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
您好~經由地方診所診出患有(帶狀皰疹)至今已經3天~出水泡的區域一直從大腿蔓延到臀部後方及後腰部~且疼痛及灼熱感一直存在~有更甚之趨勢~此種狀況~是否是控制無效~需要住院呢?
小王,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8/06/10
張智博 醫師回覆-皮膚科
您好:帶狀皰疹是水痘病毒的再發皮疹表現,如你所講的位置應該屬於腰椎處的病毒,一般是在皮疹出現的3-4天使用抗病毒的藥物(Acylovir)針劑或口服藥物來治療,不過這只能阻止它的惡化(產生更多的水泡)無法使已發生的皮疹馬上消失痛是神經方面的疼痛無法於短期內恢復正常,一般年輕人可能症狀較輕1-2個月內變好,但是沒有服用抗病毒藥物的人會出現大片面積的疼痛與疤痕組織的問題尤其是老人家更容易出現"皰疹後神經痛"也有遇到痛到住院打針的情況,處理方法可用一般的止痛藥或更強的含麻醉藥物的止痛藥來治療,要評估病人的肝腎功能與有沒有合併其他內科疾病來調整! 目前除了口服藥物來治療外,可以用光線治療方式(低能量的雷射)來輔助疼痛的處理,可以找您所信賴皮膚科醫師來協助!
回覆日期:2008/06/10
彙整補充說明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疾病,通常在曾經感染水痘的人身上發作。
這種疾病的特徵是皮膚出現水泡,並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和灼熱感。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3天前確診為帶狀皰疹,並且水泡的範圍正在擴大,這確實是一個需要重視的情況。
首先,帶狀皰疹的病程通常會在3到4週內逐漸好轉,但如果水泡的範圍持續擴大,且伴隨著持續的疼痛和灼熱感,這可能表示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這種情況下,住院治療的考量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 疼痛的程度:如果疼痛非常劇烈,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能需要住院以便進行更強效的止痛治療,甚至使用靜脈注射的抗病毒藥物。
2. 水泡的擴散情況:如果水泡持續擴大,可能需要醫療人員進一步評估是否存在其他併發症,如細菌感染等。
3. 免疫狀況:如果您有其他基礎疾病或免疫系統較弱,住院治療可能更為必要,以防止病情惡化。
4. 治療反應:如果您已經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如Acyclovir),但症狀未見改善,醫生可能會考慮調整治療方案,這在住院環境中會更容易進行。
在住院的過程中,醫療團隊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照護,包括疼痛管理、抗病毒治療及其他支持性療法。
此外,住院也能讓醫生更密切地監測病情進展,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如果您目前的症狀持續加重,建議您儘快回診或前往醫院就醫,讓專業醫師進行詳細評估。
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療或是調整目前的治療方案。
切勿延誤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最後,帶狀皰疹的疼痛有時會持續一段時間,即使水泡已經結痂,這種情況稱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特別是在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為常見。
若有持續的疼痛,應與醫生討論進一步的疼痛管理策略。
希望您能夠早日康復,並在此過程中獲得適當的醫療照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帶狀皰疹水痘擴散速度正常嗎??
請問一下我帶狀皰疹的水痘已經一個禮拜了剛出診時馬上去給醫生看也吃完3天份的口服藥早晚也都有在擦是藥水但還是有慢慢的在擴散這是鄭常的情況嗎??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有可能。帶狀皰疹水痘擴散速度正常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長期點用硫酸甲酯新斯狄明對眼科有何影響??
我有一陣子常常眼鏡酸澀,去看眼科後有幾位醫生都是開「硫酸甲酯新斯狄明」給我,後來我就沒再看醫生自己去藥局買了,想請問醫生硫酸甲酯新斯狄明長期點會有什麼影響嗎?我在網路上有看到眼睛血液循環變差,白內障,甚至致盲等等,請問是真的嗎?(我目前已經...
高丕霖 醫師回覆-眼科
蔡小姐 您好:藥物都有副作用,所以是否有這樣的影響,需要就醫評估才知道,最好不要自己買藥來用,請醫師處方為佳。如沒有必要使用,還是不要使用才是。長期點用硫酸甲酯新斯狄明對眼科有何影響?-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帶狀皰疹治療中,水痘持續發作該如何處理??
醫師好,3/1的時候右背痛和起紅疹,3/4確診帶狀皰疹,開始使用acyclovir治療,但是到今天3/6過了3天,原本右背長的水泡面積沒有減小,反而越長越多,連原本沒有的右前腹也冒小水泡,請問這樣有必要改成valacyclovir或famc...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可以考慮換上述新一代的抗病毒藥,因生物利用率較好,但須自費,跟癌症罹患沒有直接關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帶狀皰疹療程時間:是否需要繼續就醫??
你好,我在四月初時得到帶狀皰疹,出疹隔天馬上就去皮膚科看,醫師除了開藥,還給了一種自費的藍色藥,四小時吃一次,吃完三天後,只再長了三,四顆水皰,後來又再去看一次續藥,醫師說吃完這次就不用再來看,還說吃b群即可,但是親友知道後一直要求我再去看...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如果沒有厲害的神經痛,傷口也好了,就不需要,還是要看個人的症狀決定。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