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不自覺抖一下、起雞皮疙瘩?
我從小時候開始就會有時候肩膀不自覺抖一下、全身起雞皮疙瘩,每次發作時我是沒有甚麼情緒上的起伏,請問醫師覺得有需要到醫院去檢查嗎?如果有需要去做檢查是要掛神經內科嗎?
chloe0908,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06/09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小姐您好:您提到症狀可能要考慮大腦的基底核多巴胺不穩定產生的不自主的運動障礙,而出現一種不自主的肌肉動作。
發作的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以運動為主,例如不自主的眨眼睛、歪嘴巴、聳肩膀、擤鼻子、頓足、裝鬼臉、搖頭晃腦、等,通常以肩膀以上的頭頸部動作最多。
另一種以聲音為主,例如不明原因的自主咳嗽、清喉嚨 。
這樣的症狀,有一半的人在成年後減輕消失。
只有少數的人需要服藥治療建議您可以到神經內科門診檢查追蹤但,因為近日COVID 19疫情緊繃,建議等待疫情穩定之後,再到醫院進行檢查。
請在就醫前後落實自我保護,清潔消毒,落實防疫新生活。
感謝您的提問,有相關問題,歡迎再討論!祝您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桃醫神內 江俊宜醫師 關心您
回覆日期:2021/06/09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所描述的症狀,肩膀不自覺抖動及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情況,確實值得關注。
這些症狀可能與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關,尤其是涉及到不自主運動的問題。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可能與神經傳導、肌肉控制或是某些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首先,肩膀的抖動可能是由於神經系統的異常信號傳遞,這可能涉及到大腦的基底核或其他相關區域。
基底核是大腦中負責運動控制的重要結構,當這些區域的多巴胺水平不穩定時,可能會導致不自主的運動或抖動。
此外,起雞皮疙瘩的現象通常是由於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可能與情緒、環境變化或其他生理因素有關。
由於您提到這些症狀從小時候就開始出現,且在發作時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這可能暗示著這些症狀是慢性且持續的。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輕或消失,但仍建議您進行專業的醫療評估,以排除任何潛在的神經系統疾病。
至於就醫的科別,根據您的症狀,建議您首先掛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專門處理與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包括運動障礙、神經傳導問題等。
醫生會根據您的病史、症狀及必要的檢查(如神經傳導速度測試、腦部影像學檢查等)來進行診斷。
在就醫之前,您可以記錄下每次發作的具體情況,例如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伴隨的其他症狀等,這些資訊將有助於醫生更好地了解您的情況並做出診斷。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對於改善神經系統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考慮到目前的疫情狀況,建議您在就醫時遵循相關的防疫措施,確保自身的安全。
希望您能夠早日獲得診斷並得到適當的治療,祝您身體健康!如果有其他問題,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神經內科的頭、肩膀、腳抖動與壓力有關嗎??
醫生您好,我目前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工作是照服員,我的狀況是:2023年12月開始,中午在睡躺椅(不是完全180度躺平,身體會有一點點彎曲)的時候,右腳不自主會抖一下,偶爾左腳也會,但晚上睡覺時完全不會有這現象。這現象一直持續到今年7月,多了...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NN小姐您好:您提到“肩膀、頭也會不自主抖一下(以上的這些抖動不是持續性,可能隔了1或5或10分鐘後才會再抖一次”清醒時的肌肉抖動,可能要考慮一些代謝疾病:如甲狀腺亢進、電解質異常。一些刺激神經的食物如咖啡因...等,也可能加重清醒時肌肉跳...神經內科的頭、肩膀、腳抖動與壓力有關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肩高低、手無力?看骨科還是神經科??
醫生您好 最近才發現我的肩膀一高一低 手在動的時候肩膀都會有波的聲音 那邊耳且覺得肩低手會無力 請問這要看神經科還是骨科?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可以去看骨科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會顫抖與上臂疼痛:該看哪一科??
醫師你好;幾個問題想請問你下面是我的一些症狀1.我的右手臂若舉高約15度則上臂肩膀內側會痛.舉愈高則痛得愈利害此狀況己一年多了.2.最近幾個月來,則發現當我拿筷子夾菜或用湯匙舀湯時,手會顫抖.請問1.二者是否有關聯?2.尤其是第二個症狀.我...
王正忠 醫師回覆-家醫科
由第1問題-我的右手臂若舉高約15度則上臂肩膀內側會痛.舉愈高則痛得愈利害,此狀況己一年多了-要分3方面是否外傷及工作史而由已66歲且舉愈高則痛得愈利害最可能是關節炎與第二問題的關連需進一步檢查;第2問題-最近幾個月來,則發現當我拿筷子夾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臂肌肉壓痛、手抖及腳部問題:應就診哪個科室??
醫生你好 目前有以下症狀 想請問可能的原因1.雙手舉起時常常感覺到手酸 單手拿手機手微微的抖 靜止時雙手食指會抖 手臂肌肉按壓會痛2.下肢肌肉感覺怪怪的 走路有時候一腳會踢到另一隻腳 不過還是可以正常走3.單腳站立有時候會感覺重心在跑一個月...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王先生 您好:根據上述症狀,建議至神經內科門診(要帶MRI資料)。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