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關節置換?
醫師您好 :我的母親膝蓋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至今約一個月了傷口長度約15公分 傷口周遭都腫腫的,請問這有什麼方式可改善 是冰敷還熱敷呢 ?
感謝
吳,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6/09/18
彙整補充說明
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傷口周圍的腫脹是相當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手術後的前幾個月內。
這種腫脹通常是由於手術過程中組織的損傷、炎症反應以及液體積聚所引起的。
對於您母親的情況,以下是一些緩解腫脹的建議:
1. 冰敷:在手術後的前幾週,冰敷是最有效的緩解腫脹的方法。
冰敷可以幫助減少血流到傷口區域,從而減少腫脹和疼痛。
建議每次冰敷約15-20分鐘,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特別是在活動後或感覺腫脹加重時。
2. 抬高患肢:在休息時,將膝蓋抬高至心臟以上的高度,可以幫助減少腫脹。
這樣可以促進靜脈回流,減少液體在膝關節周圍的積聚。
3. 壓迫:使用彈性繃帶或護膝來輕輕壓迫膝關節,這也有助於減少腫脹。
注意不要過度緊繃,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4. 適度活動:雖然休息很重要,但適度的活動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建議每天進行一些輕度的活動,例如短暫的步行或膝關節的輕度彎曲運動,這有助於保持關節的靈活性。
5. 熱敷:在手術後的幾週,若腫脹開始減少,可以考慮使用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
熱敷通常在腫脹減輕後的階段使用,避免在腫脹明顯時使用熱敷,因為這可能會加重腫脹。
6. 藥物治療:如果腫脹伴隨著疼痛,可以考慮使用醫生開立的止痛藥或消炎藥來緩解不適。
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少炎症反應,進而減輕腫脹。
7. 定期回診:如果腫脹持續不退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如紅腫、發熱等),建議儘快回診,讓醫師檢查是否有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的可能。
總之,術後的腫脹是正常的,但透過適當的護理和復健,可以有效地減輕這種情況。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母親的恢復有所幫助,祝她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膝蓋旁長瘤是否需要切除?骨科或關節骨科該如何處理??
李醫師您好: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我的媽媽在膝蓋旁(也就是膝蓋旁邊彎曲處)裡面長了一顆瘤,看過2個骨科醫師,都有照X光,其中一個說是氣體不通,電療復健即可.另一個醫師則說是水瘤.需切除.我們覺得很困惑,請請問我們應該再去做更確認的檢查嗎?該看哪...
李文琳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根據您的敘述,令堂在膝蓋旁長了一顆瘤,經過二個骨科醫師檢查,X光片檢查並沒有發現異常,初步可以得出這個腫瘤應該是軟組織腫瘤,最常見的是腱鞘囊腫(ganglion),也就是俗稱的水瘤,但也有可能有其他的可能,如果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可以要...膝蓋旁長瘤是否需要切除?骨科或關節骨科該如何處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椎間盤移位與突出有何不同?拉單槓是否真能改善??
日前因腳麻就醫,診斷為椎間盤移位,請問一、椎間盤移位和椎間盤突出有何不同?二、聽說拉單槓可改善真的嗎?三、能否完全復原?若不能,如何防止惡化下去
徐永南 醫師回覆-復健科
1.通常我們都診斷椎間盤突出而不說椎間盤移位2.不一定3.不一定,請做物理治療椎間盤移位與突出有何不同?拉單槓是否真能改善?-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人工膝蓋術後的痠脹如何緩解??
王副院長您好:家母69歲,今年三月初在台北榮總做人工膝關節的更換(一次雙腳),已拆線三天。術後雖然不會痛,但肌肉痠和傷口腫脹從術後就一直困擾著她。膝蓋傷口和四周會腫脹,這個可以用冰敷緩和。但是大腿與小腿肌肉很痠,這個至今我們找不到舒緩的方法...
王慧珺 醫師回覆-復健科
許小姐您好:您母親的問題是術後常見的症狀 您的處理方式目前也是正確 通常症狀的消除是逐漸式的 若以您母親術後約1個月來看 只剩酸 而沒有明顯的疼痛 是很好的復原情形只是因為已70歲 且一次兩腳一起開 因此復原會較慢些 搓揉大腿也是可以 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微創人工膝關節術後脹痛及功能恢復疑慮?
家父在今年3月底置換了人工膝關節,術後的復健都有在做,目前已經術後快4個月了,家父仍會覺得有些脹痛,且無法正常上下樓梯,請問這是正常的嗎?當初術後醫師說要做的冰敷與熱敷的療程沒做完全,這會是一個原因嗎?因為家父的工作勞動力比較大,有時會需久...
陳永學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人工關節手術後的脹痛感會因人而異,一般在手術後三個月內很常見,可以使用護膝加壓,抬高患肢來改善另外, 努力復健很重要,對後續的人工關節的使用,是有決定性的影響,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