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H1N1流感,再染covid19的話,會比較不會變成中重症嗎??
醫生您好,我目前19歲,我在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在醫院有驗過確診得到H1N1流感,那時候吃藥也就好了,也沒什麼副作用.我想請問醫生,像我這樣曾經得過H1N1流感的人,萬一感染covid19的話,會不會比較不會變成中重症?如果可以也請醫生簡單說明一下原因,謝謝醫生
忠,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2/04/1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針對您曾經感染H1N1流感的背景,想了解在感染COVID-19後是否會有較低的中重症風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首先,H1N1流感和COVID-19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雖然它們都屬於呼吸道病毒,但它們的病理機制和免疫反應並不完全相同。
H1N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COVID-19則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
雖然曾經感染H1N1流感可能會讓您的免疫系統對某些病毒有一定的記憶,但這並不意味著您在感染COVID-19時會自動獲得保護。
根據目前的研究,曾經感染H1N1流感的人在感染COVID-19後的中重症風險並沒有顯著降低。
這是因為COVID-19的病理特性與H1N1流感不同,且COVID-19的重症風險主要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年齡、基礎疾病、免疫狀態等。
即使您在過去的流感感染中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這並不代表您在面對COVID-19時會有相同的情況。
此外,接種COVID-19疫苗是降低重症風險的有效方式。
疫苗能夠幫助您的免疫系統更好地識別和對抗新冠病毒,從而降低感染後發展為中重症的風險。
即使您曾經感染過H1N1流感,接種疫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感染COVID-19後,症狀的程度會因人而異,可能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疼痛等,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個人的健康狀況、免疫系統的反應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礎疾病有關。
因此,無論您過去的病史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定期運動、均衡飲食以及充足的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若您有任何不適或疑似感染的症狀,建議您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H1N1流感與COVID-19之間的關係,並在未來的健康管理中有所助益。
如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HIV感染者在COVID-19期間的健康風險與焦慮情緒?
醫師您好,看了很多年的Google醫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平台發問。自己是HIV positive,服藥5年,病毒量一直是機器測不到,CD4則是起起伏伏,在500~700遊蕩。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後,因為自己是免疫功能低下...
林武甫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1.若您HIV有良好的服藥控制(應該是有,才會病毒量持續測不到),其實CD4 500-700的免疫力不會差一般人太多,當然身體有狀況早點就醫是合理的作法,不過其實不用太過擔心自己會得跟一般人不一樣的病或特別嚴重的表現2.目前並無文獻顯...>>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流感症狀與COVID-19相似?如何區分??
醫師您好:我上禮拜五學校因為宣布疫情疑慮而開始遠距教學,故選擇週五返家,但回家之後開始有感覺身體有些奇怪,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舒服感,有點像是胸悶,又有點過度換氣的感覺,附帶一點疲勞,週六有點出現喉嚨癢,有點想咳嗽,但不咳感覺也不會不舒服,目前...
陳敏恭 醫師回覆-流感諮詢
林先生 您好!目前不需要做快篩,只要把口罩確實的戴好、戴滿並壓好。如果有乾咳或溫度大於38度,才需要就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醫科專欄:如何預防在醫院感染H1N1??
請問醫師,現在如果去醫院,是否得到H1N1的機率很高呢?如果全程帶N95口罩和隨時用酒精洗手是否即可避免呢?還是有其它方法可避免呢?煩腦是否要去~~
陳孟侃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您可以先打電話到您所要到的醫院,看醫院是否成立類流感門診,如署立醫院會將發燒或有呼吸道類流感病症的病人獨立到類流感門診處理,以防止交叉感染,會建議您就醫時還是多洗手,並戴上口罩,看完診回家後,先沐浴更衣,以減低感染的機率,如果您有特殊...>>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反覆發燒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您好,從5月至今,發覺身體免疫力越來越差,從前很少生病,但5/8發現帶狀皰疹(醫生說壓力大,免疫力下降,也有開鋅給我吃),好了之後;6/9半夜突然高燒(有到39度,當周常常覺得大口吸氣,肺會癢癢想咳嗽),隔天給醫生看,醫生懷疑上呼吸道感染,...
廖忠信 醫師回覆-內科
1. 既然確診A型流感, 且接受瑞樂沙治療, 就好好休息, 等待免疫力恢復, 把病毒趕出體外2. 至於感染後仍有後續症狀, 於COVID-19是常見的, 流感後症狀也可能7至10天; 所以戴好口罩, 注意個人衛生與正常起居生活是必須的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