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視:眼軸增長與眼壓風險-眼科

分享到:

關於病理性近視會造成的問題??


醫生您好,我30歲了最近發現眼軸跟3年前相比左眼增加0.20mm(29.99mm).右眼增加了0.07mm(29.84mm)度數也有所增加(兩眼皆1200左右),想請問多數眼軸超過29mm的病理性近視的患者,30歲後眼軸還會持續增長還是會隨著年齡而逐漸緩慢下來。
當眼軸持續增長時眼壓也會增加嗎?發生後鞏膜葡萄膜腫時,什麼樣的狀況會嚴重到需要摘除眼球?



KO,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3/26

蔡文淵 醫師回覆-眼科


眼壓應該不會影響。



回覆日期:2023/03/26

彙整補充說明


病理性近視是一種由於眼軸過長而導致的視力問題,通常眼軸長度超過26.5mm就被視為近視,而超過29mm則被認為是病理性近視。
根據您的情況,您目前的眼軸長度已經接近29mm,並且度數也相當高(約1200度),這確實是病理性近視的表現。

首先,關於眼軸的增長,對於30歲以上的病理性近視患者,眼軸的增長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緩。
大多數人在青少年時期(尤其是10至20歲之間)眼軸增長較快,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的增長速度會逐漸放緩。
雖然有些患者在30歲後仍會有輕微的增長,但這種增長通常不會像青少年時期那麼明顯。
因此,您在三年內的眼軸增長(左眼0.20mm,右眼0.07mm)是相對輕微的,這可能顯示出您的眼軸增長已經進入較為穩定的階段。

至於眼壓的問題,眼壓的升高主要是由於眼內液體的產生與排出不平衡所引起的,與眼軸的長度並不直接相關。
雖然有些研究顯示,眼軸過長的患者可能會有較高的眼壓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眼軸的增長必然會導致眼壓的升高。
眼壓的升高主要與青光眼的風險有關,青光眼是一種由於眼壓過高而導致視神經損傷的疾病。
因此,保持正常的眼壓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定期檢查眼壓,以便及早發現任何異常。

關於後鞏膜葡萄膜腫的問題,這是一種可能由於眼球內部結構的變化或病變引起的情況。
在某些情況下,當病變嚴重到影響視力或引起眼球的結構性損害時,可能需要考慮摘除眼球。
這通常是最後的選擇,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病變的嚴重程度以及對視力的影響來做出判斷。
如果出現持續的視力下降、眼球疼痛或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儘快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和評估。

總結來說,您的眼軸在30歲後可能會逐漸穩定,眼壓的變化則需要定期檢查以確保不會引起青光眼等問題。
對於後鞏膜葡萄膜腫的情況,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應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對於控制病理性近視的進一步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視神經受損對眼睛有何影響?治療方法有哪些??


您好請問眼睛的視神經 一隻眼球有幾條若視神經受損會有什麼影響要如治療謝謝


梁策 醫師回覆-眼科
一個眼睛只有一條視神經但每一條視神經約100萬條神經纖維組成神經受傷會影響視力受傷後八小時內可嘗試使用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大大部分只能觀察據統計,約有一半的病人視力會稍微改善,若受傷後視力受損越大,越難恢復謝謝你的詢問!

視神經受損對眼睛有何影響?治療方法有哪些?-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發展性動作協調障礙:精神科常見問題解答?


醫師您好:請問發展性動作協調障礙是怎樣的一種病呢


陳炯旭 醫師回覆-精神科
此問題屬於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範疇,請本院李儒卿主治醫師代為答覆如下:在發展障礙(不論是遲緩或偏差)中,依生理生長及功能發展來區分兩大類,發展性動作協調障礙指的是功能發展中與動作協調相關的神經肌肉系統未臻成熟的現象,例如:粗動作、精細動作、手眼...

瞭解發展性動作協調障礙:精神科常見問題解答-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眼壓與眼軸:如何預防近視??


醫生,所以我的年紀來說眼軸是不是不會在增長了???因為很多行為都可以讓眼壓升高,而眼壓升高又會造成眼軸變長,而眼軸變長就會產生近視,那不就代表不能做會讓眼壓升高的行為??但很多動作都可以讓眼壓升高啊.有點困惑……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緯 您好:眼壓升高最大的傷害是視神經,進而造成青光眼,而不是近視。不要讓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永久的傷害,對您才是最重要的。感謝您的來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眼睛看近與軸性近視、玻璃體腔壓力及青光眼?


醫生,我還是不太懂,眼睛看近內聚時會增加玻璃體腔壓力長期會導致眼軸變長,而變成軸性近視。但這個情況是指還在發育時期的眼球是嗎?而我現在的年紀眼球發育已經完成,所以就算長時間看近眼軸也不太會增長而發展成軸性近視了是嗎?還有玻璃體腔的壓力升高和...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您好:1. 您已成年,比較不容易造成軸性近視。但是還是需要適當休息,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需休息十分鐘。2. 只要是眼壓升高到一定程度,都是造成青光眼的原因之一。但是看近的東西,眼壓升高的程度,一般還是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不易造成青光眼,不必過...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