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腺腫好幾顆?
左下顎在比較深的地方有大概5.6顆淋巴結,硬硬的可移動,有大有小,大的大概1公分右邊也有2.3顆小小的1個多月了,有長大一點點,請問那個位置有沒有可能是我本身牙齦炎引起的?
因為我去照超音波,醫生並沒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比較深的關係
張先生,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9/01/13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該位置淋巴結發炎常與下頷腺感染或牙齒感染有關,可多喝水及漱口,但一般淋巴結應該超音波上可以看到,若無明顯淋巴結可先觀察,或定期回診檢查追蹤。
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回覆日期:2019/01/13
彙整補充說明
左下顎淋巴結腫大確實有可能是由牙齦炎引起的。
淋巴結是身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當身體某個部位發生感染或發炎時,相關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以便更有效地對抗感染。
牙齦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通常由牙菌膜的積聚引起,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牙齦組織的發炎,進而引發周圍淋巴結的腫大。
在您的情況中,左下顎的淋巴結腫大伴隨著硬硬的可移動性,這通常是良性腫大的特徵。
若淋巴結腫大是由牙齦炎引起的,隨著牙齦炎的改善,淋巴結的腫大也有可能會逐漸消退。
然而,若淋巴結在一段時間內(如一個月以上)仍然持續腫大,建議您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病因。
您提到的超音波檢查未能顯示出淋巴結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淋巴結的位置較深,或是超音波的解析度不足以清楚顯示。
淋巴結的大小、形狀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都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因此如果有必要,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例如CT掃描或MRI,以獲得更詳細的影像。
此外,您提到的淋巴結腫大伴隨著其他症狀,如吞嚥時的不適感、頭痛和腹瀉,這些症狀不一定直接相關,但也可能是身體對感染或發炎的反應。
特別是頭痛和腹瀉,這些症狀可能與其他系統的問題有關,建議您在就診時將所有症狀告知醫生,以便進行全面的評估。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是預防牙齦炎的重要措施。
定期刷牙、使用牙線以及定期檢查牙齒,能有效減少牙齦炎的發生。
此外,若您有牙齒敏感或疼痛的情況,建議儘早就醫,因為這可能是牙齒問題的徵兆,及早處理能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
總之,左下顎的淋巴結腫大有可能與牙齦炎有關,但持續的腫大和其他症狀需要進一步的醫療評估。
建議您定期回診,並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以便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案。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喉嚨異物感持續不退,應看哪一科及做何檢查??
兩星期前挖鼻孔時疑似吸入一粒飛屑弄不出來,就沒理他隔天喉嚨開始腫腫的,吞東西有很強烈的異物感,再過幾天沒這麼腫了,但吞口水、和液體仍有異物感,覺得不放心去看耳鼻喉科,醫師幫我照了鼻內視鏡,說沒什麼東西,只有一點腫,於是幫我開了慢性咽喉炎的藥...
季照芸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您好,若您已接受內視鏡檢查,也已排除腫塊的情形有可能是慢性咽喉炎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為 --吃完食物兩小時不要平躺睡覺請避免 咖啡、茶、香菸、酒、炸物、辣物等皆會對症狀改善有幫助但若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吸氣時胸口有時會痛,擔心肺部...喉嚨異物感持續不退,應看哪一科及做何檢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下顎淋巴結不消失?可能與扁桃腺或牙齒有關?
醫生您好,去年12月扁桃腺發炎時,就伴隨著下顎淋巴結的疼痛,現在1月多了,扁桃腺發炎症狀慢慢改善了,但是下顎右側的淋巴結一直沒有消失,常常有壓痛、不舒服,問過很多醫生都說淋巴結不大,有個醫生還跟我說下顎的淋巴結跟扁桃腺無關,反而是牙齒的問題...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淋巴結因感染後會變大,感染改善之後不一定會消失到完全摸不到,若大小無持續變大或持續疼痛,可持續自我觀察或定期門診追蹤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下顎淋巴結不消失?可能與扁桃腺或牙齒有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下顎淋巴腫大及相關症狀探討?
醫師您好,最近我發現我左下顎約耳朵下3公分處腫了起來約5塊錢銅板大小,摸起來圓圓的會跑動,可是按壓並不會痛...但有時吞口水或吞東西時左喉嚨有點痛不舒服感,想請問醫師,這是淋巴腫嗎??還是什麼疾病呢??還有最近時常不定時頭痛腹瀉,這些症狀有...
林明鋒 醫師回覆-內科
據您的描述,此腫塊可能為淋巴結, 因為它可移動,是良性的機會較大. 如是周邊組織感染所引起, 之後可能消失. 如超過3-4週未能消失, 建議就診, 以求進一步診斷與治療.至於頭痛與腹瀉則不必然相關.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牙齒發炎是否會引致頸部淋巴結腫大??
您好請問牙齒如果有發炎,是不是有可能造成頸部淋巴結腫,如果是牙齒的關係,通常是會消失還是也可能不會消失呢?
陳建志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敬愛的提問者,您好!根據您字面上的提問,牙齒發炎是有可能會造成頸部淋巴節腫大,若經過適當的治療,理論上都會消失,若持續存在超過一個月,可能就會是其他病因所致,則需醫師的診療與進一步的檢查。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