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式裝置與普通眼底檢查效果有異?醫師如何評估視網膜健康?-眼科

分享到:

眼底檢查?


今日去一間診所進行視網膜的檢查但是醫師並沒有使用頭戴式的設備進行檢查而是透過裂縫燈加上平常眼底檢查用的圓形鏡頭想請問醫師這樣檢查的效果是一樣的嗎



抹茶,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7/07/11

蔡文淵 醫師回覆-眼科


Hi:您好,也是一種眼底檢查方式。
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眼科主任 蔡文淵敬覆



回覆日期:2017/07/11

彙整補充說明


在眼科檢查中,頭戴式裝置(如OCT或超廣角眼底掃描儀)和傳統的眼底檢查方法(如裂隙燈檢查和眼底鏡檢查)各有其特點和優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這兩種檢查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效果。

傳統的眼底檢查通常使用裂隙燈和眼底鏡,醫師會透過這些設備檢查視網膜的健康狀況。
裂隙燈是一種高倍放大鏡,能夠清楚地觀察眼睛前部結構(如角膜、晶狀體和玻璃體)以及眼底的情況。
醫師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檢查視網膜的顏色、形狀、血管狀況等,並能夠及時發現如視網膜剝離、黃斑病變等問題。

而頭戴式裝置,如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則提供了更為詳細的視網膜橫斷面圖像,能夠深入分析視網膜的微小結構變化。
這種檢查方式特別適合於評估視網膜的厚度、黃斑部的狀況,以及早期發現病變。
OCT的優勢在於其高解析度,能夠檢測到傳統檢查可能忽略的細微變化。

在您的情況中,醫師使用裂隙燈和圓形鏡頭進行檢查,這是一種常見的眼底檢查方式,能夠有效評估視網膜的健康狀況。
雖然這種檢查方式可能無法提供像OCT那樣的細節,但仍然能夠檢查到大部分的視網膜病變。
醫師會根據檢查結果,結合病史和症狀,來評估視網膜的健康狀況。

至於檢查效果的差異,雖然兩者都能夠提供視網膜健康的評估,但在某些情況下,頭戴式裝置可能會更為精確,特別是在需要詳細分析視網膜結構的情況下。
如果醫師懷疑有特定的視網膜病變,可能會建議進一步進行OCT檢查。

總結來說,傳統的眼底檢查和頭戴式裝置各有其優缺點,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檢查方式。
若您對視網膜健康有任何疑慮,建議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並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問題。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血壓忽高忽低:是病還是心理因素??


何醫生您好,因為一直有固定捐血及每年勞工體檢,血壓過往一直都正常,直到去年體檢發現血壓偏高141。自從去年體檢後,就開始時不時的自己量血壓,但血壓忽高忽低讓我很困惑。時常今天量是120~130,隔天或隔幾週就變150~160。或是同時量多次...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您太緊張了我們是要治療高血壓這個病而不是治療數字數字當然隨時在變化 加上您緊張他當然會更高建議您可以暫時先不要量飲食少油少鹽多運動作息正常不熬夜等改善生活型態開始過一個月後再開始量血壓吧現在還無法斷言您真的有高血壓的問題平安彰化醫院關心...

血壓忽高忽低:是病還是心理因素?-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視網膜檢查方式:放大鏡vs小鏡頭,哪種更安全??


dear 胡醫師:今天跟同事在討論醫師檢查視網膜眼底方式我同事說他去給醫師檢查視網膜眼底的方式為醫師透過一個放大鏡直接檢察而我的醫師在檢查視網膜眼底時會放一個類似小鏡頭的東西在眼睛前面然後接到一個機台上進行檢查這樣那個小鏡頭會直接接觸眼球想...


胡裕昇 醫師回覆-眼科
敬覆兩者皆是檢查眼&<a href="https://adoctor.tw/article/22851">#22851</a>;的方式之一,碰觸眼球並不會影響視網膜。敬祝健康 平安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風險:如何預防及管理??


高醫師您好,我是高度近視患者(600-700度)。每年有做散瞳眼底鏡檢查,目前雙眼皆有發現周邊網格病變,都有做過雷射治療。最近看到一篇報導,提到高度近視患者視網膜剝離和黃斑病變的機率都比一般人高出很多。https://healthmedia...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1、我每年做2次眼底鏡檢查夠嗎?是否足夠評估黃斑部的狀況?一般來說,高度近視患者建議每年進行1-2次眼底鏡檢查。眼底鏡檢查可以觀察視網膜、黃斑部、視神經等眼底結構,是否有病變或異常。2、需要進一步做OCT嗎?還是什麼情況下建議做?OC...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眼科檢查疑惑:超廣角雷射眼底掃描器能否取代散瞳檢查??


高醫師您好:由於自身有高度近視(約800度),因此有定期在做視網膜檢查。今年4月大醫院眼科醫師發現左右眼各有一小部分視網膜變薄,尚未形成破孔。眼科醫師建議先打雷射預防後續有更嚴重症狀的可能,因此兩眼都做了視網膜雷射,回診恢復狀況良好,醫生約...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翔 您好:超廣角眼底掃描儀,比傳統散瞳檢查所看到的範圍還大,而且可以提供醫師反覆慢慢檢視,更不容易忽略病灶。偶爾,少則兩三天、多擇一兩周會出現閃光症狀,無加劇,應該不須立即回診,如果閃光是連續不斷的,就是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或是忽然範圍變大,...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