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手術後康復進度與問題-骨科

分享到:

膝蓋手術後問題?


本人膝蓋開放性骨拆,手術後加了四支钛合金缧絲,手術後已兩個月,膝蓋仍有少少腫,未完全消退,現在只能屈致90度,大約幾時才能屈向後及將膝蓋下櫃?及正常走路?現在我的康復進度可以嗎?



TOM,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0/11/05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通常要在骨折癒合之後這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有沒有癒合完全需要照X光來確定目前可以彎曲到90度尚屬合理繼續做復健即可



回覆日期:2020/11/05

彙整補充說明


膝蓋手術後的康復進度因人而異,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手術的類型、個人的年齡、健康狀況及復健的積極性等。
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您進行的是開放性骨拆手術,並且已經放置了四支鈦合金絲,這樣的手術通常需要較長的康復時間。

首先,手術後兩個月仍有輕微腫脹是相對正常的,尤其是在膝蓋這樣的關節部位,腫脹可能會持續數週至數個月。
腫脹的原因可能包括手術後的炎症反應、組織修復過程中的液體積聚等。
建議您在日常生活中繼續進行適度的冰敷,以減少腫脹和疼痛,特別是在活動後。

關於膝蓋的屈曲能力,能夠屈曲到90度在手術後的兩個月內是相對合理的,但仍需持續努力進行復健。
一般來說,術後的目標是逐漸增加膝蓋的屈曲度,通常希望在三個月內能達到120度以上的屈曲。
若您目前只能屈曲到90度,建議您在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復健運動,例如伸展和屈曲運動,以促進關節的靈活性。

至於何時能夠正常走路,這也取決於您的康復進度。
一般來說,術後的康復期可能需要三到六個月,具體時間因人而異。
您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增加走路的距離和時間,並注意身體的反應。
如果在走路時感到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尋求醫療建議。

在康復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人的康復進度不同,您可以透過定期的醫療檢查來評估骨折的癒合情況,並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復健計畫。
若您對目前的康復進度感到不安,建議您主動與主治醫師溝通,尋求專業的意見和指導。

最後,請記得在康復過程中,避免過度使用膝蓋,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適度的活動和休息。
這樣可以幫助您更快地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
希望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人工膝蓋術後的痠脹如何緩解??


王副院長您好:家母69歲,今年三月初在台北榮總做人工膝關節的更換(一次雙腳),已拆線三天。術後雖然不會痛,但肌肉痠和傷口腫脹從術後就一直困擾著她。膝蓋傷口和四周會腫脹,這個可以用冰敷緩和。但是大腿與小腿肌肉很痠,這個至今我們找不到舒緩的方法...


王慧珺 醫師回覆-復健科
許小姐您好:您母親的問題是術後常見的症狀 您的處理方式目前也是正確 通常症狀的消除是逐漸式的 若以您母親術後約1個月來看 只剩酸 而沒有明顯的疼痛 是很好的復原情形只是因為已70歲 且一次兩腳一起開 因此復原會較慢些 搓揉大腿也是可以 建議...

人工膝蓋術後的痠脹如何緩解?-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術後水腫與瘀青: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醫師您好1. 手術後水腫的地方,原本沒有瘀青,可是幾天後就瘀青了,請問這樣子正常嗎?要怎麼處理?2. 如果醫生沒有開消炎消腫藥物給我,我能自由去購買服用嗎?3. 睡眠時間及品質還有喝水的量會影響傷口及水腫復原嗎?4. 如果多吃一些消炎消腫的...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 1) 正常, 會自已消退 2) 不用, 如果不會痛, 不用服藥, 保持清潔乾燥 3) 多休息總是恢復快些 4) 應該有影響,但是不大 5) 一般簡單普拿疼可以有助止痛, 門診醫師會開立. 6) 冬天不合適, 夏天比較可以如此做. 祝...

手術後水腫與瘀青: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膝蓋手術後的疼痛與康復?


施醫生你好:有一個術後的問題要提問我在10/19日當天做了雙膝蓋的軟骨磨損的手術,因為在疫情期間,我希望可以快點出院,所以當天手術,除了手術完當下有打止痛之外,其餘的時間我都一直冰敷來緩減我的疼痛,第二天就下床練習走路,第三天一大早就出院回...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軟骨磨損的手術講得有點含糊是作關節鏡手術嗎通常手術後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復健的一天做五百字的抬腿可能會讓肌肉更痠痛吧如果關節有腫脹就可以冰敷 一天三次不為過的建議妳還是問自己的主治醫師最清楚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膝蓋彎曲問題與相關症狀?


1.陳醫師我想請教一下我去年9月底開刀休息3個月差不多12月中旬開始做復健目前膝蓋彎度差不多有105度吧可是彎度要在壓下去的時候我發現右腳內側副韌帶在壓的時候會痛微半蹲的時候不知是半月板痛(因為我半月板有修補跟這有關係嗎)還是鵝掌肌腱炎或者...


陳柏辰 醫師回覆-骨科
小偉你好術後三個要積極復健、加強彎曲,至少要訓練到120-130度,如果一直彎不下去,要找手術醫師再次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