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炎後:如何預防再次發作?-耳鼻喉科

分享到:

前庭神經炎後?


請問醫師在得過前庭神經炎之後是否病毒會比較容易侵入耳朵?例如:感冒容易引起中耳炎等等另ㄧ個疑問是前庭神經炎復發機率大概多高? 要注意哪些事情才比較不容易復發呢?感謝撥冗回答



匿名,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0/01/28

簡煌琪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病毒不一定比較容易入侵耳朵。
前庭神經炎復發率不一定,注意身體冷熱變化,不要得到感冒,復發率較低。
謝謝。



回覆日期:2010/01/28

彙整補充說明


前庭神經炎是一種影響內耳前庭神經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導致暈眩、平衡失調等症狀。
對於曾經罹患前庭神經炎的患者來說,預防再次發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議和相關知識,幫助您理解如何預防再次發作以及相關的問題。

首先,關於病毒是否會比較容易侵入耳朵的問題,前庭神經炎的發作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常見的上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這些病毒在感染後可能會影響耳朵的功能,但並不意味著耳朵會變得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
相反,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統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減少感染的風險。

其次,前庭神經炎的復發率並不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
根據一些研究,復發的機率約在10%至20%之間,這取決於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以及是否有其他相關的耳部疾病。
對於有過前庭神經炎病史的人來說,注意以下幾點可以幫助降低復發的風險:
1. 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由於病毒感染是前庭神經炎的主要誘因,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與感冒患者接觸,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降低感染的機會。

3. 避免劇烈的頭部運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突然的頭部轉動或劇烈的運動,這樣可以減少對內耳的壓力,降低暈眩的風險。

4. 定期檢查耳鼻喉科:如果有耳鳴、聽力下降或其他耳部不適的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檢查和評估。

5. 管理壓力:壓力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瑜伽等,可以幫助減少壓力,進而降低復發的風險。

最後,若您在前庭神經炎後出現任何不適或懷疑復發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治療。
醫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檢查和治療方案,以確保您的健康。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鼠蹊部疼痛的原因及就醫建議?


醫生你好:有一次半夜起床,感覺到右邊鼠蹊部(應該是鼠蹊部吧,生殖器往右邊膀胱向上延伸一點)會痛,屬於那種痛一下停一下痛一下停一下的這種持續狀態,想請問一下可能是什麼問題,應該是去看哪一科?Ps1最近一個月都有在跑跑步機 跑3-5公里,分兩次...


廖曜磐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依據您的描述, 是需要醫師親診為宜以釐清病灶可以先請您的家庭醫師評估, 視情況是否需再轉介其他次專科網上諮詢非等同親自就醫, 無法給予診斷或治療建議彰化醫院 關心您

鼠蹊部疼痛的原因及就醫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持續頭暈半個月:前庭神經炎、自律神經失調還是其他原因??


8/25就突然開始頭暈、頭痛、右眼周圍痛、嘔吐、看電腦螢幕尤其是文字對焦吃力噁心想吐,視線有些模糊霧霧的,有看眼科眼壓23,視網膜看起來還好,眼科醫師建議去看內科,有先去看耳喉鼻科吃藥,沒耳鳴、血壓正常,嘔吐與頭痛症狀有減輕,但頭仍會頭暈,...


彭詩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是否需要做斷層掃描應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較恰當喔謝謝您的提問

持續頭暈半個月:前庭神經炎、自律神經失調還是其他原因?-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前庭神經炎:症狀與治療?


醫師您好我是一名研究生 平時作息大約是0點上床 9點起床每周會固定去健身2次左右 也會打籃球 慢跑等BMI正常 不菸 酒和咖啡很少喝(一年可能5次以內,且不會一次喝很多)我大約於今年6月底時開始出現輕微頭痛、腦脹 且發作部位不一定有時可能是...


洪煒斌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也可能是中樞性問題中樞性問題當中有一種同時合併頭暈與頭痛的病,稱為 vertiginous migraine (migraine associated with vertigo),也稱為前庭型偏頭痛。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進行前庭神經炎的自我復健??


醫生您好 目前頭暈了三個月排除頸椎和腦部問題診斷為"前庭神經炎"想請問一下 現在有些角度或是動作還是會暈眩(例如平躺時往右側翻身睡覺)這樣的話 我要盡可能的避免做到會暈眩的角度和動作嗎還是只要不天旋地轉就可以做 當作是前...


彭詩惟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若已經度過急性期,您可以慢慢訓練自己在各種不同的姿勢中都能適應您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tcmc.tzuchi.com.tw/images/pdf/62/68-70.pdf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