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外側後面持續腫脹,骨裂後多久才會好?-骨科

分享到:

腳踝外側後面腫?


您好,我於2/07左腳第五蹠骨基部骨裂,今已兩個多月,為何腳踝外側後面還是會腫?走路會痛。
請問是骨頭有問題嗎?該怎麼做。
感謝院長答覆。
為何腳有時還是會腫?



楓秋雙情,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4/04/26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足部的骨頭骨折可能尚未癒合的很好所以比較有站立走路或者用力過多都有可能還會腫腫的休息的時候可以把腳抬高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子可能會好一點時間久了大部分的人都會好起來的



回覆日期:2014/04/26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您在2月7日發生了左腳第五蹠骨基部的骨裂,至今已經兩個多月,但腳踝外側後面仍然持續腫脹且走路時感到疼痛。
這種情況確實讓人感到擔憂,接下來我將針對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建議。

首先,骨裂的癒合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6到12週的時間,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年齡、骨折的嚴重程度、個人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休息與護理。
您提到的腫脹情況,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 血液循環問題:在骨折後,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腫脹。
尤其是在長時間不活動的情況下,血液回流不暢,可能會造成腫脹加重。

2. 組織損傷:骨裂周圍的軟組織也可能受到損傷,這會導致炎症反應,進而引起腫脹和疼痛。
這種情況在骨折後的幾個星期內是常見的。

3. 活動過度:在骨折癒合的過程中,過早或過度的活動可能會導致腫脹和疼痛加劇。
建議在活動時要注意控制強度,避免給受傷部位施加過多的壓力。

4. 不適當的固定:如果固定不當,可能會導致骨頭未能正確癒合,進而影響到周圍組織的恢復。

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措施來促進恢復:
- 抬高患肢:在休息時,將受傷的腳抬高,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 適度活動: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輕微的活動,幫助恢復關節的靈活性,但要避免過度用力。

- 冷敷:在腫脹的部位進行冷敷,有助於減少炎症和腫脹。
建議每次冷敷15-20分鐘,每隔幾小時進行一次。

- 定期回診:持續跟進醫生的建議,定期回診以檢查骨頭的癒合情況。
如果腫脹和疼痛持續不改善,建議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如X光,以確認骨頭的癒合狀況。

- 物理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考慮進行物理治療,這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腫脹,並促進功能恢復。

最後,請記得每個人的恢復速度不同,耐心等待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對於腫脹的情況感到非常擔心,或是疼痛加劇,建議儘快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意見。
希望您能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的生活與活動!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踝關節腓骨骨折:程度、手術需求及恢復期?


醫師您好我在台中出車禍 目前是從急診出來打算回桃園看診 這是X光圖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01Vzdq6iS_canliuD163tkG5eiBG8UmR想請教醫師 這樣骨折大概是...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外側懷古骨折有移位需要手術治療如果不把關節對正回來將來可能會產生關節炎請務必去醫院找醫師討論手術的問題

踝關節腓骨骨折:程度、手術需求及恢復期-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右外踝移位後腫脹和疼痛持續,需要多長時間恢復??


您好:想請問,我在2月2號跌倒後,導致右外踝移位,包著石膏六星期之後,至今已拆掉,但是,患部仍然腫脹,輕輕按壓即有疼痛感,走路也會酸痛,還是沒有辦法正常走路,尤其是要彎曲腳踝時,疼痛更顯著.請問這情形是否屬正常?腫脹之處是否會消掉?還要再過...


施啟明 醫師回覆-骨科
敬覆Codi網友:踝關節移位如無骨折,以石膏固定處理.通常為六至八星期,由於長期關節固定且血液循環受影響,所以於石膏拆除後常有腫脹症狀.且活動角度也會受影響.一般需約四至六星期才能恢復,但如果因復位不完全等情況導致腫痛,則最好至本科門診作詳...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折腫脹不消:運動員的骨裂手術後腫脹問題及解決方法?


醫生您好~我在2015.11.27扭傷腳踝,造成腳踝外側較細的骨頭骨裂,位置靠底部腳踝地方,上石膏6週取下,照X光醫生說狀況不錯沒有移位,但骨頭還未完全長好,腳掌很腫,我問醫生需要繼續抬腳嗎?可以熱敷嗎?醫生都說不用,叫我繼續拄兩個拐杖有空...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骨折至少要六星期以上才會慢慢長好要長到完全癒合要十二個星期所以在骨折尚未痊癒之前腳腫都是正常的骨頭本身就有豐富的血管骨折之後就是血流中斷 要等它癒合時血液循環才會逐漸恢復通常不會影響將來的運動 如果骨折癒合的很好的話建議你可以把腳部抬高然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