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醫生您好 我有去看醫生 醫生說我有前列腺炎 所以他有給我開Urief tab 8 mg吃了一個半月 還沒完全好 我中間幾乎每個禮拜都會自慰一次 還有就是我最近發現 我尿尿完(5~10分鐘後)會有微量的細泡泡(不是每次) 我覺得那個應該是尿蛋白我有以下幾個問題:1. 是不是有可能是因為我有自慰 所以一直沒有好2.前列腺發炎 會導致有尿蛋白的問題嗎3. 我上網查了一下 每個人每天都會排一點尿蛋白 但是會小於150 毫克 請問這150mg是有可能肉眼看的到的嗎謝謝醫生
Ken,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2/12/29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1. 是不是有可能是因為我有自慰 所以一直沒有好 --》不會2.前列腺發炎 會導致有尿蛋白的問題嗎 --》不會3. 我上網查了一下 每個人每天都會排一點尿蛋白 但是會小於150 毫克 請問這150mg是有可能肉眼看的到的嗎 --。
不會祝健康
回覆日期:2022/12/29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將逐一解答並提供相關的醫學知識。
1. 自慰是否影響前列腺炎的康復:
您提到的自慰行為並不會直接導致前列腺炎的持續或加重。
前列腺炎的病因多樣,包括細菌感染、非細菌性炎症等,與自慰的頻率並無直接關聯。
自慰本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適度的自慰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如果自慰過於頻繁或方式不當,可能會導致局部不適或刺激感,這可能會加重已有的症狀。
因此,建議您在感到不適時,適度減少自慰的頻率,並觀察症狀是否有所改善。
2. 前列腺炎與尿蛋白的關係:
前列腺炎可能會影響尿道的功能,導致排尿時的不適感或其他症狀,但它並不直接導致尿蛋白的出現。
尿蛋白的出現通常與腎臟的功能有關,可能是由於腎臟的損傷或其他系統性疾病所引起。
如果您在排尿後發現有細泡泡,這可能是尿液中的氣泡,並不一定代表有尿蛋白。
建議您定期檢查尿液,並與醫生討論這些發現。
3. 尿蛋白的正常範圍及肉眼可見性:
正常情況下,健康成年人每天的尿蛋白排泄量應小於150毫克。
這個數字通常是透過實驗室檢查來確定的,肉眼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
若尿液中有明顯的泡沫,這可能是由於尿液的濃度、排尿的速度或其他因素所引起,而不一定是尿蛋白的存在。
若您擔心尿蛋白的問題,建議進一步進行尿液檢查,並與醫生討論檢查結果。
總結來說,前列腺炎的治療需要時間,並且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持續的治療和追蹤。
自慰行為在適度的情況下不會影響前列腺炎的康復,但若有不適感,建議適度減少。
至於尿蛋白的問題,建議定期檢查並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以確保您的健康狀況得到妥善的管理。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若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前列腺炎:症狀、治療與生活建議?
許醫師您好先謝謝您上次幫我回答的問題讓我了解不少不過關於前列腺炎我還有一些事情想請教1.前列腺就是攝護腺嗎?(抱歉關於身體的常識不足...)2.攝護腺發炎有辦法痊癒嗎? 會不會很難痊癒?3.攝護腺發炎會影響性功能嗎?4.攝護腺發炎的話日常生...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小愷:你好1.前列腺與攝護腺是一樣的器官2.經過適當地治療,可以痊癒3.要看發炎造成的程度、範圍等,嚴重時,確實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或者射精疼痛現象4.多喝水,建議每天排尿量要達到1500c.c.減少刺激食物:胡椒、蔥、蒜等適當且定期運動規...前列腺炎:症狀、治療與生活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蛋白尿與自慰有關係嗎??
去年10月底因為工作關係~我需要健檢!!!健檢後發現有-尿蛋白輕微陽性,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兩個情況,之後再追蹤!於是我今年5/23又跑到我家附近的醫院做追蹤!這次一測發現有蛋白尿...但腎功能正常!我的醫生是跟我說可能我在檢查前,有做一些稍...
許汶蒼 醫師回覆-泌尿科
蛋白尿 跟自慰無關,持續腎臟科門診追蹤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前列腺炎症狀及治療?
有時膀胱、大腿內側、睪丸、生殖器附近會抽痛。勃起會有分泌物、勃起不堅、勃起久了就會變軟、勃起很快就消退。射精時間變早、精液中會有淡黃結塊狀 表面看是混濁的、尿道常會癢、灼熱感、尿不盡感大小症狀出現差不多一年了去醫院精液培養 有gram開頭的...
許汶蒼 醫師回覆-泌尿科
如果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時間較久,一般小便檢查正常。可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檢查,用藥治療須一段時間才慢慢緩解。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前列腺炎症狀改善中,定期自慰是否影響檢查結果??
醫生您好 我明天就要去醫院做 超音波和尿量檢查 之前是被診斷出前列腺炎吃了快一個月的藥 半夜起來上廁所的問題改善了 但偶爾小便時會灼熱 但症狀好很多 定期自慰 請問醫生這樣的病癥算很輕嗎? 明天要去檢查有點擔心,希望醫生解惑,謝謝
傅士彰 醫師回覆-泌尿科
臨床症狀如有改善,理論上疾病之治療及進程皆往好的方向走,不需過度擔心。建議至醫院檢查後,搭配臨床檢查結果,判斷病情程度。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