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HIV檢驗問題及梅毒感染機率-內科

分享到:

請問hiv檢驗問題及梅毒感染機率?


1.以現行的抗原抗體檢驗方式,多久後的檢測陰性可視為排除?
2.單純深吻會感染梅毒嗎?
無其他行為



匿名,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5/02/11

林武甫 醫師回覆-內科


1.三到四個月2.也算體液接觸,會喔



回覆日期:2025/02/11

彙整補充說明


在您提到的情況中,針對HIV和梅毒的檢驗問題以及感染機率,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解釋。

首先,HIV的檢驗通常有一個所謂的「空窗期」,這是指從感染HIV到檢測能夠檢出病毒或抗體的時間。
對於HIV,通常建議在高風險行為後的3個月進行檢測,因為這是大多數檢測方法能夠準確檢測出感染的時間範圍。
若在這段時間內檢測結果為陰性,則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如果在此期間有再次的高風險行為,則需重新計算空窗期。

至於梅毒,潛伏期通常在3週到3個月之間,根據不同的個體和感染情況會有所不同。
梅毒的第一期通常會出現無痛的潰瘍(下疳),這是感染的明顯徵兆。
如果在進行檢測後的幾週內沒有出現這些症狀,且檢測結果為陰性,那麼感染的機率也會降低。

在您提到的「體液接觸」方面,確實,任何形式的體液接觸都有可能導致HIV或梅毒的傳播,尤其是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
即使是短暫的接觸,若對方是HIV陽性或梅毒陽性,仍然有感染的風險。
因此,對於有過高風險行為的人,建議定期進行檢測。

如果您在高風險行為後已經進行了HIV和梅毒的檢測,且結果均為陰性,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 持續監測:如果在檢測後仍有高風險行為,建議在每次高風險行為後的3個月再進行檢測,以確保不會漏掉任何潛在的感染。

2. 症狀觀察:如果出現任何不尋常的症狀,例如發燒、皮疹、淋巴結腫大等,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您的高風險行為,這樣可以進行更針對性的檢查。

3. 其他性病檢測:除了HIV和梅毒,還有其他性病如淋病、衣原體感染等,這些也可以透過檢測來排除。
如果有相關症狀或持續的擔憂,建議進行全面的性病篩檢。

4. 心理健康:面對性病的擔憂,心理壓力可能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建議尋求心理諮詢或支持,幫助您更好地面對這些問題。

總結來說,若您在高風險行為後進行了HIV和梅毒的檢測且結果為陰性,則感染的機率相對較低,但仍需注意後續的行為和健康狀況,並定期進行檢查以確保自身健康。
若有任何疑慮或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戴套做全套仍可能感染梅毒?風險有多高??


禮拜五,因為對於人生感到沒有希望就去找了俗稱的越南店,做了一次全套的服務。全程都有戴套,沒有射出來,後來是小姐幫我打出來的,請問這樣得到梅毒的機率高嗎?沒有口交,沒有接吻。


陳建升 醫師回覆-泌尿科
體液交換 微細傷口是重點

戴套做全套仍可能感染梅毒?風險有多高?-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性病風險疑慮解答:肛門、口交及睪丸接觸的情況下是否易受感染?還需檢驗哪些病毒性疾病??


如題:1.我是背對趴著 被舔肛門外圍部份 沒有傷口 並沒有舔到肛門 這樣會得性病嗎?2.戴套口交後拔下套子 套子外圍部份不小心碰到龜頭 但只有碰一下 會得性病嗎?3.被舔睪丸一下而已 但我睪丸沒有傷口 這樣也會得病嗎?另外我有B肝抗體 有需...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1) 可參考 cdc 的網頁 性行為的危險性,多應屬低度。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BcwrIdNHhlziwBeJq9UJ7Q?uaid=1TI7GoOkq9v7X-l...

性病風險疑慮解答:肛門、口交及睪丸接觸的情況下是否易受感染?還需檢驗哪些病毒性疾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內科問題:除了愛滋與梅毒,還需要做哪些病毒感染檢驗??


醫師您好 曾發生不安全性行為,而去作愛滋與梅毒篩檢,且過了三個月空窗期,半年後複檢,都曾陰性反應,這應就代表沒受到愛滋與梅毒的感染.但是否也有感染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呢? 我該再去作哪些可能感染到的病毒檢驗呢? 謝謝


鄭舒倖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如果三個月及半年都已追蹤呈陰性反應則針對HIV及梅毒是不用再追蹤了但是如果在這期間仍發生危險性行為則空窗期的算法要從最後一次的性行為時間算起至於還要驗甚麼病毒建議你有任何症狀時去看醫師其他的性病不適合用篩檢的方法求得診斷鄭舒倖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同志問答:梅毒感染風險與預防措施?


(一)醫生你好,我是一位同志,我的另一伴有得到梅毒,有去打針治療好了,他過了n個月後還有再去驗過,醫院是說,梅毒的數量很低很低。但我有跟他無套肛交內射數次,這樣是否會被他傳染呢?但最後一次內射後的三個月、六個月後有去體檢,報告的愛滋及梅毒都...


顏大為 醫師回覆-泌尿科
如果懷疑梅毒感染,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