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龜頭炎?
醫生你好 我的想請問你 我在2.3個禮拜前發現 我的龜頭皮膚上 有幾塊紅紅的大小不一 但面積都很小 任何症狀都沒有 沒有凸出來也沒有長東西 就是紅紅的 然後在我的包皮上我也發現3.4塊紅紅的 顏色深紅 看起來很像傷口 但摸起來平滑 又不會痛 也是一樣沒有任何症狀 就單純深紅色的 我試著去擠擠看 有擠出小小小到不行的白色東西 有點像擠痘痘 不過是一點點點 整個包皮的皮膚看起來有點乾 因為有一兩個禮拜了 請問我這是怎麼了 是因為冬天乾嗎?上網查了很久 我感覺是龜頭炎 請問這樣是龜頭炎嗎 因為我人在國外讀書 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我有帶健特膚 強力施美藥膏 但我不敢亂用 請問有方法能讓我自己買藥來解決嗎? 買紅黴素? 還是凡士林 曼秀雷敦?
小楷,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5/12/11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小楷:你好龜頭炎,很可能。
至於龜頭的保養方式,請參考我給其他網友的建議。
若有不詳盡之處,歡迎再度發問,互相再討論研究一下。
網路回答只能作為參考,有必要,還是要到醫療院所就醫。
衛生福利部 台東醫院 關心您以上由 本院泌尿科 主任 許維愷 答覆
回覆日期:2015/12/11
彙整補充說明
龜頭炎是一種常見的男性生殖器官炎症,通常是由於感染、過敏反應或摩擦刺激等原因引起的。
根據你描述的症狀,龜頭及包皮上出現紅色斑點,且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這可能是輕微的龜頭炎或包皮炎的表現。
龜頭炎的症狀
1. 紅腫:龜頭或包皮的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這是炎症的典型表現。
2. 脫皮或乾燥:有時候,龜頭或包皮的皮膚會變得乾燥,甚至出現脫皮的情況。
3. 分泌物:有些患者可能會發現尿道口有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這可能是感染的跡象。
4. 疼痛或不適:雖然你目前沒有疼痛,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輕微的刺痛或不適,特別是在清洗或摩擦時。
可能的原因
- 感染:細菌或黴菌感染是造成龜頭炎的常見原因,特別是如果衛生習慣不佳或有不安全的性行為。
- 過敏反應:某些肥皂、洗劑或潤滑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導致皮膚發炎。
- 摩擦刺激:過度的自慰或性行為可能會導致局部摩擦,進而引起炎症。
處理方式
1. 保持清潔:保持該區域的清潔和乾燥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用溫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清潔劑。
2. 避免摩擦:在症狀改善之前,避免自慰或性行為,以減少對該區域的刺激。
3. 使用藥膏:如果你考慮使用藥膏,建議選擇含有抗菌成分的藥膏,如紅黴素軟膏,這可以幫助控制細菌感染。
然而,使用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的意見,特別是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症狀。
4. 保濕:如果皮膚乾燥,可以考慮使用凡士林或其他無香料的保濕劑來保持皮膚的濕潤,這有助於減少不適感。
何時就醫
如果在幾天內症狀沒有改善,或出現新的症狀(如疼痛、膿液分泌、發燒等),建議儘快尋求醫療幫助。
醫生可以進行檢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或檢查。
總之,根據你的描述,這可能是輕微的龜頭炎或包皮炎,保持清潔和適當的護理是關鍵。
如果有疑慮或症狀持續不改善,尋求專業醫療意見是最安全的做法。
希望你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泌尿科問題:陰莖擦傷、硬塊及睪丸症狀解析?
醫師你好!我在這裡有三個問題(1)今天洗澡時我拿陰莖插進小凳子中間的洞,看似剛好進去,然後開始摩擦,有點刺刺痛痛的,於是我拿沐浴乳潤滑,然後處理完後便用溫水(加上沐浴乳)做清潔,然後檢查乾掉的陰莖,在龜頭側與冠狀溝附近有點破皮,請問如果清潔...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有破皮要保持清潔乾燥, 不發紅就慢慢會好有硬塊可能要就醫. 因為有可能要檢查多半是副睪或血管,可以就醫時請泌尿科醫師診查為好. 祝健康.泌尿科問題:陰莖擦傷、硬塊及睪丸症狀解析-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龜頭包皮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前幾天發現龜頭上面有紅紅痛痛 好像是龜頭炎的症狀 後面連續擦一點美康藥膏就沒有明顯紅腫 但洗完澡後之前擦藥的地方會有點痛痛的
李明輝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保持清潔乾燥,如有破皮或突起,或水泡,請就醫。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龜頭包皮炎的症狀及處理方法?
小弟我前陣子(約半個月前)自慰頻率高,加上過度用力造成繫帶部分有點小裂傷,因為會痛的關係清洗時就沒有將包皮翻下,我在這段時間也都沒有任何自慰或性行為。昨天我看我繫帶部分已經癒合,但包皮外次有一點點脫皮狀況,我心想沒關係就又自慰了一次,結果突...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應是造成傷口,如果沒有發紅,可以等其癒合,當然就醫更理想了。祝健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包皮龜頭炎:症狀與治療方法?
許醫師 您好:請問:1.龜頭局部略有紅腫,此屬包皮龜頭炎的症狀嗎?2.尿道口有小膿包(白色突起),用衛生紙擦拭,膿包會破掉,尿道口留下一小紅點,此屬包皮龜頭炎的症狀嗎?以上,謝謝許醫師。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匿名:你好1.可能2.是,可能合併局部化膿。建議儘速就醫,以免合併蜂窩組織炎。若有不詳盡之處,歡迎再度發問,互相再討論研究一下。網路回答只能作為參考,有必要,還是要到醫療院所就醫。衛生福利部 台東醫院 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