癬症治療後的注意事項與皮膚變化-皮膚科

分享到:

我得到癬?


元月初發病,看過很多醫生,聽過很多病名,最後由醫生的藥得到控制現二月底,病情已獲控制,可是身上的斑塊,斑點還在脫屑,剩下頭上有時癢癢,這些天發現耳朵,開始癢,有點脫屑請問耳多朵也會長嗎,還有治好後要注意什麼,才不會復發,另身上斑塊如何消失



秋蘭,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5/02/22

江哲恩 醫師回覆-皮膚科


如果是癬的話,至少要連續擦藥4週以上,有時身上的癬是由於動物傳染得來的。
特別是狗、貓、兔子。
身上的斑塊會自己消失。
可能需要依段時間祝平安



回覆日期:2005/02/22

彙整補充說明


癬症是一種由皮膚黴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通常會出現紅色斑塊、脫屑和癢感。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經過治療後,病情已經獲得控制,但仍然有脫屑和癢的情況,這是相對常見的現象。
以下是一些關於癬症治療後的注意事項及皮膚變化的說明。

首先,癬症的治療通常需要持續使用抗黴菌藥物,無論是外用藥物還是口服藥物,至少需要連續使用4週以上,才能確保感染徹底清除。
即使症狀有所改善,仍需遵循醫生的指示,完成整個療程。
您提到的斑塊和脫屑,可能是因為皮膚在癬症治療後的恢復過程中,仍然需要時間來修復。
這些斑塊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但如果持續存在,建議再次就醫檢查,確保沒有其他潛在的皮膚問題。

關於耳朵的癢和脫屑,癬症確實可以影響到身體的不同部位,包括耳朵。
如果耳朵出現癢感和脫屑,建議您儘快就醫,讓醫生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為癬症或其他皮膚病變。

在癬症治療後,為了避免復發,您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1. 保持皮膚乾燥:黴菌喜歡潮濕的環境,因此保持皮膚乾燥是預防復發的關鍵。
特別是在潮濕的天氣或運動後,應及時擦乾身體。

2. 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如毛巾、衣物等,這些物品可能會傳播黴菌。

3. 注意個人衛生:定期洗澡,保持皮膚清潔,並使用抗菌肥皂。

4. 穿著透氣的衣物:選擇棉質或其他透氣的材料,避免穿著緊身或不透氣的衣物,這樣可以減少皮膚的摩擦和潮濕。

5. 定期檢查皮膚狀況:如果發現皮膚有異常變化,應及時就醫。

6. 健康飲食與作息:保持均衡的飲食和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強免疫力,有助於抵抗感染。

最後,關於身上斑塊的消失,通常隨著皮膚的自我修復,這些斑塊會逐漸淡化。
如果斑塊持續存在或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建議您再次諮詢皮膚科醫生,尋求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癬症的治療後注意事項,並促進您的皮膚健康。
若有任何疑問或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治療皮膚癬:是否需要服用口服藥物??


醫師您好:我的該邊(接近鼠蹊部)會癢已有兩年多了,近半年愈來愈癢了,昨日有去給皮膚科醫師看,他說是癬,有開了4個藥如下:1.Cephalexin5002.Polaramine 2mg3.Biofermin3004.Econazole 5gm...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你應該請教你的看診醫師。因為我沒有實際看到病灶無法確認。

治療皮膚癬:是否需要服用口服藥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治療皮膚黴菌感染?癢痛難耐且手指感染該怎麼辦??


請問一下黴菌感染的部位癢到不抓不行但是抓了又會有類似起水泡的現象請問只能擦藥以及服藥治療嗎 ?還是能有快速復原的方式還有一處感染再手指上 不方便上藥這該怎麼解決呢 ?


楊智雅 醫師回覆-皮膚科
黴菌治療主要是要保持乾爽,配合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且因黴菌治療不易,常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期間。手指上的病灶若真的不方便自行塗抺藥膏,也...

如何治療皮膚黴菌感染?癢痛難耐且手指感染該怎麼辦?-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乾癬生活注意事項:洗溫泉、傳染性、海鮮、長期使用藥膏及中藥效果?


請問乾癬症再生活上要注意哪些?能去洗溫泉嗎?會傳染嗎?海鮮能吃嗎?再當兵的時候發病的.那時還不會那ㄇ難受.但是退伍以後因為工作要熬夜.所以生活作息很不正常.去醫院看病拿一些皮膚藥膏一開始抹了有效果.但是我看皮膚也沒有紅紅一點一點ㄉ小斑點.所...


洪正昇 醫師回覆-皮膚科
Ming 您好:乾癬的各項日常保健,在「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網站上,有詳盡的資料,建議您可以到此網站,閱讀相關資料。對於用藥有任何問題,可以當面向就診醫師諮詢或向領藥的藥師諮詢,這樣可以馬上解決您心中的困惑。另外,在衛生署的網站裏,有一個「...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皮癬治療後仍脫皮?如何處理??


醫生你好,1.大約10天前我的腳部出現兩三圈的紅色丘疹 會發癢 和脫皮 ,初步診斷為皮癬,經連續使用10天療黴舒 噴劑治療後,紅色丘疹逐漸變淡消失,但是原環狀紅色丘疹處仍然呈現脫皮現像 成為"環狀脫皮"(脫皮處紅疹已經不...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1.這個問題,你應請教你的主治醫師,畢竟他才最清楚你的病況。2.不會3.要自費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