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晶體?
主任您好!我想請問ㄧ下,本人右眼近視度1750度,已有白內障,近期要動手術,左眼近視度數1000度,ㄧ點點白內障,雙眼皆有散光約250度;請教主任在此種情況下,使用單焦人工水晶體較好還是雙焦水晶體?
手術只開右眼,手術後左眼應該會配帶隱形眼鏡,謝謝!
AG,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0/11/02
彙整補充說明
在選擇白內障手術後的人工水晶體時,考量的因素包括個人的視力需求、生活習慣以及眼睛的具體狀況。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右眼近視度數1750度,左眼1000度且有輕微白內障,雙眼皆有250度的散光,這些都會影響您在手術後的視力選擇。
首先,單焦人工水晶體的主要優勢在於其簡單性和清晰度。
它們通常能提供良好的遠視或近視視力,但不會同時滿足兩者的需求。
因此,如果您選擇單焦水晶體,術後可能需要依賴眼鏡來補償近距離的視力需求,特別是在使用電腦或閱讀時。
相對而言,雙焦或多焦人工水晶體則設計用來同時提供遠距離和近距離的視力,這對於需要在不同距離間切換的生活方式來說是非常便利的。
對於您這樣的情況,若選擇雙焦水晶體,您可能在術後能夠更方便地進行日常活動,而不必頻繁地更換眼鏡。
不過,雙焦水晶體也有其缺點,例如可能會出現眩光或光暈的現象,這對某些患者來說可能會影響視覺品質。
此外,適應雙焦水晶體的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尤其是對於高度近視的患者來說,因為大腦需要時間來調整不同焦距之間的切換。
在您的情況下,由於右眼的近視度數較高,且左眼在手術後會配戴隱形眼鏡,這意味著您可能會希望在右眼手術中獲得最佳的遠視力。
若選擇單焦水晶體,您可以考慮在術後使用老花眼鏡來補償近距離的視力需求,這樣可以確保遠距離視力的清晰度。
然而,若您希望減少對眼鏡的依賴,並且能夠接受雙焦水晶體可能帶來的視覺適應問題,那麼選擇雙焦水晶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終的決定應該根據您的生活方式、視力需求以及醫生的專業建議來做出。
建議您與您的眼科醫生進一步討論,了解每種水晶體的優缺點,並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醫生會根據您的眼睛狀況、散光程度及其他因素,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幫助您在手術後獲得最佳的視力效果。
希望您手術順利,早日恢復清晰的視力!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人工水晶體搭配:全焦段或延焦段?中近距視力如何解決??
梁醫師您好今年6月21日我右眼動白內障手術因為我的工作需要較好的中距離及近距離精密視力因此諮詢師建議我使用全焦段水晶體(嬌生添視明)我左眼度數425 醫生建議戴隱形眼鏡或是 左眼度數減輕 負責看中近距離 右眼看遠距離我選擇左眼配27...
梁策 醫師回覆-眼科
建議您,再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上述之情況,看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治療,謝謝~祝健康~人工水晶體搭配:全焦段或延焦段?中近距視力如何解決?-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選擇適當的人工水晶體:單焦點、多焦點或飛蚊症的解決方法??
本人疑因高度近視造成白內障,目前在考慮使用何種人工水晶體,想詢問幾個問題~(1)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我知道看遠清楚、看近不清楚,但不瞭解不清楚的程度為何?是稍可辨識的模糊,還是霧茫茫的模糊?(未配戴老花眼鏡的情況下),約多近的距離才看不清楚,...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小雅 您好:1. 看遠清楚,看近可能就像老花眼一樣,要拿稍遠才看得到,小字就看不清楚了。至於多不清楚也要看看術後的度數。簽名應該還是可以的。2. 各種功能的人工水晶體都有,散光多焦也有,請與您的手術醫師討論比較適合。因為每個醫師都有他喜歡用...選擇適當的人工水晶體:單焦點、多焦點或飛蚊症的解決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問題:單焦晶體是否真的有助於提高視力?選擇人工水晶體的種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醫師您好~我在今天帶小兒回診與醫師討論,但討論後我已經整個人都亂了,與自己本身的認知不同,又恐慌又茫然。以下是不瞭解的地方,再煩請高醫師解惑:(1)小兒幼時摘除水晶體後以配戴很厚的眼鏡取代水晶體,戴上後視力約0.3,醫師說換了人工水晶體只...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1)人工水晶體僅取代厚重眼鏡,改善的是成像方式,不一定能提升視力上限。視力是否進步取決於視網膜、視神經等發育狀況。有些人術後達0.8以上,是因視覺發育完整,並非單靠人工水晶體。(2)若囊袋空間有限,散光型人工水晶體可能無法穩定植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白內障手術後近視模糊,如何選擇適合的水晶體??
醫生您好,這星期先作左眼開了白內障手術,置入了單焦水晶體,度數沒有保留。我本身左眼有六百度的近視,沒有閃光,手術之後,遠的清楚,近的很模糊,必須戴上二百度的老花眼鏡,毎天上班必須要用電腦看報表,非常不方便,而且報表也𣎴能看很清楚,現在想問醫...
汪志舜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我想你的醫師應該對您雙眼的狀況有所規劃, 不會只考慮單眼看遠. 建議您還是跟你的醫師討論一下較好. (因為這要考慮雙眼屈光/白內障程度/其他眼睛狀況/個人習慣及需求...等等, 需要臨床判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