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臉不對稱與眼睛、嘴巴異常:可能是顏面神經失調嗎?-神經內科

分享到:

顏面神經?


葉主任您好我有一個蠻緊急的問題想要請教您前兩天我發現喝水時或漱口時口水都會流出來...不過不是很嚴重之後又發現我的眼皮一直在跳一開始不以為然後來發現他跳了有3天之久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狂跳一陣後來更有些嚴重的症狀出現像嘴歪(說話還不成問題看不出來)我笑的時候只有右邊嘴會正常活動..左半邊的嘴似乎不太能活動後來上網看看資料才發現除了眼睛我還可以閉合外其他症狀都有一點出現像莫名其妙流眼淚還有舌頭也怪怪的所有的症狀都是在左半臉...很擔心這是否就是所謂的顏面神經失調?
請問我該去哪就醫呢?
請盡速回覆!謝謝您!



碗碗,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7/03/04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建議您可至神經科門診做進一步的治療,謝謝!



回覆日期:2007/03/04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所描述的症狀,左半臉的不對稱、眼睛和嘴巴的異常,確實有可能是顏面神經失調的徵兆。
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影響面部的肌肉運動,通常是由於顏面神經受到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
您提到的症狀,如喝水時口水流出、眼皮跳動、嘴巴歪斜、左半邊嘴巴活動不良等,都是顏面神經麻痺的典型表現。

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可能會包括:
1. 面部不對稱:如您所描述的,左半邊嘴巴無法正常上揚,這是因為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受到影響。

2. 眼睛閉合困難:左眼閉合不完全,可能導致眼睛乾燥或流淚。

3. 流口水:因為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可能會導致口水流出。

4. 感覺異常:有些患者會感到面部麻麻的或刺痛的感覺。

您提到的眼皮跳動,可能是由於神經的過度興奮或疲勞所引起,這在壓力或疲勞的情況下是常見的現象。

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儘快就醫,最好是前往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進行檢查。
醫生會根據您的症狀進行詳細的評估,可能會進行一些影像學檢查(如MRI或CT)來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例如腦部病變或腫瘤等。

在就醫之前,您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 避免壓力:盡量減少壓力,因為壓力可能會加重症狀。

- 保護眼睛:如果左眼閉合不完全,建議使用眼藥水以保持眼睛濕潤,避免眼睛乾燥。

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如類固醇)和物理治療,這可以幫助減輕症狀並促進恢復。
大多數患者在幾週到幾個月內會有顯著改善,但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您的症狀需要專業的醫療評估,請儘快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嘴歪嘴唇不對齊該看哪一科?能否治療??


醫師你好,我在國中畢業的時候拍大頭照嘴唇明顯不對齊,,下唇向右,現在大二了,牙科檢查我的咬合跟牙齒都OK,請問我應該看哪一科呢?這個能治好嗎?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V妹 您好:建議至神經內科門診檢查是否顏面神經疾病。

嘴歪嘴唇不對齊該看哪一科?能否治療?-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顏面神經痙痺:與中風的關係、痊癒機率及頭痛後遺症探討?


眼睛右眼無法閉起來,頭部非常痛,嘴巴歪斜經醫師判斷為顏面神痳痺,想問葉醫師中風與顏面神精痳痺有關係嗎?如果為顏面神精痳痺痊癒機率為何?而頭痛持續三天以上了為有何後遺症,須作何檢查嗎?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週邊型與中樞型兩種。顏面神經麻痺可為腦中風之臨床表徵之一,而週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可能是單存的顏面神經麻痺,亦可能與腦幹區的神經受損(如中風)有關,端視是否有其他神經障礙。不過,一般單純顏面神經麻痺病並不會引起頭痛,建議至神經...

顏面神經痙痺:與中風的關係、痊癒機率及頭痛後遺症探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半邊臉無力,可能是顏面神經失調嗎??


醫師您好,我前兩天發現,有半邊臉某天就像打了肌肉鬆弛劑,完全使不上力,右眼無法完全緊瞇、嘴唇也突然歪一邊(嘴巴閉著的時候不會)但一露齒大笑或是嘟嘴時,明顯有一邊嘴唇感覺很無力。我國二矯正過牙齒,現在大四,一直都維持的很好,所以不太可能是咬合...


藍聖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親愛的 YuYu所述的症狀是點營的顏面神經麻痺這是一種病毒感染到顏面神經引起的症狀請速至神經內科門診治療藍聖星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臉麻麻的現象:是否為顏面神經失調??


醫生您好,上週六開始,變覺得左臉不太正常有麻麻的感覺,跟右臉的感覺不同,不過也沒有臉歪嘴斜,講話吃東西都正常,但是就是觸感很奇怪,騎車時吹風的感覺也不同,會麻麻的,但是不會痛,不知道這個是什麼原因現在從左臉逐漸到嘴巴右下邊都開始有麻麻的現象...


高春得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可能是三叉神經或腦幹的問題,至於甚麼原因引起,神經發炎、缺血、壓迫,可能要等看了醫師當場為您進一步診察或安排檢查後才能確定。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