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脹氣與便秘的關係?症狀解析及治療建議-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腹部脹氣?


晚上躺著感覺下腹部有點痛痛像想大便的痛又有脹氣會想放屁有時候拍打還有脹氣的聲音,本身有便秘,這樣是因為便秘的關係嗎(ps之前有問過排出同個糞便有兩個顏色好像是灰白色,那時候醫生說應是黏液,但之後就沒有看到這樣的大便)會跟這個有關係嗎



周,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7/09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脹氣之故,平時多運動走走。



回覆日期:2022/07/09

彙整補充說明


腹部脹氣與便秘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這兩種症狀常常是相互影響的。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困難,通常定義為每週排便少於三次。
當腸道內的糞便滯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糞便變得乾硬,這會導致排便困難,進而引發腹部脹氣的感覺。

在您的情況中,晚上躺著時感到下腹部有疼痛感,並伴隨脹氣和想放屁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便秘引起的。
當腸道內的氣體無法順利排出時,會造成腹部脹氣,並可能引發不適感或疼痛。
這種情況在便秘患者中相當常見,因為腸道的運動減緩,氣體的排出也受到影響。

關於您提到的糞便顏色變化,灰白色的糞便有時可能與膽汁的分泌有關。
正常情況下,糞便的顏色主要由膽汁中的色素決定。
如果膽汁的分泌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糞便顏色變淡。
雖然醫生已經告訴您這可能是黏液,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出現或伴隨其他症狀(如腹痛、黃疸等),建議再次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

針對治療建議,首先要改善飲食習慣。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如全穀類、蔬菜和水果,這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建議每天至少攝取25-30克的纖維素。
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也非常重要,因為水分有助於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的不適感。

其次,適度的運動也能促進腸道健康。
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都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脹氣和便秘的情況。

如果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仍然無法改善您的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醫生可能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開立適合的藥物來幫助改善便秘和脹氣的問題。
常見的藥物包括瀉藥、益生菌或消脹氣的藥物等。

最後,定期檢查腸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您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時。
若有持續的腹痛、顏色異常的糞便或其他不適,應儘早就醫,以排除潛在的健康問題。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脹氣與便秘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您好,請問我阿姨現在就是覺得肚子有點脹氣,請問脹氣的原因是?另外他四天沒有排便,有去藥房買那種通便的,四天沒有排便(大號)這樣正常嗎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年輕人的便秘脹氣,往往是飲食及排便習慣不良的關係,一般建議多吃青菜、水果。油炸的、刺激的少吃,多喝水,少喝飲料,包括:奶茶等。養成好的排便習慣,不要一大早要出門,匆匆忙忙的,往往解不乾淨。若症狀仍然存在,可至腸胃科就診。祝健康衛生署桃園...

脹氣與便秘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部突起物:是脂肪瘤還是內臟腫瘤?該如何區分與就醫建議?


柯醫師您好最近發現我的腹部按壓摸起來不平坦能夠摸到一個一個突起物硬塊,因為本身有多囊性卵巢病所以體型肥胖,腰部脂肪很厚可以抓一圈,突起硬塊腹部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但我腹部用力隔著衣服滑滑的用手摸可以摸的很清楚腹部內部不平坦,而且感覺突起物有好...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如果大小只有1-2公分,那麼多半是脂肪瘤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如果如妳所說屬於肥胖體型,這麼小的腹內腫瘤是不可能在體表摸到的,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請家醫科或是一般內科醫師檢查,簡單做個超音波便可辨別。

腹部突起物:是脂肪瘤還是內臟腫瘤?該如何區分與就醫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便秘與脹氣:肝膽腸胃科問題解析?


每次胃脹氣都好幾天,有時還會想吐,噶也都打不出來且都沒什麼再排便去一般診所看診,醫生開消脹氣的藥胃藥,要吃清淡的,吃幾天後就沒有脹氣是因胃消化不好造成腸胃不正常的運作,導致便秘跟脹氣嗎?還是因為肝有問題?聽說肝跟胃有相連關係目前聽過照胃鏡,...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1)原則上肝功能,與胃腸功能是不相關的,唯獨部份嚴重肝炎可能會引發上腹脹以及噁心嘔吐的現象.(2)因果關係應該說,便祕宿便腸子脹氣會造成胃排空變慢,消化變慢,比較合理.(3)胃鏡檢查是排除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最直接的方法.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腸脹氣與便秘的解決方法?


醫生您好,還有問題想提問1. 因腸脹氣及便秘,所以想請教在飲食及生活上如何正常、順利排氣跟排便? 運動是否能改善?2. 診所醫生說腸蠕動慢,所以想請教此為何種? 在生活、飲食及上如何改善? 運動是否也能改善?謝謝。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多攝取蔬果,補充水份,運動,益生菌,都有助於腸道蠕動及防止便祕,食物盡量嚼碎再吞,養成每日解便習慣(避免糞便中的水份被過度吸收)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