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蜜月期是否只是短期現象?-內科

分享到:

糖尿病蜜月期?


醫生您好:之前被判斷為糖尿病前期,醫生說飲食控制即可。
這一個月我飲食控制加運動,血糖已慢慢恢復正常值,心裡很開心,覺得可以這樣一直下去,靠飲食跟運動來跟糖尿病和平共處一輩子。
但今天看到一些資料,表示糖尿病是有蜜月期的,控制好的人蜜月期最長可達14年。
難道我目前只是蜜月期嗎?
我今年34歲,過14年也才48歲,48歲後(或是更提早),可能血糖就開始不再受控制,就只能吃一輩子的藥或施打胰島素?
好不容易調適好的心情又墜到谷底了,心裡真的很難受。



林小姐,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2/06

蕭永薰 醫師回覆-內科


林小姐閣下:1.所謂[糖尿病蜜月期],簡單講是指糖尿病發生以後,經過飲食,運動,藥物或胰島素的治療後,會有一段時間血糖的控制非常良好,甚至不需要藥物的治療.在第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有時可以持續十多年.但是,過了蜜月期之後,常常變化很快,需要更強烈的介入.2.其實就一般所謂健康的人而言,老化的過程中,胰島腺的功能本來就逐年退化.萬一年輕時,飲食不節制,缺乏運動,壓力大,睡眠又不足等等因素,當然胰島腺的老化就加速,就早一點兒得到糖尿病.飲食,運動與生活型態如果又不矯正,糖尿病的蜜月期也就會提早結束;儘管治療的初期,好像有一些好轉.3.所以閣下也不必過於焦慮,好好地飲食與運動控制,三餐細嚼慢嚥,吃八分飽,避免高糖,高脂,高熱量飲食,減少反式脂肪與玉米果糖的攝取,每日規律的運動,減少過多的壓力,每日充足的睡眠.把蜜月期大幅延長,甚至終身不再發病,也不無可能.另一方面,人類的疾病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我們每一個人最終會罹患什麼疾病,也未可知.所以,與您的主治醫師好好討論,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活在當下,似乎是比較理想的.



回覆日期:2017/02/06

彙整補充說明


糖尿病的蜜月期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但它並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會經歷的階段。
蜜月期通常是指在糖尿病診斷後,患者在經過飲食、運動或藥物治療後,血糖控制良好的一段時間。
在這段期間,患者可能會感覺到血糖水平穩定,甚至不需要使用藥物或胰島素。
這種情況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蜜月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持續數個月到數年,甚至有報導提到可達14年。

然而,蜜月期並不代表糖尿病的根本問題已經解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胰島素分泌的能力會逐漸下降,這是因為胰腺的β細胞在長期的高血糖環境下會受到損害。
因此,即使在蜜月期內,患者仍需持續監控血糖,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長這段良好的控制期。

對於您目前的情況,您已經在飲食和運動上做出了努力,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不僅有助於血糖的穩定,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您提到的血糖恢復正常,這是良好的開始,但仍需定期檢查血糖和糖化血紅素(HbA1c),以確保長期的控制。

至於您提到的未來可能需要依賴藥物或胰島素的問題,這是許多糖尿病患者共同的擔憂。
事實上,糖尿病的發展是漸進的,許多患者在生活方式改變後,能夠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延緩或避免使用藥物。
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充足的睡眠和壓力管理。

此外,家族病史也是一個影響糖尿病風險的重要因素。
若您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您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

最後,建議您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定期檢查血糖,並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生活方式。
保持積極的心態,專注於當下的健康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透過持續的努力,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性行為後的懷孕風險與排卵期、分泌物關係?


我的生理周期是30天,我上個月的23號mc來,在29號有性行為這樣會懷孕嗎?每個月的排卵期一定會有排卵現象嗎?<較濃稠透明的分泌物>為什麼我mc來時若有吃止痛藥排血量就會變的很少,沒吃就又正常了<我只有第二天會痛,藥吃一顆...


張永絃 醫師回覆-婦產科
大部份的排卵期均會有排卵現象,只是程度輕重之分而在月經第一天算第十四天,前後2~3左右為排卵危險期,所以在29號有性行為,懷孕可能性極低,而月經來,吃止痛劑剛好就抑制子宮的收縮,所以血量就會少,亦就是子宮內膜剥落就會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婦產科常見問題解答:MC後性行為與懷孕風險、月經異常之解析?


醫生:請問你兩個問題:1.mc走後的幾天,有性行為時如果沒有做保護措施,是不是仍有懷孕的可能?那什麼時候有性行為而沒有保護措施時,是不會有懷孕的可能的呢?2.一個月來兩次mc,兩次量都不少,但以前沒有過,這樣是有什麼問題嗎?麻煩你幫忙回答,...


陳昶甫 醫師回覆-婦產科
親愛的網友:您好!您的詢問”什麼時候有性行為而沒有避孕措施時,是不會懷孕的?”,即是家庭計劃所謂”安全期”,而於排卵期附近日期有性行為時,如果沒有做避孕措施,極易懷孕,是為”危險期”;而排卵期的推算是下次經血來潮的前十四天,因為排卵後,卵沒...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經前症候群是否代表已經排卵?懷孕風險有多高??


您好,呂醫師女友8/30開始有經前症候群一些徵狀,她每月都會有症狀,只是有幾月比較輕微像是胸部脹痛,頭痛,嗜睡,想吃甜食,腰痠,腹悶等等的症狀而這半年她月經來潮的第一天 時間大約是2/5 3/9 4/8 5/8 6/7 7/6 8/5都還算...


呂理政 醫師回覆-婦產科
回覆如下出現經前症候群,有排卵的機率很高。只要發生性行為,沒有避孕(例如戴保險套),就還是有懷孕的可能。8月31日應該不是排卵日,懷孕可能性不高。桃園醫院 呂理政敬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懷孕跡象消失,生理期如期來臨??


我的經期週期是33天最後一次的經期是12/10~12/17,下一次經期來應該是1/12要來的,結果都沒來,在這段期間一個禮拜同房會有一兩次,無戴套都內射,因胸部漲痛 腹部悶悶的 食量變大 腰酸 體力很快就沒了 都會想躺著或坐著 覺得身體很累...


張崑敏 醫師回覆-婦產科
提問者您好: 影響月經週期或經期外出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齡、環境、生活作息、壓力、情緒不穩、體重變化、藥物、事後避孕藥、飲食、年齡、子宮或子宮頸病灶、感染、懷孕、哺餵母乳…等。建議您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需請婦產科醫師檢查是荷爾蒙失調或是其他...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