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傳染?
醫師您好,家人前陣子皆確診黴漿菌感染,近期已有恢復,僅有相關的後遺症,例如咳嗽,本人前陣子未與家人同住,便沒有感染,但幾週後可能會有與家人相聚與暫時同住的情況,想請問醫師黴漿菌的傳染是否還存在,網路上看到傳染期可以由出現症狀前3~8天,直到治療後的14周,是否正確,是否代表相關的傳染依舊存在需要預防與避免親密互動、飛沫傳染?以及是否需針對住所進行消毒(病毒是否會存活很久?)謝謝醫師
小張,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12/21
葉倩妤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黴漿菌是一種細菌可引起非典型肺炎,傳染方式是飛沫傳染及鼻腔分泌物接觸傳染,所以預防方式為戴口罩、正確洗手,並搭配酒精使用作簡易的環境消毒。
因為排菌時間相當長,所以傳染力的確可能長達數週至數月,但是若個案經過抗生素治療,帶菌量相對降低,症狀消失後兩週傳染力就會下降許多,通常大多數人只是無症狀感染者,而免疫較差的族群才容易得到,但因沒有終身免疫,還是可能再次感染。
回覆日期:2023/12/21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關於黴漿菌感染的傳染性及預防措施,我將為您詳細說明。
首先,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細菌,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這意味著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細菌會隨著飛沫散播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後可能會感染。
根據目前的研究,黴漿菌的傳染期通常是從出現症狀前的3到8天,持續到症狀消失後的數週,甚至可能延長至14週,這取決於個體的免疫狀況和治療情況。
對於您提到的家人已經恢復,但仍有咳嗽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黴漿菌感染後的後遺症。
雖然他們的症狀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感染者在症狀消失後的幾週內仍可能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因此,在您與家人相聚及同住的期間,建議您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例如:
1. 佩戴口罩:這可以有效減少飛沫傳播的風險,特別是在室內或密閉空間中。
2. 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特別是在接觸公共物品或與家人互動後。
3. 避免親密接觸:儘量避免與家人進行親密互動,特別是在他們仍有咳嗽等症狀的情況下。
至於住所的消毒,黴漿菌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相對較短,通常不會在表面上存活太久。
然而,為了安全起見,您可以對常接觸的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特別是門把手、桌面和其他高頻接觸的物品。
使用含有酒精或漂白水的清潔劑進行擦拭,可以有效消滅可能存在的細菌。
最後,雖然黴漿菌感染的傳染性相對較低,但在免疫力較差的人群中,仍然需要特別小心。
若您在與家人相聚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黴漿菌感染的傳染性及預防措施,祝您和家人健康平安!如果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麴菌病:一種感染肺部的疾病,會傳染嗎??
張醫師您好,我的好友是日本人,本要來台灣玩,因病不能成行,病名ASPERGILLOSIS,查閱知中文為麴菌病,是感染肺部,從未聽過好怪的名稱,請問容易傳染嗎,並請簡述此病,非常感謝.
張正達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通常aspergillosis長在肺部已有空洞的病灶上,會有咳嗽、咳血等症狀,台灣常見的是長在肺結核的病灶上,不容易從人傳染給人。麴菌病:一種感染肺部的疾病,會傳染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腸病毒手腳紅疹:隔離七天仍未消退是否仍有傳染力??
您好:班上陸續有孩子得到腸病毒,請教主任孩子如果已經在家隔離七天,但是手腳紅疹未消,是否仍具傳染力,謝謝主任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一般腸病毒傳染力最強的飛沫傳染,傳染力一般為7天,最多10天,跟手腳還有沒有疹子無關。但大便可以存在一個月之久,所以之後如廁之後需將雙手以乾淨。腸病毒手腳紅疹:隔離七天仍未消退是否仍有傳染力?-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兒童健康護理:瞭解黴醬菌及其預防與治療方法?
何謂黴醬菌,如何預防及治療。
林慧真 醫師回覆-兒科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小兒科林慧真醫師敬覆Dear betty您好:黴漿菌為細菌的一種,它是人類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常見的感染(5歲以下的兒童感染是較為輕微的),症狀表現有:咽炎、中耳炎、哮吼、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病人常會有發燒...>>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肝膽腸胃科相關:如何預防黴菌感染??
陳醫師 您好:我是詢問您黴菌的那位先生,非常感謝您前兩篇的回覆。個人最後想延伸詢問陳醫師如下:1.您在前篇的回覆中提到:接受"花療"等免疫力極差的人,請問陳醫師:花療是否就是指化療,還是我的誤解呢?2.假如我的家人其雙腳...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化療....你所描述的情形,是不會感染黴菌的。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奇峰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