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發血管阻塞:MRA是否需要顯影劑?-心臟血管專科

分享到:

血管問題?


醫師您好,家母因患有糖尿病,導致腳指頭(腳底)常年有傷口,無法快速癒合,已經造成骨髓炎,需要清創,但根本原因是小腿的血管已阻塞50%,所以必須先通血管,但家母不願意做CT打自費顯影劑,怕傷腎,所以想做MRA。
但醫師還是認為做MRA還是要打(釓)顯影劑才清楚想請問醫師,如果不打顯影劑,真的會看不清楚血管阻塞的地方嗎?
還是說要看醫師們的經驗值呢?



Tio,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3/08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不打顯影劑會看不清楚血管阻塞的地方因為會無法顯影 就看不到病灶了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



回覆日期:2023/03/08

彙整補充說明


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管阻塞是一個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特別是當患者出現傷口不易癒合的情況時。
對於您的母親來說,因為她的腳指頭已經出現傷口且無法快速癒合,這可能與血液循環不良有關,進而導致骨髓炎的發生。
為了有效地評估她的血管狀況,醫師建議進行磁振造影(MRA)檢查。

關於MRA是否需要使用顯影劑,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一般來說,MRA可以在不使用顯影劑的情況下進行,但使用顯影劑(如釓基顯影劑)能夠顯著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診斷的準確性。
顯影劑能夠幫助醫生更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狀、大小及其是否有阻塞或狹窄的情況。
若不使用顯影劑,影像可能會顯示出一些結構,但對於血管的細節,尤其是微小的病變,則可能無法清楚呈現。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的經驗和技術也會影響檢查的結果。
經驗豐富的醫師可能能夠從不使用顯影劑的影像中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但這通常不如使用顯影劑來得可靠。
因此,若要獲得更準確的診斷,使用顯影劑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對於擔心腎臟健康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確實需要謹慎考量。
釓基顯影劑相對於傳統的碘基顯影劑對腎臟的影響較小,但仍然需要根據患者的腎功能狀況來評估風險。
如果患者的腎功能正常,使用顯影劑的風險通常是可控的。
然而,若有腎功能不全的情況,則需要特別小心,並可能需要在使用顯影劑前進行腎功能的評估。

總結來說,若要清楚了解您母親的血管狀況,使用顯影劑的MRA檢查會是更佳的選擇。
建議您與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解顯影劑的風險與收益,並考慮進行必要的檢查以確保能夠及時獲得適當的治療。
希望您的母親能夠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糖尿病足部病變該看哪一科??


醫師您好:糖尿病會產生足部病變,而足部檢查應掛那一科呢?新陳代謝科、內科、外科、神經外科、皮膚科或腫瘤科?煩請醫師撥冗回復,非常感謝您!補充說明:最近巳罹糖尿病十年的媽媽(每日均有按醫囑服藥,且醫師說媽媽血糖穩定)左足底有兩處硬塊但無傷口,...


石光中 醫師回覆-內科
1. 關於足部檢查該掛哪一科:足部病變可經由一些簡單檢查而得知,在有糖尿病照護網的醫療院所,都會有做足部檢查項目,檢查小神經功能可以經由單股尼龍繩測試以及半定量音叉測試得知。檢查血管所造成的足部病變,可以經由測量上臂與下肢血壓比值得知是否有...

糖尿病足部病變該看哪一科?-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神經內科相關:糖尿病患者頭痛疑中風,頸動脈超音波與磁振造影結果分析?


醫生您好 本身有糖尿病這陣子頭常不舒服很擔心中風,之前6月份有做過頸部超音波跟頭部磁振造影,想請醫師幫忙看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謝謝頸動脈超音波檢查Carotid Color Duplex (systolic/diastolic veloc...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小屏 您好:頸動脈超音波跟MRI都無異常,表示在器官上無嚴重痠痛,建議從改善睡眠,增加運動及加強血糖血脂控制來改善症狀。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靜脈阻塞引發四肢水腫:是否需要進行靜脈血管攝影??


你好:我爸爸今年76歲,因四肢水腫住院,醫師初步診斷靜脈阻塞,經檢查回流指數只有2~3,醫生說須進一步做靜脈血管攝影,請問是否需要?是否具危險性?有其他方式檢查或治療嗎?謝謝


鍾鈺壎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ㄚ鵬網友,您好:老年人常見下肢水腫,原因很多,有些是因為深部靜脈阻塞;檢查包括理學檢查,超音波檢查及核子醫學檢查等,但這些檢查有時不一定清楚;若要確定診斷,則需靠靜脈血管攝影;血管攝影之危險性非常低。內科鍾鈺壎 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缺血性中風後續追蹤:血管阻塞與治療方案?


請問醫生~媽媽在4.5年前曾經缺血性中風做了核磁共振~今年追蹤又做了一次核磁共振,發現以前中風血管阻塞的位置~後半段的血管也都不見了~請問這種情形是否藥的劑量不夠須請醫生調整(原本用藥伯基腸溶微粒膠囊100毫克立普妥 膜衣錠20毫克)(醫生...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雯雯 您好:核磁共振血管攝影看不見血管,未必完全阻塞,有可能是血管狹隘血流速太慢,使用抗凝血劑是合理的預防中風藥物,但須依照醫師指示小心使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