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黏膜混合血液該看哪一科?-內科

分享到:

大便黏膜混合血液?


洪醫生您好,目前人在國外,目前新冠肺炎也不太適合出門⋯想請問,這幾個月上完大號都會混合透明的黏膜,大概都要擦兩三次才會擦乾淨,最近幾次上大號如果比較用力一點還會混血絲⋯,請問應該去看內科還是肛門科還是腸胃科呢?
還是其實不用太擔心(怕自己目前婦科也有分泌物問題,整個很怕是病變還是病毒感染什麼的。
如果能得到回覆就太好了,麻煩您了!謝謝



Iri,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01/11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依照您的描述黏液部分 不知道您最近是否吃到一些比較含黏液的食物如果沒有其他症狀 通常不一定有問題至於混血絲部分 不知道是否是衛生紙上觀察到的如果是 推測可能是便秘導致肛門破皮如果是看到大便上沾血 就可能是痔瘡可能需要到腸胃科或是 大腸直腸外科檢查至於病變部分如果您擔心 可以先到腸胃科求診謝謝您的提問



回覆日期:2021/01/11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目前的症狀包括大便中混有透明的黏膜和血絲,這些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您提到的透明黏膜可能是腸道分泌物,這在某些情況下是正常的,但如果伴隨血絲,則需要進一步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優先考慮就診於腸胃科或大腸直腸科。
這兩個科別專注於消化系統的健康,能夠進行必要的檢查,例如大腸鏡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潛在的問題,如痔瘡、腸道炎症或其他腸道疾病。
特別是如果您有便秘的情況,排便時用力可能會導致肛門周圍的組織受損,進而出現血絲。

此外,您提到的婦科分泌物問題也需要注意,因為某些婦科疾病可能會影響到整體健康狀況,並可能與腸道症狀有關聯。
建議在解決腸道問題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尋求婦科醫生的意見,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在您目前的情況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議:
1. 痔瘡: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如果您有便秘或排便時用力的情況。
痔瘡可能導致排便時出現鮮紅色血絲。

2. 腸道炎症: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病等,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腸道出現黏液和血液。

3. 腸道感染:某些感染也可能導致類似症狀,尤其是如果伴隨腹痛或腹瀉。

4. 腸道腫瘤:雖然相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則需要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5. 飲食因素:某些食物可能會刺激腸道,導致黏液分泌增加,建議注意飲食,增加纖維攝取和水分攝取,以改善排便情況。

在您目前的情況下,儘管身處國外且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仍然建議您尋求醫療幫助。
許多醫療機構提供遠端診療服務,您可以透過視訊或電話諮詢醫生,獲得專業的建議和必要的檢查。

總之,儘早就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出現血便或其他異常症狀時。
希望您能夠儘快獲得適當的醫療照護,並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酪梨牛奶引發血便?可能是自體免疫腸炎嗎??


醫師您好 前天喝了酪梨牛奶 當天晚上拉肚子拉出一些黏液跟血混在一起 請問醫師是否因為喝牛奶會造成血便 去年吃優格也一樣血便 怕會不是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這種自體免疫的疾病 腸道發炎不是只有細菌 病毒 自體免疫這三種嗎 那喝牛奶會不會引發自...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若出血期間大腸鏡無腸炎表現,應可排除。但無法保証未來變化,必要請再就診檢查。

酪梨牛奶引發血便?可能是自體免疫腸炎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植牙選擇:需找牙周專科醫師嗎??


醫師您好,經上網查詢,或透過朋友的牙醫師詢問,都建議植牙最好找有牙周病專科、口腔外科、贗復科、口腔病理、齒顎矯正科之中的醫師,那如果找的是家庭牙醫專科的醫師通過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專業醫師、進階醫師的牙醫師,一般來說,一樣也可以嗎?打去學會...


曾光暉 醫師回覆-牙科
如果是較單純的植牙,例如骨頭條件不錯的話,只要有經過植牙專業訓練的牙醫師應開勝任,但如果牙床骨嚴重萎縮,可能須補骨粉建議找牙周病醫師或口腔外科醫師做諮詢。南投醫院牙科 曾光暉主任

植牙選擇:需找牙周專科醫師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糞便帶血:該掛哪一科??


余醫生您好:我今日早晨上完廁所擦拭清潔時,發現衛生紙上有鮮紅的血跡,觀察了ㄧ下,多條糞便淺黃色偏軟有些微毛毛的,有條糞便表面上有ㄧ小點鮮紅色的血跡,不多。約ㄧ週前也有同樣情況。排便前感覺到些微便意才去排便。之前可能因工作壓力關係,約三四天左...


余明昌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有空看一下大腸直腸科檢查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排便不順帶血,該看哪科??


醫師您好最近排便不順在大完便的擦屁股的時候衛生紙上都會有些黏液和血絲可是擦第二次後就沒有血絲大便量不多 可是我每天都會去上上完看馬桶通常是混濁的 有時候會有白白的棉絮左邊的下腹處有腫腫的 壓的時候感覺有東西 但不會痛我的生活作息都挺正常的 ...


陳家銘 醫師回覆-外科
既然已經有打算去看醫師,我建議直接去找大腸直腸外科或是腸胃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如大腸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