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請釋疑?
醫師您好,從網路得知這裡可提供線上諮詢,故冒昧前來請教,並為您的熱忱助人致上個人最高的敬意。
個人長期被一些症狀所困擾,但因為事忙又累以致未作任何診療,直到最近才警覺到必須正視,然多次就醫的結果對病情皆無進展。
以下是我近一年來的症狀,尚祈釋疑:症狀(部位、描述):
一、經常發生(頻率接近每天):1.眼睛乾燥、2.視力模糊(此情況在重配新眼鏡之後仍無改善)、3.容易疲倦(即使經過足夠的休息之後依舊覺得體力不佳)、4.失眠嗜睡(晚上不易入眠,然一旦睡著鬧鐘卻叫不醒。
有時睡醒不久仍覺精神不濟)、5.在無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心跳會無故加速、6.耳鳴(每次持續約五至十五秒鐘)、7.口乾舌躁,每日飲水量甚大、8.食慾不差,但體重下降(褲子比去年少了2腰)、9.皮膚有時奇癢難耐(特別是剛洗完澡或季節交替的時候),雙手與雙腳(特別是腳部)在搔癢時留下許多影響觀瞻的疤痕、且傷口不易癒合。
二、偶而發生(數星期或月餘偶發一次):1.不明原因的噁心(有時會吐出些許不知是胃液或膽汁,但大多時候只是乾嘔)、2.突然暈眩眼前一片漆黑(眼冒金星,大約維持
三、五秒鐘的時間)、3.曾照鏡子檢視眼球末端表面有皺摺出現(意指直視鏡中某一定點,眼球不動而頭部轉動,當轉向右邊時則兩眼眼球最左邊表面會出現皺摺,反之轉向左邊亦然。
此觀察結果在非常疲累的狀況下才會出現)、4.記性退化(有時甚至忘記上一餐有無進食或者吃了些什麼、今天幾號星期幾等等)。
症狀持續時間:這些症狀陸續先後發生將近一年。
(發生頻率與詳情已併入上欄述明)補充說明:我今年三十六歲,目前從事業務工作。
日前曾前往某區域教學醫院掛診(腸胃肝膽科),經該科醫師測量我有血壓偏高的現象、並經目測甲狀腺有些微腫大及眼球突出(眼壓過高)的症狀(家父與大姊均有甲狀腺病史),只開了一星期份的止心悸藥物,認為我應另找時間掛新陳代謝科及皮膚科。
我在同一天也去皮膚科複診,醫師也只開了吉舒乳膏一次兩劑(HydrocortisoneCream 10mg/gm x 2劑)。
回家後覺得整個診療過程輕重倒置略嫌輕率,馬上查了一些相關資訊,發現以下這些症狀,我同時都具備了單一病症的多重病徵:甲亢(疲倦、嗜睡、消瘦、暈眩、心跳過速、手震顫症狀等)、甲狀腺低下(高血壓、倦怠、情緒低落等)、肝功能異常(噁心、嘔吐等)、糖尿病(疲倦、口渴、作嘔、高血壓、食量大、容易飢餓、體重減輕、視力模糊、皮膚痕癢、疲倦無力等)、紅斑狼瘡症狀(疲勞倦怠、光敏感、紅斑圓盤斑、甲狀腺、視力模糊等)、器質性精神疾病(甲亢、疲倦心悸、頭暈、多汗、難以入睡等)、或是中風初期、癡呆症、甚至是性慾降低等。
雖然我也知道許多疾病都可能存在相同症狀,但這些症狀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帶給我相當程度的困擾,而兩個診別的醫師開給我的處方似乎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這使我覺得相當惶恐沮喪。
之後我打了數通電話給該院的藥劑師與主治醫師,想近一步了解診斷結果,但仍無具體結論。
直到現在我仍不確定到底得了什麼病?
該看哪一科?
或者現在已經可以確定我的問題出在新陳代謝方面?
或者內科?
依前述徵狀,我是否該主動要求院方幫我進行哪一方面更詳實的診斷,方能有助於正確釐清我的病情、並獲得最為妥善的診療?
個人/家族病史:
一、幼稚園時期曾罹患紫斑病﹔
二、國小三年級(十歲)曾罹患急性肝炎﹔
三、此後很少得病,若有只是輕微感冒﹔
四、家父與大姊均有甲狀腺病史。
個人飲食/生活習慣:
一、食量算不錯,但有時在用餐時間也會有沒有食慾的情況出現﹔
二、煙癮不小,一天大約一~兩包﹔
三、晚睡(因為睡不著)。
最近一星期才開始於睡前喝些酒類幫助入睡。
再次感謝您的回覆,並祝健康愉快。
hymanchen,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5/02/18
楊宏智 醫師回覆-內科
你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有一些表現配合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腫大、突眼、體重減輕等)甲狀腺功能是需要檢查,糖尿病也可檢查一下,是可以先看新陳代謝科。
回覆日期:2005/02/18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感謝您的來信,並感謝您對於網路諮詢的信任。
針對您所描述的症狀及困擾,我將提供一些建議與看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您提到的症狀相當多樣且複雜,包括眼睛乾燥、視力模糊、疲倦、失眠、心跳加速、耳鳴、口乾、食慾變化、皮膚癢等,這些都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
您提到的甲狀腺問題、肝功能異常、糖尿病、紅斑狼瘡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檢查的潛在疾病。
由於這些症狀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建議您儘快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
在您目前的情況下,建議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尋求內科或內分泌科專家:由於您的症狀可能涉及內分泌系統(如甲狀腺功能異常),建議您尋求內分泌科醫師的評估。
他們可以進行相關的血液檢查,例如甲狀腺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及糖尿病篩檢等,來幫助確定您的健康狀況。
2. 全面的健康檢查:除了內分泌科,您也可以考慮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包括心臟、腎臟及其他內臟的功能評估。
這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您的健康狀況,並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
3. 記錄症狀與生活習慣:在就醫之前,建議您詳細記錄下您的症狀發生的頻率、持續時間及可能的誘因,並記錄您的飲食、作息及壓力狀況。
這些資料將有助於醫師更好地了解您的情況。
4. 心理健康的考量:由於您提到的症狀中有些可能與心理健康有關,例如失眠、焦慮等,建議您也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詢,這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壓力與焦慮,並改善您的整體心理健康。
5. 與醫師的溝通:在就診時,務必與醫師充分溝通您的症狀及擔憂,並詢問他們的專業意見。
若對於診斷或治療方案有疑慮,可以主動要求進一步的檢查或第二意見。
最後,網路上的諮詢雖然可以提供一些初步的建議,但無法替代面對面的專業醫療評估。
建議您在尋求網路諮詢的同時,仍需重視實體醫療的診斷與治療。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合適的醫療方案,改善您的健康狀況,祝您健康愉快!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情趣用品與性病:真的安全嗎??
您好我之前有詢問過使用網路購買的情趣用品是否會得愛滋或相關的性病醫師是回覆我不會我之前有爬過文愛滋病毒離開人體之後就無法存活所以使用這類用品不太會得到這是真的嗎?因為不太了解 網路上資訊也很多有點被搞混...雖然有檢查是否有開封過使用前也只...
李信毅 醫師回覆-泌尿科
請珍惜我們的網路醫療資源,詢問相同問題時,請指定一位醫師/營養師就好。寫得太複雜.這是態度的問題. 如果沒有把握 情趣用品就先用保險套罩住使用一段時間.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網路流傳的無套性行為感染風險為0.004%,是否正確??
醫師你好有在網路上看到無套與有感染愛滋並未接受治療的人性行為的得病率是0.004%是真的嗎?如果除了愛滋外的性病都沒得的話,還會得愛滋嗎?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可參考https://www.jungongphc.taichung.gov.tw/1037535/post第七項。如果除了愛滋外的性病都沒得的話,還會得愛滋嗎?--》有機會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網路性行為後該如何預防愛滋及性病??
醫生您好:想請問一下,前一個星期多,我與一位網友發生過幾次性行為,第一次沒有戴套,第二次有戴,事後得知這個網友4年多前曾有過ONS對象一位,其他以前的性伴侶都是前男友,她看起來很正常,也有個穩定的工作,那我想請問醫生一下,這樣我是否還是該去...
周欣霈 醫師回覆-泌尿科
現各大醫院皆有匿名性病篩檢服務,若您有任何疑問,建議可進一步詳細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網路約會需要注意HIV風險嗎??
廖醫師,事情大概發生在8個月之前,我有跟女網友見面,見面前我有先刷牙,我們見面途中,我有去舔他的奶頭,手有隔著褲子摸他的陰部,我沒有直接用嘴巴去舔他的陰部,過程大概就只有這樣,我們2個褲子都沒有脫,也沒有接吻,對方女性有脫上衣,沒有實質做愛...
廖忠信 醫師回覆-內科
A.先參酌疾管署的資料: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lehLY2EFku4q7Gqv4bql2w愛滋病毒有三大傳染途徑:1.性行為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