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小孩施打卡介苗後出現蟹足腫?-皮膚科

分享到:

請問施打卡介苗,有辦法避免蟹足腫的產生嗎??


主任您好!小女在下個月滿五個月,即將安排施打卡介苗!但妻子本身有蟹足腫體質,左手臂上也有著一道長長深厚的蟹足腫疤痕。
因此非常擔心女兒施打後也會出現相同情況。
故想在此請教主任,以現今的醫學技術,可有相關研究或文獻,施打卡介苗前、後,是否有何方式能夠避免蟹足腫產生呢?(例如是否可更換部位施打、亦或是施打後日常如何照料能夠避免的?)非常感謝醫生的過目及回應!



Nick,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1/09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原則上,要照顧好傷口,也有預防疤痕的藥膏可以塗抹,如果感覺疤痕有持續長大,可以盡快就醫,有一些治療可以減少疤痕組織的產生。



回覆日期:2023/01/09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提到的關於小孩施打卡介苗後可能出現蟹足腫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蟹足腫(Keloid)是一種皮膚過度癒合的反應,通常在皮膚受傷或手術後形成,特別是對於有蟹足腫體質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更為常見。
蟹足腫的形成與個體的遺傳因素、膠原蛋白的過度生成以及皮膚的癒合過程有關。

在施打卡介苗時,雖然大多數嬰兒不會出現蟹足腫,但對於有家族蟹足腫病史的嬰兒,確實需要特別注意。
以下是一些建議,可能有助於減少施打卡介苗後出現蟹足腫的風險:
1. 選擇施打部位:雖然卡介苗通常是在上臂施打,但如果有蟹足腫的家族史,可以考慮與醫療人員討論是否可以選擇其他部位施打,例如大腿。
這樣可以降低在同一部位形成蟹足腫的風險。

2. 施打技術:確保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具備專業的技術,正確的注射方式可以減少對皮膚的損傷,降低形成蟹足腫的機會。

3. 術後護理:施打後,應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潔與乾燥,避免過度摩擦或刺激。
若有結痂,應避免撕扯,讓其自然脫落。

4. 觀察反應:施打後的幾周內,應密切觀察注射部位的變化。
如果出現異常的紅腫、疼痛或持續的腫塊,應及時就醫,讓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5. 使用藥物: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類固醇藥膏或其他藥物來減少局部的炎症反應,這可能有助於降低蟹足腫的風險。

6. 定期檢查:施打後的幾個月內,定期回診檢查注射部位的情況,及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並及時處理。

最後,雖然有蟹足腫體質的家族史可能增加風險,但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生。
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對疫苗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
建議您在施打前與醫生詳細討論,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預防措施。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的寶寶健康快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瞭解哮吼:病因、症狀與預防方法?


陳醫師:你好我有一個一足歲的女兒昨天夜裡發高燒,今天由我母親帶至醫院看診,醫生說是中耳炎及『哮吼』.我想請問醫師什麼是哮吼,是病毒感染還是因為中耳炎引起的併發症,做父母的應該注意什麼,以後還會不會再犯,如果會應該如何預防,以及哮吼的嚴重性....


陳篤亮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戴先生 你好踍吼大部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少部份是細菌感染.並非中耳炎的併發症.如果呼吸次數每分鐘大於40次應住院治療.有可能再犯.深秋初冬時為好發季節應避免戶外受涼.踍吼嚴重時會導致呼吸困難,應留意. 祝 平安 快樂陳醫師筆

瞭解哮吼:病因、症狀與預防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卡介苗接種後腋下腫脹是常見副作用嗎??


您好~我想請問我的寶寶滿五個月後在12月17日打了卡介苗,在12月25日洗澡時發現右側腋下腫起來,摸起來軟軟的沒有硬塊,網路上爬文若有感染的話應該會出現在注射的那側腋下淋巴結有腫塊(左側),但寶寶是出現在右邊,目前有一天比一天大的趨勢,請問...


裴仁生 醫師回覆-兒科
Hi:您好!卡介苗的副作用的確包含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大, 一般是與接種疫苗的部位同一邊; 若不是同一邊, 又超過1.5公分大, 建議再去兒科門診追蹤檢查!祝 健康快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裴仁生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嬰兒臉上出現小紅點是否正常?與蟹足腎體質有關嗎??


女兒三個多月,這二天發現她的臉上有三四點小紅點,分散開來是平的好像不會癢(她沒有去抓),不知這有沒有關係?另外,我有蟹足腫體質,所以想請問寶寶打卡介苗的疤多久會消除,沒有消除是不是就有蟹足腫體質,謝謝!


梁鴻鑑 醫師回覆-兒科
面上紅點有幾個可能原因,第一個是新生兒濕疹(Nonatal eczema)也是最常見的問題,先要評估家族過敏史,再看是否有這個可能,另外,昆蟲咬最常見是蚊蟲咬(inset bite),如果不明顯的反應,就可能只有小紅點的表現,目前既然不痛不...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兒科問題:打預防針後出現紅腫硬塊,該如何處理??


打預防針部位,又腫又硬..應如何處理呢?


裴仁生 醫師回覆-兒科
Dear 小寶的媽:您好:施打預防針的部位出現又腫又硬的副作用,偶而見於B型肝炎疫苗、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的多合一疫苗、日本腦炎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與水痘疫苗等,一般會持續腫塊一至兩天,然後慢慢消退。若注射部位腫痛越來越嚴重,甚至發燒超過...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