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數值異常是否需要就醫?-家醫科

分享到:

白血球問題?


醫生您好,因為工作做了勞工檢查,白血球指數是3410 血色素正常,,2020年的時候白血球計數是4.2,其他都沒有不舒服,請問需要就醫嗎?
謝謝您!



羅,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5/07/31

葉倩妤 醫師回覆-家醫科

醫事人員經歷: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家醫科 主治醫師、漢生防治科 主任


您好!依據您提供的數據,白血球計數偏低,建議您再追蹤一次白血球計數及白血球分類。



回覆日期:2025/07/31

彙整補充說明


白血球數值異常的情況確實需要引起重視,因為白血球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抵抗感染和疾病。
根據您提供的資訊,白血球數值偏低,這可能會影響到您的免疫能力,增加感染的風險。
因此,建議您儘早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

首先,白血球數值的正常範圍通常是3,500至11,000/mm³,若低於這個範圍,則被視為白血球減少症(leukopenia)。
白血球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感染、藥物反應、骨髓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營養不良等因素所引起。
您提到的數值3.28k/uL(即3280/mm³)確實低於正常範圍,這可能意味著您的免疫系統正在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注意以下幾點:
1. 症狀監測:觀察自己是否有發燒、寒顫、疲倦、持續性喉嚨痛或其他感染的徵兆。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2. 進一步檢查:建議您再次進行白血球計數及白血球分類的檢查,以便醫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您的白血球狀況。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判斷白血球減少的原因,並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如骨髓穿刺等。

3.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攝取,這對於增強免疫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避免接觸病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4. 定期追蹤:如果醫生建議您進行定期追蹤,請遵從醫囑,定期檢查白血球數值,以便及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總之,白血球數值異常,特別是偏低的情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及時就醫,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才能確保您的健康不受影響。
希望您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白血球數量異常:是否需要治療??


國中時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現在高三做體檢時白血球數量高達18000再次去抽血時白血球下降到10800請問我需不需要做什麼治療??要注意什麼?


蕭永薰 醫師回覆-內科
1.白血球數過高(leukocytosis)一般指白血球總數超過10,000/mm3.大部分都是因為發炎反應,少部分才是白血病(leukemia)所致.2.臨床上診斷白血球數過高的步驟,以抽血檢查週邊血液開始.如果出現許多原始母細胞(bla...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白血球高達10190,是否需要就醫??


醫師您好:我在今年的9/12配合學校做了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白血球指數為10190脈搏為96有體重過重跟異位性皮膚炎的狀況,但是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想請問醫師 是否需要就醫?


廖忠信 醫師回覆-內科
1. 本院正常民眾的白血球正常值的95%區間為3,500至11,000; 代表仍有5%的人會小於3,500, 或大於11,000, 所以暫時不用緊張2. 不過仍需與自己平時的白血球值做對照, 若平時低於5,000, 此時大於10,000就得...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白血球2300是否需就醫??


您好最近驗血,CBC報告發現白血球WBC 2300neutrophils (absolute) 1100其他都正常由於驗血的三天前有拉肚子,服用成藥這樣會不會是造成白血球比較低的原因?另外,兩個多月來喉嚨發炎,當時有服用消炎藥,不曉得白血球...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Dear 豆芽您提到的狀況都有能造成白血球降低但仍應進一步檢查為宜建議您找血液科複檢一次如回復正常最好不然應進一步追查原因謝謝您的來信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醫科健檢報告解讀:白血球分類異常是否需就醫??


最近健康檢查上面有紅字 想來請教一下醫生白血球分類{嗜中性球(40-75) 我36.3%淋巴球(20-45) 我48.2%單核球(2-10) 我11.3白血球總數(4000-11000) 我5060 是正常的}RBC紅血球(男:4...


蔡東啟 醫師回覆-家醫科
可接受範圍,尚屬正常。若有發燒虛弱才需看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白血球值低於正常值是否需要就診追蹤??


您好!白血球數為3.28k/uL有需要就診追蹤嗎?會有嚴重影響嗎?謝謝


蔡東啟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從您的數值來看白血球數似乎偏低,白血球低下代表您免疫能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不知您身體是否還有其他不舒服情形,如有不舒服情形或有發燒、寒顫 、疲倦等徵狀,建議您及早就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