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口服避孕藥後左腳麻木,是否需要轉介至血管科?-婦產科

分享到:

服用口服避孕藥左腳麻?


醫生你好,在2/27月經來的第一天服用愛己避孕藥,但是3/1早上起床後覺得左腳腫脹,很像運動後沒有拉筋那樣,所以睡前有做一些伸展。
但今天早上睡醒腳就左腳變成麻麻的。
想詢問會不會有血栓風險,或是要掛哪一科門診後續檢查呢?
藥要繼續吃完嗎?



菜菜,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5/03/02

劉馥萍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如果服用避孕藥物後有單側下肢腫脹疼痛,建議停止服用藥物,以及去心血管內科門診就醫諮詢謝謝



回覆日期:2025/03/02

彙整補充說明


服用口服避孕藥後出現左腳麻木的情況,確實需要引起重視。
避孕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對於某些高風險群體來說,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這些血栓可能會導致下肢的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引發麻木、腫脹或疼痛等症狀。

首先,您提到的左腳麻木可能與血液循環有關。
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成分可能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進而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若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或麻木,建議您立即停止使用避孕藥,並儘快就醫。

在就醫時,建議您前往心血管內科或血管外科進行檢查。
醫生會根據您的症狀進行詳細的詢問和體檢,並可能會安排超音波檢查(如下肢靜脈超音波)來評估是否存在血栓或其他血管問題。
這些檢查能幫助醫生判斷您的症狀是否與血液循環有關。

此外,除了血管問題外,左腳麻木也可能與神經受壓或其他神經系統的問題有關。
若醫生排除了血管問題,可能會建議您轉診至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
神經內科醫生可能會進行神經傳導檢查或肌電圖,以評估神經的功能和狀態。

在此情況下,您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停止使用避孕藥: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告知醫生。

2. 及早就醫:儘快前往醫院就診,尤其是出現腫脹或疼痛的情況。

3. 詳細描述症狀:就醫時,詳細描述您的症狀,包括麻木的部位、持續時間、是否伴隨其他症狀(如疼痛、腫脹等)。

4. 健康史:告知醫生您的健康史,包括是否有家族血栓病史、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等。

總之,左腳麻木的情況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服用避孕藥後出現的情況。
及早就醫能夠幫助您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確保您的健康安全。
希望您能夠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事前避孕藥與蔓越莓保健食品的互動作用是否會影響效果??


醫生您好,我目前已經服用事前避孕藥兩年(都固定每天晚上10點服藥),早上會服用蔓越莓保健食品,成分裡面含有月見草粉,想請問醫生晚上吃事前避孕藥與隔天早上吃含有月見草粉的蔓越莓錠會影響事前避孕藥的效果嗎?再麻煩醫生撥空回覆,謝謝。


張崑敏 醫師回覆-婦產科
提問者您好: 與口服避孕藥會產生交互作用的藥品有:1.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Cephalosporines、紅黴素Erythromycin、磺胺類Sulfonamides、Bactrim、Chloramphenicol、Do...

事前避孕藥與蔓越莓保健食品的互動作用是否會影響效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腳部麻木症狀:該看神經科嗎??


葉醫師您好,家母55歲,前一兩天開始,左腳從大拇指開始到腳踝前面這一段,會感到麻麻的,用手拍打感覺就像打了麻醉針那樣麻麻的,沒什麼感覺,請問這是什麼問題?如果要看醫生,要看哪一科呢?謝謝.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好像是神經受損,應到神經科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麻木及骨盆不適,應看哪一科??


最近座著都會感覺到左邊骨盆附近好像有東西卡住,左腳都感到很不方便,近幾天都漸漸感覺座著左腳會麻,就連躺著睡覺也不敢讓左腳彎曲著睡,請問一下像這樣的狀況去求醫該去哪科?


吳芳燦 醫師回覆-家醫科
建議循骨科檢查。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神經內科相關:左側面部與下肢不適,是否應看神經內科??


您好:之前有詢問過,左臉頰至太陽穴的地方(要靠近鼻子的臉部不會),常常覺得很緊蹦,這個情形已經很久了,一直還是一樣,大約現在有8、9個月了,最近三、四天覺得左腳,腳背和快要到小腿的地方有點麻,感覺又好像是有放電的那個感覺,只要有腳到動,就會...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你好:1.不會有血管阻塞的現像2.腳麻較可能是週邊神經的問題,如壓迫、但會好的,如未見好轉,甚至加劇,則需要看神經科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左手麻木:該看神經內科嗎??


高醫師您好我一直有左手左腳麻木的問題麻的地方手掌和腳掌比較明顯,離身體越近越不麻會發作的時間不一定,似乎也沒周期性手腳一麻木就會持續滿長一段時間,大概一個星期多, 然後在某一天睡醒時就消失在這段時間內我的手腳有很輕微的無力感,但並不影響生活...


高春得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症狀在單邊,發作時間一星期多,建議要看醫師,看神經內科,可能要再仔細了解情形與安排檢查才會知道是甚麼問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