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無名指疼痛及臀部凹陷:該看哪一科醫生?-骨科

分享到:

腳趾頭疼痛?


王醫師您好,我的左腳無名指已經不舒服約兩三年了,因為平常並不會特別疼痛或是任何異狀,為獨腳趾甲有點深色,可是查了灰指甲感覺又跟這病情不一樣,因為我也沒有掉屑或是指甲增厚流膿的,一切都只有顏色比其他指甲深,會不舒服的時候也不會特別疼痛,只是會感覺到腳趾頭有點不舒服,感覺上比較像是腳神經再痛,不過我也形容不出他真正的感覺,但是我的左側臀部接近腰部的地方有時候也會有一小塊肉凹陷下去,但也許過幾個月又恢復平坦,我有可能是因為以前摔車傷到骨盆或視神經去壓迫到嗎?我該看哪一科醫生呢?謝謝您的耐心閱讀。



愛乾,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8/12/13

王守吉 醫師回覆-骨科


愛乾:單純只有腳趾頭不舒服, 又不是感到特別疼痛. 局部神經及甲床下的問題都有可能, 建議先到骨科門診診查.祝 早日康復



回覆日期:2008/12/13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描述的症狀,左腳無名指的疼痛及臀部凹陷的情況,建議您可以先就診於骨科或神經內科。
這兩個科別的醫生都能針對您的症狀進行初步的評估和診斷。

首先,關於左腳無名指的問題,您提到指甲顏色變深,但並沒有出現灰指甲的典型症狀,如掉屑、增厚或流膿。
這可能與指甲的血液循環、神經問題或是局部的壓力有關。
指甲顏色的變化有時可能是由於血液供應不足或是局部的微血管問題,這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定。
如果您感覺到神經方面的不適,這也可能與神經受壓或損傷有關,特別是如果您有過摔車的歷史,可能會影響到神經的功能。

至於臀部的凹陷,這可能與肌肉的張力、脂肪分布或是骨骼結構有關。
臀部的凹陷有時候可能是由於肌肉的萎縮或是局部的神經問題,這也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來進一步了解。
如果您曾經受過傷,這可能會影響到周圍的肌肉和神經,導致不正常的凹陷或疼痛感。

在就診時,醫生可能會進行一些基本的身體檢查,並詢問您更詳細的病史,包括受傷的情況、疼痛的性質、持續的時間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隨的症狀。
根據檢查結果,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如X光、MRI或是神經傳導檢查,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問題的根源。

如果您在就診後仍然無法確定病因,建議您可以考慮尋求復健科的意見,尤其是如果醫生懷疑您的症狀可能與肌肉或神經的功能有關。
復健科醫生可以提供物理治療、運動療法等幫助,來改善您的症狀和功能。

總結來說,您可以先從骨科或神經內科開始就診,根據醫生的建議再決定是否需要轉診至其他科別。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病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腳指疼痛與前足痛:該看哪一科?神經受傷能否康復??


醫師您好~我腳痛緊繃感,酸,麻,無力,已2年了有震波了12次每次1萬下直到現在2年後還是一樣,但有因震波改善了10分之6,今日111年8月26去高雄長庚看了骨科,照X光腳骨頭很正常只是有一點點高弓足請問我是否還是需要去看醫生,該看什麼科呢?...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楊小姐您好:您提到“腳痛緊繃感,酸,麻,無力,已2年了有震波了12次每次1萬下直到現在2年後還是一樣”建議您可以到復健科門診檢查追蹤,尋找可能造成肌肉骨骼的原因。改善生活的習慣,如走路姿勢...等。周邊神經受傷,通常可以修復。對於神經的修護...

腳指疼痛與前足痛:該看哪一科?神經受傷能否康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第三個腳趾疼痛原因及科別建議?


醫生你好,請問一下最近這2.3個禮拜我左腳第三個腳趾,腳背連接腳趾的地方彎曲會痛想知道大概是什麼原因,其他腳趾沒什麼問題,平常不久站只有久坐,有去復健科看過,開了消炎和肌肉鬆弛劑沒什麼用,還有看診要看什麼科別呢?謝謝


高堅凱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感謝提問。我覺得看骨科或風濕科都可以。這段時間可以腳先泡熱水,洗澡水溫度,每次半小時,看看疼痛可否減輕。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第二指疼痛:該看復健科還是骨科??


醫生您好,今天突然發現走路時左腳第二指的指腹會痛(穿襪子的時候還好,我是脫襪子穿拖鞋時發現的),尤其是墊腳的時候更為明顯。之前有時候好像也會這樣(?),但都沒特別注意到。想請問您一下這是甚麼原因呢?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以及需要去看復健科或者...


蘇弘慈 醫師回覆-復健科
您好:無親自診療,無法判定您的問題,請親自就診骨科或復健科為宜。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左腳腳趾亂動與臀部疼痛:該找神經科還是復健科??


醫生好,從2019年9月開始,左腳的腳趾(除了大拇指)都會一直亂動,嚴重甚至抽筋。而坐或躺有壓到左臀部的時候,左臀部深層感覺有一個痛點,整個沿著大腿外側、小腿肚痠痛下來。(有時候不是痠痛是無力,但不會整個處在無力期,就是感覺一陣一陣的,而無...


殷心蓓 醫師回覆-復健科
因為做肌電圖及胸腰椎MRI都未找出明確病因,再加上症狀判斷,還是以梨狀肌症候巡最為可能,所有可能都排除後才會考慮自律神經的部分。建議先處理梨狀肌的問題。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