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性行為後感到痠痛,是陰道問題還是陰莖過長?-泌尿科

分享到:

性行為時酸酸的?


在老婆生完小孩之後做愛到現在小孩三歲多了(一個月2次而已),老婆一直覺得我用正常體位插到底,總是很酸不舒服,只插入一半不會酸,這樣是我的陰莖太長嗎?
還是網路上查到的老婆陰道還沒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該怎麼處理?


一直按摩子宮嗎?
我覺得老婆性冷感,現在做愛不是沒感覺就是酸,讓我很苦惱...感謝回答



阿彬,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0/09/18

孫宏舜 醫師回覆-泌尿科


阿彬您好:就您所述您本身是沒問題的,如果您感覺陰莖太常所以造成老婆痠痛的感覺,那就應該在生完小孩之前就會有。
就您以上所說,您老婆才是有問題的一方,希望她能看一下婦產科以了解病情。



回覆日期:2020/09/18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老婆在性行為後感到酸痛,這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陰道的生理狀況、性行為的方式以及心理因素等。
首先,陰道在生產後的恢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生產後,陰道的彈性和潤滑度可能會有所下降,這可能導致性交時的不適感或疼痛。

1. 陰道的恢復:生產後,陰道需要時間來恢復到正常狀態。
即使小孩已經三歲,陰道的組織和結構仍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全恢復。
這段時間內,陰道壁可能會較薄,潤滑不足,這些都可能導致性交時的疼痛。
建議您和老婆可以考慮使用潤滑劑來減少摩擦,這樣可以幫助減輕不適感。

2. 陰莖的長度:至於陰莖的長度,若在性交時感到不適,並不一定是因為陰莖過長。
每對伴侶的生理結構和舒適度都是不同的,可能是因為某些體位或插入的深度造成的。
如果老婆在插入一半時感覺較為舒適,您可以考慮調整性交的方式,避免過深的插入。

3. 心理因素:性冷感的情況也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
生產後的女性可能會因為身體的變化、對性行為的焦慮或其他心理因素而影響性慾和性快感。
建議您和老婆可以進行開放的溝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這樣有助於改善性行為的質量。

4. 醫療建議: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法改善情況,建議您老婆可以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專業意見。
醫師可以進行詳細的檢查,了解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例如陰道感染、陰道壁薄或其他生理問題。

5. 按摩子宮:至於按摩子宮的做法,這並不是一個普遍推薦的解決方案。
若有需要,應該由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評估和指導。

總之,性行為後的酸痛感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建議您和老婆一起探索適合的解決方案,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理解,對於改善性生活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和老婆健康快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陰道疼痛與性行為關係大嗎??


想要請教醫師:最近性行為開始進入會疼痛,結束後陰道口都會痠痠的,前兩次還會痛,痠痛感會持續半天到一天。因沒有經常性發生性行為,不知是否為此原因?第一次性行為約一個月前


張崑敏 醫師回覆-婦產科
提問者您好: 剛開始行房後會有一段時間有此症狀,建議您和性伴侶討論彼此配合,才能慢慢適應。而如果持續未能改善的話,可以請婦產科醫師視情況決定是否安排相關檢查,謝謝!祝 平安 健康張 醫師 回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婦產科問題:性愛時會陰疼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您好,我女友在恩愛過程中若時間久一點的話,就會開始有疼痛出現,部位大約在會陰,外觀沒什麼異狀,我們每個週末才見面,次數不多,但常因為她疼痛而有點掃興,我想請問是姿勢的問題嗎??還是她對於這種事不是那麼喜歡所以心理影響生理??謝謝您的回覆~


戴啟邗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的敘述不足以作成確診,請就近前往婦科門診當面診治為宜。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解決性交疼痛:陰道壁薄、包皮過長與潤滑不足的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案?


張醫師您好我與我老婆結婚至今已有十多年,在這十多年來每次在進行性愛的過程中,我老婆她都會有性交疼痛的現象(疼痛感主要是發生在陰道內並非陰道口),因此導致目前我老婆對於性愛這檔事真的是性趣缺缺,在前一陣子我們有一同去婦產科與泌尿科去進行相關的...


張崑敏 醫師回覆-婦產科
小弘您好:1、 RU-486一般不致於造成陰道壁過薄,大部分是先天性。而如果是此原因造成症狀,應該以前就會。2、 臨床上包皮過應不致造成此症狀,泌尿科應較有機會碰到。3、 一般合法的潤滑液應不會有不良影響。建議您用第三種方式配合緩慢漸進步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性行為後陰道疼痛原因解析?


我在每一次性行為完之後陰道最下緣最靠近肛門的地方都會疼痛,每一次性行為都有用足夠的潤滑液但每次都還是會疼痛個2-3天,不知道是不是都隔比較久才性行為的關係大約兩個禮拜一次導致陰道恢復原本的緊度,再次發生性行為時導致疼痛


吳相輝 醫師回覆-婦產科
性行為後疼痛的問題,影響原因眾多。建議至婦產科門診,由醫師問診及檢查後,較易發現問題點。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