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陰道黴菌感染再次發生?-婦產科

分享到:

有關陰道霉菌感染的預防?


前一陣子因為外陰部搔癢去就醫醫生診斷為黴菌感染目前已經完成治療但是因為復發過一次的紀錄所以希望向醫師請教預防的方法避免一再復發 非常感謝



凌,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1/07/25

魏福茂 醫師回覆-婦產科


黴菌之感染有很多因素:潮濕,糖份高(糖尿病者易感染),月經前後pH值改變也會,陰道之灌洗,口交,使用廣效抗生素等等均易導致黴菌感染



回覆日期:2001/07/25

彙整補充說明


預防陰道黴菌感染的再次發生,首先需要了解黴菌感染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
陰道黴菌感染,尤其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引起的感染,常見於女性,並且有許多因素可能導致其復發。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幫助您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

1. 保持乾燥與通風:陰道及外陰部的環境應保持乾燥,避免潮濕。
建議穿著棉質內褲,這樣可以促進通風,減少潮濕的環境,並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

2. 避免過度清洗:過度清洗陰道,尤其是使用清潔劑或灌洗劑,可能會破壞陰道內的正常菌群,反而使黴菌更容易生長。
建議僅用清水清洗外陰部,並避免使用香皂或其他清潔劑。

3. 飲食調整:高糖飲食可能會促進黴菌的生長,因此建議減少糖分攝取,特別是精製糖。
增加益生菌的攝取,如優酪乳或發酵食品,可以幫助維持陰道的正常菌群平衡。

4. 注意生理期的護理:月經期間,陰道的pH值可能會改變,這時候要特別注意衛生,定期更換衛生棉條或衛生棉,並保持外陰部的乾燥。

5. 控制壓力與保持健康: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或免疫系統較弱(如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有助於預防感染。

6. 性行為後的清潔:性行為後應該及時清洗外陰部,並且避免在感染治療期間進行性行為,直到完全康復。

7. 定期檢查:如果您有反覆感染的情況,建議定期回診,讓醫生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

8. 伴侶的健康:如果有性伴侶,建議伴侶也進行檢查,確保沒有潛在的感染,並且在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以免交叉感染。

9. 遵循醫囑:如果醫生開立了抗黴菌藥物,請務必按照醫囑完成療程,即使症狀改善也不應隨意停藥。

透過以上的預防措施,您可以有效降低陰道黴菌感染再次發生的風險。
如果您在實施這些措施後仍然經常發生感染,建議再次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或調整治療方案。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保持健康,遠離黴菌感染的困擾。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股癬治療:益膚隆與允消舒黴乳膏哪種更適合??


您好,我很常流汗以及長時間坐著,導致引起股癬或是復發,之前一邊胯下有長,看皮膚科拿了好幾次藥以後已經好了,可是不到一個月現在另一邊也開始有股癬,於是想要直接買成藥,皮膚科是開益膚隆(成分為ISOCONAZOLE NITRATE 、DIFLU...


廖慧伶 醫師回覆-藥物
你的皮膚問題建議洽醫師評估、診斷後再用藥。

股癬治療:益膚隆與允消舒黴乳膏哪種更適合?-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瓣膜閉鎖不全: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運動時該注意什麼??


醫生您好,前些日子因胸口刺痛及呼吸困難,去掛了心臟內科做了心臟超音波檢查,檢查出來有二尖瓣膜閉鎖不全及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兩者皆介於輕度及中度之間,因此想請問醫生,目前這樣的情況有可能需要開刀置換瓣膜或修補瓣膜嗎?以及在運動時有需要注意什麼...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輕度及中度先觀察即可不需要開刀置換瓣膜或修補瓣膜正常生活及運動即可別擔心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

瓣膜閉鎖不全: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運動時該注意什麼?-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婦產科問題:生產後陰道黴菌感染如何預防和治療??


剛剛生產完兩個月,第一次行房(有使用保險套)後,隔天似乎陰道黴菌感染又發作,懷孕前經常復發,懷孕期間情況反而比較好,請問醫師!1.會不會是本人對保險套過敏?2.有性行為就容易復發?3.該如何確實改善?謝謝!


李光漢 醫師回覆-婦產科
您好:1.請來診確定診斷,勿自行猜測.2.預防黴菌性陰道炎應保持外陰部之通風乾燥,每日可飲用適量之優酪乳以增進陰道之酸性維持.署立新竹醫院婦產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黴菌陰道炎反覆發作:如何治療並預防再次感染??


醫生您好,本人長期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困擾,長達五個月也都有配合醫生使用塞劑、吃藥、藥膏,都是還是容易反覆感染之前照過陰道超音波也沒有問題與男友行房也會使用保險套,但是過幾天又發現陰道騷癢與非常少量分泌物請問跟保險套有關係嗎?請問治療期間能夠...


吳相輝 醫師回覆-婦產科
「陰道感染」會造成異常分泌物、會陰部搔癢、異味、排尿灼熱感尿、頻尿、出血...等,更嚴重會腹痛或發燒。「治療方式」依症狀而有所不同,還需要配合正確的衛教,建議至門診由婦産科專科醫師檢查與評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