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便後肛門疼痛及腫脹原因分析-外科

分享到:

解便後疼痛?


前幾天晚上突有便意去蹲廁所,但可能幾天沒上前端的便便很硬,蹲了很久加用力終於上出來,這次的便便形狀格外的粗大(但後面出來的便沒有很硬)…後來上完後肛門附近不舒服,摸到肛門左側感覺裡面腫了一塊壓會痛,不管是坐椅子走路都有疼痛感,甚至夾緊屁股也會感覺到痛,之前是有外痔的情況(無感),但想請教這種疼痛情況是什麼呢?
已經2.3天了沒好轉阿有點困擾



匿名,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9/01/09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依你的描述看來比較像是肛門裂傷典型的症狀是解便疼痛伴隨輕微出血也有可能是排便用力過度造成痔瘡腫脹造成原因常是便秘或是腹瀉所致治療的根本是要改善排便的問題加上溫水坐浴也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痔瘡塞劑使用若是症狀持續沒有改善還是要請醫師診視為佳



回覆日期:2019/01/09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解便後肛門疼痛及腫脹的情況,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便秘與硬便:您提到前幾天便便很硬,且形狀粗大,這可能導致肛門周圍的組織受到過度拉扯,造成肛門裂傷或肛門周圍的肌肉及組織發炎。
硬便在排出時需要較大的力量,這樣的用力會增加肛門的壓力,導致疼痛和腫脹。

2. 痔瘡:您之前有外痔的情況,這次的疼痛及腫脹可能是因為痔瘡的惡化。
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外痔的症狀通常包括疼痛、腫脹及可能的出血。
當便便過硬或排便時用力過度,可能會使痔瘡腫脹或發炎,進而引起疼痛。

3. 肛門裂傷:如果在排便過程中感到劇烈疼痛,並且有出血的情況,這可能是肛門裂傷的表現。
肛門裂傷通常是由於排便時用力過度或便便過硬所引起,會導致肛門周圍的皮膚撕裂,造成疼痛和腫脹。

4. 局部感染或發炎:如果肛門周圍有腫塊且按壓時感到疼痛,這可能是局部感染或發炎的徵兆。
這種情況下,腫塊可能是因為血栓性痔瘡或其他感染所引起。

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措施來緩解症狀:
- 溫水坐浴:每天用溫水坐浴15-20分鐘,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促進血液循環,並有助於舒緩肛門周圍的緊張感。

- 改善飲食:增加纖維攝取量,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物,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情況。
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纖維補充劑。

- 保持水分: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幫助軟化便便,減少排便時的困難。

- 避免用力排便:在排便時儘量放鬆,避免過度用力,這樣可以減少對肛門的壓力。

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或是出現嚴重的疼痛、出血等情況,建議您儘快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診斷與治療。
醫生可能會進行肛門檢查,確定是否有痔瘡、裂傷或其他問題,並根據診斷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肛門頻繁想大便感:該掛哪一科??


醫生你好:我最近突然肛門有想大便感覺去蹲沒有不然就一點點沒有血絲,而肚子會一直叫且肚子會脹氣,如果要檢查要掛那科,謝謝。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依你的描述看來比較像是大腸激躁症合併輕微的痔瘡出血建議先清淡飲食並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辛辣刺激及油膩的食物應該要避免如果症狀持續沒有改善可以請醫師開立藥物服用掛號的話可以掛腸胃科或是大腸直腸科

肛門頻繁想大便感:該掛哪一科?-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癢痛:是否為肛裂?該如何處理??


之前約12天前肛門都會癢 幾乎天天(尤其晚上比較頻繁)後來大概5/2號開始大號出來的時候肛門有痛痛的感覺肛裂,但上網看回覆說造成肛裂的原因多半是大便太硬但是腹瀉、排便頻繁或是長時間憋住便意也會造成肛裂我排便蠻順的,但就是出來的時候感覺肛門有...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肛門括約肌壓力過大也是發生肛裂的原因之一不過要請醫師檢查才能確定也有可能根本不是肛裂的問題也可以先做溫水坐浴加上外用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改善最好還是請醫師看看比較保險

肛門癢痛:是否為肛裂?該如何處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出血、疼痛及腫脹的原因解析?


前一個月大便肛門就會流血,過一陣子又不會,不過前兩天,大完後,就痛一整天,夾緊屁股就會痛,後來回家洗澡用鏡子看,發現肛門有小小的腫起來,摸起來是腫的,壓會痛,是怎麼回事?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依症狀來看,應屬痔瘡或其病症狀,請至肛門直腸外科診治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奇峰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肛門疼痛與腫脹的原因及診斷?


柯醫師 您好:我有時候站久、坐久、洗完澡,肛門會很痛,肛門有一處好像有腫起來.自己也會好起來,請問這可能是什麼病?因為不是持續性的疼痛且也會消腫,如果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去看醫生,醫生能診斷出來嗎?謝謝!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肛門疼痛常是肛門裂傷所引起的,腫痛常發生在正後方或正前方,症狀常會隨著排便習慣而出現,如便秘或腹瀉之後症狀比較明顯,此外急性的血栓性痔瘡也有可能是這種表現,需要實際診視才能區別,求診時最好是在有症狀時比較好,以利決定診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