身體代謝,減少水腫的情況。

如果水腫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隨有其他不適症狀,如劇烈疼痛、發熱等,建議您儘快帶您的母親回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和建議。

總之,術後的恢復需要時間,並且每個人的恢復速度都會有所不同。
保持與醫療團隊的良好溝通,並遵循醫生的指示,將有助於您母親的康復過程。
希望她能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人工髖關節手術後症狀?

醫師好 我6年前接受全人工髖關節手術 術後一切良好 這個月開刀這腳側屁股處 有輕微的感覺酸酸痛痛的 沒有持續疼痛是偶爾 不知是否因為體重太重還是附近發炎所造成的 煩請醫師解惑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你說的是有可能如果有其他問題就必須去照個X光片看看

人工髖關節手術後症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人工髖關節手術後大腿脹痛及行走困難原因分析?

醫師您好:我於2021.2.5做了前側開左腳人工髖關節,現在3/13至今已37天(5週),一直都有在熱敷,但是大腿與膝蓋一直很脹,左腳也無力,也由照醫師囑咐做抬腳運動,感覺改善很慢,本人也有脊椎滑脫問題,下個月4/6要去照核磁共振,不知道會...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做完全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大約六到十二週就會恢復到了五週大腿仍有腫脹還算正常請在第六週回去找醫師檢查看是否有其他問題脊椎有滑脫的問題可能有點影響左腳的無力

人工髖關節手術後大腿脹痛及行走困難原因分析-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術後一個月仍痛感的人工髖關節置換問題?

醫生您好,個人因SLE關係已於今年8月進行左髖「人工髖關節置換」,目前術後一個月仍有痛感,與一般文摘所述的「輕鬆」有所落差.整理問題如下:1. 術後可明顯做到外旋動作(這是術前無法辦到的),這意味骨頭(軟骨)造成的痛已完全消除,對嗎?2. ...


周建文 醫師回覆-復健科
上述陳述,無法做綜合診斷,請再與您的手術醫師討論。

術後一個月仍痛感的人工髖關節置換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預防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跛腳現象??

醫生您好!我父親(60歲)於上月因車禍股骨頸骨折做了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右腿,金屬材質),目前在休養。之前家中長輩(爺爺、外婆、伯伯)也曾因髖關節退化磨損也做過類似手術,但術後一年以後雖無須拐杖輔助卻都出現跛腳情況,走路一跛一跛並有時疼痛...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通常手術後大部分的病人不會出現此種現象的如果原本就有膝關節會脊椎的問題的人比較會有這種現象

如何預防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跛腳現象?-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