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器材清潔與消毒:病人的疑慮與解決方案-復健科

分享到:

復健器材衛生?


一般去看復健科做物理治療時..所使用的器械..躺的床使用的床單.枕頭...甚至電療機...每個病人使用後都會有消毒清潔或更換的處理嗎?還是當天結束後.再一次消毒全部呢?這樣夠安全衛生嗎?因為很多都會直接接觸不同部位的皮膚...如果擔心衛生問題.病人可以自己做哪些防治?



QQ,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8/09/04

簡金城 醫師回覆-復健科


各院有各自的作業流程,本院復健器材於每日下班前專人負責清理。



回覆日期:2008/09/04

彙整補充說明


在復健科進行物理治療時,病人對於器材的清潔與消毒的疑慮是非常合理的,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健康與安全。
復健科的器材和環境衛生是醫療機構必須重視的部分,以下是針對您問題的詳細解答與建議。

首先,復健科的器材,包括治療床、枕頭、電療機等,應該在每位病人使用後進行清潔與消毒。
這通常是由專業的治療師或護理人員負責,並依據醫療機構的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一般來說,這些器材會使用適當的消毒劑進行擦拭,特別是那些與皮膚直接接觸的部分,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對於床單和枕頭套等可清洗的物品,應該在每位病人使用後進行更換,並定期進行清洗與消毒。
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細菌和病毒的滋生,保護病人的健康。

在治療結束後,復健科的工作人員會進行全面的清潔與消毒,以確保所有器材在下一位病人使用前都是安全的。
這包括對所有器材進行定期的深層清潔,確保不留死角。

然而,病人自身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進一步保障自己的衛生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議:
1. 詢問清潔程序:在接受治療前,可以主動詢問治療師或醫護人員有關器材的清潔與消毒程序,了解他們的做法是否符合衛生標準。

2. 使用個人用品:如果有特別的擔憂,可以考慮自備一些個人用品,例如自帶毛巾、枕頭套等,這樣可以減少與公共器材的直接接觸。

3. 保持手部衛生:在進入復健科之前,務必保持手部清潔,使用酒精消毒液或洗手液清洗雙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病菌的傳播。

4. 觀察皮膚狀況:在接受治療後,注意觀察皮膚是否有異常情況,如紅腫、癢感或其他不適,若有異常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5. 定期回診:若有任何不適,應定期回診並與醫生討論,確保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因為衛生問題而影響健康。

總之,復健科的器材清潔與消毒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環節,醫療機構應該遵循嚴格的衛生標準,而病人也應該主動關心自身的衛生安全。
透過醫護人員的專業處理與病人的自我防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確保治療的安全與有效性。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解決疑慮,並在復健過程中保持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銀狐鼠咬傷後皮膚出現小紅點,是否需要擔心??


被銀狐鼠咬到右手手指 有流血但是沒有做處理 隔兩天出現很多小紅點 不痛不癢 請問會得絕症嘛 超擔心的 還是熬夜的關係?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請看感染科。

銀狐鼠咬傷後皮膚出現小紅點,是否需要擔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氣切病人是否適合接受復健??


我的堂兄1年半前急性腦炎住院在加護病房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轉往呼吸室治療,後來做了氣切,就這樣從急救到病情穩定整整住了1年出院後還是癱在那裡,氣切一直沒辦法拿掉,表情呆滯,彼此都無法溝通,我曾經建議伯父母帶他去復健,畢竟他才37歲,怎能永遠那樣...


陳顯昌 醫師回覆-復健科
小姐您好:感謝您的提問,在這邊先回覆您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如下:1.大致上來說,復健對您堂兄之幫忙,大致上在下列幾方面;a.呼吸方便,可教導拍痰技巧及呼吸訓練方法.b.關節活動度方面,如何做關節活動,如何避免褥瘡及肢體僵硬.c.做感覺方面&l...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復健科專訪:跑步機使用建議及差異?


陳醫師好10/7曾請問過,期待又期待,卻期待不到回覆!也許寄丟了?冒昧再請問ㄧ次!跑步機是有氧運動,業者說法林林總總,消費者易被誤導,偶然瞥見醫院內的復健科亦有跑步機,請問究竟''快走''還是...


陳顯昌 醫師回覆-復健科
(1)需視心肺功能及肌力來決定如何使用(2)一般運動量需達最高心跳60-80%即會增進心肺功能(3)復健病人尚需考慮疼痛及肌力不足的問題(4)公式如下:200-年齡=年齡調整後最大心跳(X)(X-休息時心跳)x60-80%+休息時心跳=目標...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臥床後膝蓋無法伸直: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復健康復??


弟弟去年11月肺炎病危臥床,2月出中榮加護病房住進竹山秀傳養護之家,體重只剩40公斤,手腳都變得很細,經五個月的住院和復健,能自行用餐、體重也恢復許多,但就是右手指不太能彎曲、右膝蓋伸不直,導致沒有行動能力,說伸直會痛。問過住護理師和醫生,...


林建仲 醫師回覆-復健科
首先還是得請醫師評估膝蓋無法及右手指無法伸直的原因才能知道是否可以安排復健,若是適合復健找到合適的復健團隊治療應可有復原的機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