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左右測麻感與何種疾病有關?神經內科檢查是否需要?-神經內科

分享到:

頭皮左右測麻感?


醫生您好:最近一週常常感覺頭皮會發麻,尤其走路的時候感覺更強烈,通常感覺是在左右側,有時候也會伴隨左右小腿有麻感或無力感。
工作也是長時間在電腦桌前,有時候騎車長距離也會感覺腰很酸痛,請問醫生會跟這有相關嗎?
或是可以掛哪科檢查謝謝您~



您好,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4/12/11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醫事人員經歷: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中風/癲癇特診)


先生您好:您提到“左右小腿有麻感或無力感....感覺腰很酸痛..”您的症狀可能要考慮頸椎或是腰椎神經根受到壓迫。
周邊神經壓迫的症狀1. 疼痛性質帶有灼熱、麻電2. 症狀有特定帶狀分佈,碰觸或按壓可以誘發症狀3. 伴有肌肉酸軟無力如果長時間固定姿勢、長期重複動作、過度訓練之後,所以包括:久坐、久站、運動操練……等,可能造成周邊神經壓迫。
對於神經的修護,建議除補充維生素B群,提醒自己每半小時起身進行伸展運動,避免神經壓迫及肌肉緊繃造成症狀加重。
感謝您的提問,有相關問題,歡迎再討論!祝您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花醫/桃醫 江俊宜醫師 關心您



回覆日期:2024/12/11

彙整補充說明


頭皮左右側的麻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常見的原因包括神經壓迫、血液循環不良、肌肉緊張、或是心理壓力等。
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頸椎或腰椎的神經根受到壓迫所引起,特別是如果您有長時間固定姿勢或重複動作的習慣,如久坐或久站,這些都可能導致周邊神經的壓迫。

首先,神經壓迫的症狀通常會伴隨著疼痛、麻木或無力感,這些感覺可能會在特定的區域出現,並且在觸碰或按壓時可能會加劇。
這種情況下,建議您可以考慮進行神經內科的檢查,以便確定是否有神經受損或壓迫的情況。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如MRI或CT掃描,以評估頸椎或腰椎的狀況。

此外,您提到的腰酸痛也可能是由於肌肉緊張或姿勢不良所引起的。
長時間的坐姿或站姿可能導致肌肉疲勞,進而影響到神經的功能。
這種情況下,適當的運動和伸展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進行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以減少肌肉的緊繃感。

在飲食方面,補充維生素B群也是有助於神經修復的,這些維生素對於神經的健康至關重要。
維生素B
1、B6和B12等都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建議您可以透過飲食或補充劑來增加這些維生素的攝取。

如果您的症狀持續不改善,或是伴隨著其他的症狀,如頭痛、視力模糊、或是手腳無力等,則更應該儘快就醫,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疾病,如中風或多發性硬化症等。

總之,頭皮的麻感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建議您密切觀察自己的症狀,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的醫療意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並注意心理健康,這些都是維持神經系統健康的重要因素。
希望您早日康復,保持身體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肛門沉重、頻繁想排便但無法完全排出,需做何檢查??


近一個月肛門都感覺重重的像是想大便但上又上不出,每天至少會上ㄧ次大號,有時後是2天ㄧ次,量不ㄧ定,顏色粗細好像也都沒有不正常,大便氣味也沒有很重,偶有腹部痛的感覺,但排氣完就好了,但整日好像會一直想放屁排氣,但似乎也沒什麼味道,就是一直感覺...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可至腸胃科或大腸直腸外科就診.必要時接受大腸X光或大腸鏡檢查.

肛門沉重、頻繁想排便但無法完全排出,需做何檢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密度膽固醇過高與TC/HDL比值偏高之原因及影響?


您好先說明我的膽固醇變化,我2019至2022年都有做過體檢,其中總膽固醇的值分別為181 mg/dL, 188 mg/dL, 212 mg/dL, 與 222 mg/dL低密度膽固醇則為 105 mg/dL, 96 mg/dL, 106 ...


侯昂廷 醫師回覆-家醫科
你好:膽固醇會因為飲食及運動習慣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且一般而言,高密度膽固醇越高會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低密度膽固醇越高則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依據你的檢查報告,你的總固醇中是由於高密度膽固醇所占的比重較高,亦具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建...

高密度膽固醇過高與TC/HDL比值偏高之原因及影響-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後腦麻麻的感覺:可能的原因與檢查方式?


醫師您好:我的左後腦常會有麻麻的感覺,一下子就不會了,但有時又會麻,而麻的程度不一定,有時一點點麻,有時很麻,生活還算正常,不知是何原因造成的?如果需要到醫院的話,需要做那些檢查呢?謝謝您…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先生你好:只有陣發性的感覺不一定有問題,如果持續才需要到神經科作理學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頭皮發麻的原因與治療?


醫師你好最近發生幾次頭皮發麻〈左半邊整片頭皮 每次都左邊〉類似頭皮被電到那種感覺請問這是法為什麼及病徵狀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1.先確認有無帶狀皰疹的可能性;2.如果沒有上述問題,則看神經內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