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因微小動作而臉紅,是否正常?-兒科

分享到:

小朋友易臉紅?


您好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朋友的小孩,出生大概一個月,一個小動作就很容易臉紅因為已經有問過醫生,醫生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他跟一般的小孩不太一樣有時候一個哈欠、掙扎一下或者皺一下臉就整個臉都紅的有時候更誇張還會有點紫紫的請問一下,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常的謝謝您



妹妹,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5/06/28

張國珍 醫師回覆-兒科


小兒科張國珍醫師回覆如下:小baby有問題的確需要格外的小心注意網友所提的這個問題,其實需要臨床醫師當面的小心評估才好回答,但聽起來應該是沒太大問題才對因為小baby有問題時,也常常會有活力變差及食量減少的情形若有這兩個問題出現就真的要小心注意若只是”一動作就很容易臉紅”應屬正常再觀察即可敬祝平安



回覆日期:2005/06/28

彙整補充說明


新生兒因為微小動作而臉紅的情況,通常是正常的,尤其是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內,這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尚未完全成熟。
新生兒的皮膚相對較薄,血管也較為淺顯,因此當他們進行任何微小的動作,例如哈欠、掙扎或皺眉時,可能會因為血液流向臉部而導致臉紅的現象。

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面部潮紅」,是由於血液流向面部的血管擴張所引起的。
對於新生兒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並不一定代表有任何健康問題。
醫生提到的「如果沒有活力變差及食量減少的情形,就不需要過度擔心」是非常正確的。
若寶寶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正常,例如食慾良好、活動力充沛,則這種臉紅的情況通常不需要過度焦慮。

然而,若臉紅的情況伴隨著其他異常症狀,例如呼吸急促、持續哭鬧、食慾不振或是出現紫紫的情況,則建議儘快就醫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特別是當臉部出現紫色的情況,這可能是血氧不足或其他潛在問題的徵兆,應該引起重視。

此外,對於新生兒的家長來說,了解寶寶的發展階段和行為特徵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兒在這個階段會經歷許多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和反應。
家長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日常表現,來判斷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

總結來說,若朋友的小孩在微小動作後臉紅的情況並不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且醫生也表示沒有問題,那麼這種情況通常是正常的。
建議持續觀察寶寶的狀況,並在有疑慮時隨時諮詢醫生,保持與醫療專業人員的良好溝通,以確保寶寶的健康發展。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嬰兒飲奶困難:咕嚕聲、臉紅、鼻塞及飛行注意事項?


陳醫師您好:小兒四個月大,平常喝奶時,剛開始都很大口又急,吞嚥時有很大的咕嚕聲,然後就滿臉通紅,身體向後傾,哭得很大聲,有時奶會從鼻子溢出,大約五六口後才會順利的喝奶,喝完後就會有鼻塞的情形,平常都是抱著喝奶,頭並不會放太低,不知要如何改善...


陳倩儀 醫師回覆-兒科
小朋友容易嗆奶有很多原因,例如先天性腸胃構造的問題,奶嘴洞太大或個性較急,根據您所描述的狀況,你的小朋友既然可以再五六口之後就順利吸奶,應該是一開始喝奶的時候太急,這種個性的寶寶盡量不要讓他餓太久才餵,就可以減少這種狀況,有些媽媽誤以為一定...

嬰兒飲奶困難:咕嚕聲、臉紅、鼻塞及飛行注意事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新生兒無意識抽動:是正常發展還是需要關注??


Dear 謝醫師您好!寶寶:女 ,出生約十天左右出生時做過腦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聽力…等檢查無異狀。上週四及本週二我抱著寶寶餵完母奶後約十五分鐘,雙腳中的某一腳在睡著狀況下不由自主的抽動數分鐘,之後是頭(上週四)及左手(本週二)也跟著腳的...


謝德貴 醫師回覆-兒科
嬰幼兒於成長期多半在睡覺,在過程中有些會有手腳的抖動或臉脹紅等用力的表徵,但如果有眨眼、點頭或咀嚼的動作則要評估。如果有疑慮可看小兒科門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三個月大嬰兒手腳打直、臉脹紅及兩眼發直的原因探討?


醫師您好:請問三個月19天大的嬰兒為什麼會手腳用力打直,臉脹紅及兩眼發直,今天已經發生了3次,時間都蠻接近的都是在下午發生(之前前三天是輕微的),因為覺得好像有點嚴重,所以有到榮總去急診,但是急診室的兒童醫生說要等到星期一掛號,排照腦部超音...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看起來小朋友可能有抽筋的現象常見的原因有腦部結構性異常,腦炎,腦出血,低血糖,電解質不平衡,癲癇或少見的一些代謝性異常,需做的檢查可能有抽血,腦部超音波,腦波,腦部電腦斷層,甚至腦脊髓液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兩個月大寶寶頻繁打冷顫,是否正常??


醫生您好~寶寶目前快滿兩個月,一天大概打一到兩次冷顫,但是並沒有眼神呆滯,請問這是正常嗎?謝謝!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四個月大以下的嬰兒會有一種震顫反射是正常的,不會合併眼神呆滯(有可能是抽筋發作),且時間很短暫數秒就停或大人手握住就會停(若時間較長且大人手握住也不會停有可能是抽筋發作),另外若超過四個月大還有這種反射也可能有神經學異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