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撞傷膝蓋?
醫生您好我6月30日早上出車禍那天我去了醫院因為右膝腫的跟饅頭一樣又一直腫站立會痛,急診照了x光說沒傷到骨頭!電腦斷層下來也說沒傷到韌帶之類的,當天叫我48小時內冰敷,之後熱敷我照做了7月7日回診門診醫生幫我抽膝蓋的積血結果發現成血塊要開刀,開完刀後我以為膝蓋按壓軟軟是組織液之類的,但7月14日下午去看門診醫生按了按說要抽血,膝蓋抽了3管半的血,醫生說如果還有積血要開刀放引流管,或著我每週去給他抽積血!!為什麼抽血完我開始會感覺到痛了?
積血抽完會痛是正常?
膝蓋有除血塊的縫合傷,右膝上還有點硬硬的兩塊這正常嗎?
華小姐,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0/07/17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1. 如果確定骨頭, 靭帶都沒有受傷, 但仍有反覆性的積血, 很有可能是在臏骨前的滑液囊積血,2. 如果是臏骨前的滑液囊積血, 光用抽吸的方式可能無法根治3. 為什麼抽血完我開始會感覺到痛了?
這可能是一開始很腫, 對於痛覺不大敏感的關係
回覆日期:2020/07/17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您在車禍後右膝出現腫脹、疼痛及積血的問題,這是相當常見的膝關節受傷後的反應。
首先,雖然X光和電腦斷層檢查未顯示骨折或韌帶損傷,但這並不代表膝關節內部沒有其他損傷,特別是軟組織的損傷,例如滑膜、半月板或其他結構的損傷。
在您提到的情況中,膝蓋腫脹得像饅頭,這通常是因為關節內積血或積液所引起的。
急診醫生的處理方式,包括冰敷和熱敷,都是為了減少腫脹和緩解疼痛。
冰敷可以減少血流,降低腫脹,而熱敷則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癒合。
您提到在7月7日回診時抽取了膝蓋的積血,並且發現有血塊,這表明膝關節內的出血情況相當嚴重。
開刀清除血塊後,膝蓋的疼痛感加重,這可能是因為手術後的組織修復過程中,周圍的神經受到刺激或發炎反應所致。
抽血後感到疼痛是正常的,因為抽取過程中可能會對周圍組織造成一些微小的損傷,並且在手術後,膝蓋的組織仍在癒合中,這也可能導致疼痛感加劇。
至於您提到的膝蓋上有硬塊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手術後的瘢痕組織或是局部的水腫。
這種情況在手術後是相對常見的,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適當的復健會逐漸改善。
建議您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持續遵循醫生的指示,定期回診,並進行適當的復健治療。
復健可以幫助改善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減少疼痛感。
如果疼痛持續或加劇,或是出現其他不適,應立即告知醫生,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例如核磁共振(MRI),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
最後,請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膝關節的癒合需要時間,並且每個人的恢復速度不同。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如果有任何疑問或不適,隨時與醫療團隊聯繫,獲得專業的建議和支持。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車禍膝蓋受傷後的症狀及治療建議?
醫師您好,11月初騎機車與機車發生車禍,撞擊後機車向右倒,導致右膝受傷,當下隨救護車送急診,發生當下尚可自行走上救護車(一頗一頗的),坐上車後,右膝彎曲有疼痛感,右膝正面有擦傷,急診醫師照X光後,說明骨頭無異狀,由護士清潔傷口後說回家後自行...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可以做復健看看讓膝關節的活動度增加另外也可以熱敷減少關節的僵硬的情況車禍膝蓋受傷後的症狀及治療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小腿腫痛問題?
想詢問醫師,本人剛進行完右膝PCL重建手術大約6天,術後第二天便開始用拐杖輔行走,但自術後第五天左右,發覺到小腿腫痛,躺著的時候僅感覺腫,但將腳放置地上時,會感覺到小腿後側持續腫痛感,想請問醫師這是正常的嗎?還是是我穿護具做復健運動時有拉扯...
王昭閔 醫師回覆-復健科
術後腫痛是常見的現象,使用護具不當也會導致疼痛但若持續無改善或症狀加劇應儘速就診請醫師實際評估,才能正確診斷,盡早治療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小腿腫痛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車禍後膝蓋疼痛原因及治療建議?
你好家母今年69歲今年8月底發生車禍住院當時就馬上表示膝蓋非常痛無法站立院方有照x光但沒有發現骨折就只開了止痛藥出院後因為小腿有燙傷傷口而家母也有糖尿病先做高壓氧治療燙傷出院後2周去一間骨科診所再照一次x光也是無異常後來去復健科診所照超音波...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如果病人在受傷前後的情況變化很大, 應該是有些創傷存在, 而X光只能看到骨頭的病症, 對於軟組織的判斷是很有限的, 建議回原醫院找主治醫師做理學檢查, 必要時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為好, 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車禍後膝蓋瘀青不消且疼痛?
我大約是8月時車禍,膝蓋撞傷,當時表面有擦傷瘀青,後來擦傷好了但瘀青反而變黑了,至今都未好……而且膝蓋只是稍微碰撞就會非常的痛,之前有一次突然膝蓋無故痛起來,是不是膝蓋裡面有瘀血之類的……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膝關節挫傷通常瘀血大約四星期就會消退如果積血較多可能消退的時間會比較長一些疼痛可能是因為組織尚未完全修復的關係可以熱敷如果怕有其他的問題那就去找醫師檢查看看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