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與腎炎:如何判斷病情進展?-泌尿科

分享到:

腎水腫問題?


醫師您好:8天前因排尿疼痛、血尿、畏寒發高燒、嘔吐、無力,因而到榮總掛急診,檢查是膀胱發炎(沒有做超音波),急診室打抗生素與三天用藥。
三天後到家庭醫師診所看診,接著吃6天的抗生素,今天回診檢查,我請醫生幫我照超音波,發現有腎積水(以前沒有過) ! 醫生說這是腎臟發炎!要我抗生素繼續吃,並抽血驗腎功能。
目前沒有發燒,尿液檢查正常,血液檢查還沒出來。
請問醫師:1.如果是腎臟發炎的腎積水通常要幾天才會恢復?2.要怎麼知道腎炎有沒有痊癒呢?病程已8天了還有腎積水..很擔心。
謝謝醫師的回覆,非常感謝~



藍,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4/01/08

簡維弘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1.如果是腎臟發炎的腎積水通常要幾天才會恢復?--> 腎積水與發炎可能有關,但是腎積水可能要追蹤找原因2.要怎麼知道腎炎有沒有痊癒呢? ---> 沒發燒,驗尿正常, 如果有抽血也可以協助判斷病程已8天了還有腎積水..很擔心。
--> 醫院檢查, 驗尿,排檢查,看是否有其他原因.祝健康



回覆日期:2024/01/08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會分別回答您提到的兩個主要問題,並提供一些相關的醫學知識,幫助您更好地理解腎積水與腎炎的情況。

1. 腎臟發炎的腎積水通常要幾天才會恢復?

腎積水的恢復時間因個體差異及病因而異。
一般來說,若腎積水是由於急性腎臟發炎(如腎盂腎炎)所引起,通常在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會在幾天內有所改善。
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的1到2週內,腎功能及腎臟的腫脹情況會逐漸好轉。
然而,若腎積水的原因較為複雜,例如有結石或其他結構性問題,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甚至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療介入。

2. 要怎麼知道腎炎有沒有痊癒呢?

判斷腎炎是否痊癒,通常需要綜合考量以下幾個方面:
- 症狀改善:如發燒、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狀是否減輕或消失。

- 尿液檢查:正常的尿液檢查結果(如無血尿、蛋白尿等)是判斷腎炎是否痊癒的重要指標。

- 血液檢查:腎功能指標(如肌酸酐、尿素氮等)是否回到正常範圍,這也是評估腎臟功能恢復的重要依據。

- 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檢查可用來評估腎臟的結構及積水情況,若腎積水情況改善,則可能表示腎炎的治療有效。

在您的情況中,雖然目前沒有發燒且尿液檢查正常,但腎積水的存在仍需持續監測。
建議您依照醫生的指示,繼續服用抗生素並定期回診,進行必要的檢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的進展。

最後,腎炎若未得到適當治療,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或腎功能衰竭,因此及早發現及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若有任何不適或疑慮,請隨時與您的醫療團隊聯繫,並遵循他們的建議進行後續檢查和治療。
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喝水多會影響尿蛋白檢查嗎??


謝謝您剛剛的回答,那麼請問我去檢查時水喝多了會影響尿蛋白的檢測嗎?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大量喝水會影響,一般喝水不會,祝健康

喝水多會影響尿蛋白檢查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腎小球腎炎:症狀、診斷與治療?


洪醫師您好:我媽最近有腳腫,小便有泡沫,我媽說她以前也曾有下肢水腫及泡沫尿,但不久之後腳腫消退,她就不太注意; 主治醫生說這些是腎臟病的症狀;驗血驗尿, 做超音波, 也收集了一天24小時的小便; 腎功能方面,是在正常範圍; 但醫生都跟我媽說...


洪堯民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答覆:人體腎臟主要是負責身體的排泄功能,每一個腎臟都由約兩百萬個腎元所構成,每個腎元的構造可簡單區分成腎小球(又稱腎絲球),腎小管及腎間質,其中之腎小球就好比是一張過濾網,負責過濾血液中的物質,正常的腎小球只會讓血漿中的小分子如:葡萄糖、電...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不明顯的腎積水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我今年32歲,因為長期久坐腰部痠痛,擔心是腎出問題去看泌尿科,但醫生說我痛的部位及症狀,比較像是骨科肌肉拉傷,但還是請我做超音波檢查,不過檢查出來我左邊腎有不明顯的腎積水,但醫生說沒關係,因為我也沒有其它症狀,叫我直接轉去骨科。想請問一下,...


王偉傑 醫師回覆-內科
Dear Jenny:您好,若配合其他腎功能檢查(血液及尿液檢查)皆為正常,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可以追蹤腎臟超音波檢查。如有持續嚴重腎積水建議進一步檢查,腎盂攝影術及電腦斷層掃描。祝平安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腎臟科主任 王偉傑敬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急性腎炎的治療與護理:注意事項、飲食建議?


巫醫生好:本人與前幾天晚上頻尿2天,且量大,之後因急速發燒至39.6送急診室,因白血球過高而收住院,經檢查左腎有積水並且有腎膿瘍,經抗生素ㄧ星期治療並且已出院,請問巫醫生,像這種狀況,腎臟是發炎了是嗎?要注意哪些事項?特別飲食方面有什麼要注...


黃耀宣 醫師回覆-內科
可以到門診就診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