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後續?
你好醫生,我是#211108但的提問者晴,今天繼續告知最新的消息今天我爸去看了提供檢查的肝膽腸胃科診所了,醫生給他照了超音波,發現大腸有一顆息肉,說小小的,要他半年追蹤一次至於拉肚子的問題有給他藥,好像在診所的時候就有發現在發燒了在網路上查了一些資料,發現腸息肉也有分,但我詳細詢問後也只有得到是大腸息肉的結論,以至於我也不知道是哪種息肉但看網路上幾乎都建議一年追蹤一次,而醫生卻要求半年,是否代表醫生判斷這一顆息肉很大可能……再長大或是病變啊?
而想再問問看,到底要怎麼判斷息肉是哪種息肉?
那個醫生好像沒建議要切掉還是甚麼的,切掉會不會好一點?
我印象中的息肉都是很可怕的,感覺很容易病變的感覺,很緊張也很擔心,現在覺得很煎熬,網路上說有九成的病變都是息肉造成的……(以下擷取自網路)大腸息肉可分成非腫瘤性及腫瘤性兩種。
非腫瘤性息肉一般不會演變成大腸癌,例如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和錯構性息肉。
會演變為癌症的息肉就稱為腫瘤性息肉,分別是腺瘤及鋸齒狀息肉,這兩種息肉長得越大,轉變成惡性的機率就越高想問問醫生息肉……大多都是哪一種啊?
我知道問這個可能沒甚麼參考價值,但也希望能先做好點準備,很擔心那顆是腺瘤或鋸齒狀息肉,很怕它長大,因為也不知道那顆息肉到底在裡面多久了,不知道是新生的還是已經生成很久了……
晴,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4/08/30
彙整補充說明
大腸息肉是指在大腸內壁上形成的突起,通常是由腸道黏膜的細胞增生所引起。
根據息肉的組織學特徵,可以將其分為幾種類型,包括增生性息肉、腺性息肉和其他類型。
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並且不會轉變為癌症;而腺性息肉則有可能發展成大腸癌,尤其是當其大小超過1公分時,轉變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在您的情況中,若在檢查中發現了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步驟是進行大腸鏡檢查。
這是確診息肉型別的金標準,因為大腸鏡檢查不僅可以直接觀察息肉的形狀、大小和數量,還可以進行活檢,即取一小部分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以確定息肉的性質。
透過活檢,醫生可以判斷息肉是否為腺瘤或其他類型,並進一步評估其惡性潛力。
超音波檢查通常用於檢查腹部器官,如肝臟、膽囊等,並不適合用來評估大腸息肉。
超音波可以發現膽囊息肉,這類息肉多數是良性的,但對於大腸息肉的檢查,則需要依賴大腸鏡檢查來獲得更準確的診斷。
如果您的醫生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雖然過程可能會感到不適,但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許多醫療機構提供鎮靜或麻醉服務,可以減少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
檢查後,根據息肉的型別和特徵,醫生會給出相應的治療建議。
如果息肉被確診為腺性息肉,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切除,以降低未來發展為癌症的風險。
此外,若您有持續的腹痛、腸絞痛或其他消化不適的症狀,這些可能與腸道的健康狀況有關,建議您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後,與醫生討論這些症狀的可能原因。
腸道的健康狀況與飲食、生活方式、家族病史等多種因素都有關聯,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
總之,對於大腸息肉的評估和治療,最重要的是進行大腸鏡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後續的治療和追蹤。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定期健康檢查,對於預防大腸息肉及其潛在的癌變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您能夠早日獲得清晰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大腸息肉手術後的照護與恢復期?
請問使用內視鏡切除大腸息肉,切除後須注意甚麼,休養多久?對正常生活及工作是否會造成不便?真的如網路上所說兩週內不能騎摩托車、上下樓梯?術後如何護理?有勞您代為解答,謝謝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一般而言,切除大腸息肉兩週內避免腹部過度用力或激烈運動,留意排便是否出血,腹部是否疼痛。祝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 陳奇峰醫師敬上大腸息肉手術後的照護與恢復期-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超音波能否判斷息肉型別??
你好醫生,我是<a href="https://adoctor.tw/article/211108">#211108</a>提問者晴,剛剛有發一篇,但後來還有相關的提問所以又再留下這一篇因為爸爸是...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超音波應是看到膽息肉(多是良性)而非大腸息肉(需大腸鏡)。請再和原醫師確認。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肝膽胃腸科或大腸直腸科:如何選擇治療大腸息肉??
林醫師您好:我爺爺今年七十四歲,日前健康檢查,發現大腸長一塊息肉,請問到醫院要掛"肝膽胃腸科"還是"大腸直腸科"呢? 腸子出問題,看這兩科有什麼差別嗎?謝謝您百忙中抽空回答!患者家人 敬上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基本上你爺爺有息肉,可是息肉的大小樣子、長的位置,如切除最好做息肉切除。再本院屬立桃園醫院,掛肝膽胃腸科或大腸直腸科,都可做大腸息肉切除,所以都可以掛。大腸直腸科是外科,若有癌症或息肉大態可作外科治療,胃腸科則以內科治療,內視鏡診斷及...>>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膽囊切除後排便異常:是否有大腸息肉的可能性??
醫生您好:本人已經摘除了膽囊,半年前做了痔瘡手術才開始觀察糞便,發現每次排便前端15~20公分的糞便有點扁,不是圓柱型而是有點橢圓形,顏色是黃色或黃褐色,而後段的糞便就變得很扁,呈扁長型,已經做過直腸鏡及肛門鏡檢查為正常,想請問醫生我這樣子...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林先生您好:息肉有無非由大便外型判斷,而是化驗大便有否潛血(帶血),再檢查大腸鏡。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