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管擴大導致耳鳴?
本人因耳鳴困擾多年.時好時壞,今年初在台中榮總檢查,判定耳朵通鼻子那條管擴大,需再發病時作測試,看開刀是否有效,五月份真的很不舒服,去馬偕掛號醫師告知他們沒有那一項,請我七月份台大接省新後看是否有這一項
鄭,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1/08/15
彙整補充說明
耳鼻管(又稱耳咽管或歐氏管)是連接中耳與咽喉的通道,主要功能是平衡中耳內外的氣壓,並排出中耳內的分泌物。
耳鳴是一種主觀的聽覺現象,通常是耳朵內部或神經系統的問題所引起的。
耳鼻管的功能不良或擴大可能會影響耳朵的正常功能,進而導致耳鳴的發生。
根據您所提供的情況,台中榮總的診斷結果顯示耳鼻管擴大,這可能是導致您耳鳴的原因之一。
耳鼻管擴大可能會影響耳朵的氣壓調節,導致中耳內的壓力不平衡,進而引發耳鳴或耳悶的症狀。
醫生建議在發病時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評估是否需要手術介入。
然而,您在馬偕醫院的就診結果卻顯示沒有耳鼻管擴大的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不同醫院的檢查方法或醫生的判斷標準有所不同。
耳鼻管的狀態可能因為檢查時的生理狀況、檢查技術或醫生的經驗而有所差異。
耳鳴的原因非常多樣,除了耳鼻管的問題外,還可能與聽力損失、耳部感染、神經系統的問題、心理因素(如焦慮或壓力)等有關。
因此,建議您在進一步的檢查中,除了耳鼻管的狀況外,也應該考慮其他可能的因素。
針對您提到的耳鳴問題,建議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持續追蹤:由於耳鳴的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建議您定期回診,並與醫生討論耳鳴的變化情況。
2. 進一步檢查:如果耳鳴持續不改善,您可以要求醫生安排更進一步的檢查,例如耳部影像學檢查(如MRI或CT),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問題,如腫瘤或血管異常。
3. 心理健康:耳鳴常常會影響情緒,建議您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參加耳鳴支持小組,這樣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耳鳴帶來的壓力。
4.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規律的作息、適當的運動和均衡的飲食,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可能對耳鳴有所幫助。
5. 藥物治療:如果耳鳴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一些藥物來緩解症狀,這需要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總之,耳鼻管的擴大可能是耳鳴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建議您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耳鳴的根本原因,並獲得有效的治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生病後的體重減輕:是脂肪還是肌肉??
醫生您好,我在去年7月底時生了一場病,那時吃不下東西,我在一個月內瘦了15公斤,而我所減少的體重到底是脂肪還是肌肉?然後我現在想把身體練結實,有沒有什麼先行條件需要改善的!我現在170公分,58公斤
張煒東 醫師回覆-中醫科
凌翔, 您好:您說您在去年7月生病後吃不下東西,一個月內瘦了15公斤,依照您所減少的體重來說, 應該包含了脂肪和肌肉. (人在生病臥床一週後肌肉會開始消瘦萎縮.)您說您要將身體練結實, 首先要營養均衡, 多喝水, 腸胃系統要照顧好, 營養才...生病後的體重減輕:是脂肪還是肌肉?-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臺中三大醫學中心耳鳴檢查及治療方式?
大醫院的檢察請問耳鳴在台中 三大醫學中心的檢查是什麼?我有做過nabr 就是耳多塞東西 會發出聲音,頭腦上貼電線。不知道有沒有記錯(NABR)看耳鼻喉科,跟看神內,有什麼差別?血管的藥.梅你爾氏症 這幾種藥那一個副作用比較少?謝謝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一般會安排聽力檢查來排除聽力方面的問題,ABR是其中之一;建議先看耳鼻喉科,有需要會轉診其他科別,至於藥物仍須由臨床醫生判斷是否需要使用。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臺中三大醫學中心耳鳴檢查及治療方式-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耳鳴與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厚有關聯嗎??
葉醫師你好:本人自85年4.5月起先左耳有極小聲之耳鳴,後來兩耳皆有,看過醫生也做過聽力檢測且正常,本人未有戴耳機聽隨身聽之習慣或噪音大的工作場所工作,醫生也說不曉得原因只要不影響聽力即可o本人有鼻中隔彎曲(未手術)及下鼻甲肥厚性鼻炎(已手...
葉大偉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上面說的醫生沒錯。只要不影響聽力即可。應和開刀無關。┌─── ■ 葉大偉耳鼻喉科診所 醫藥衛教 ■ ─── 2000/03/20 ┐竹苗地區首屈一指眩暈醫師台灣醫界網路醫學先鋒醫師└─ 葉大偉耳鼻喉科網站:http://www.cs...>>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耳鳴與耳咽管關係:如何進一步檢查??
醫師您好我大約在兩個多月前曾經有耳朵內部抽痛的症狀,但並未放在心上,耳朵抽痛幾天之後就不痛了,但一個月前右耳開始高音頻的耳鳴,並偶爾耳悶,最近左耳也有耳鳴耳悶的現象但不像右耳嚴重,但兩耳都會偶爾大聲耳鳴一下子,又變小聲。我有去台大及榮總做聽...
許家禎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耳咽管功能不良,是會困擾病患很久的病而且容易復發,建議找專科醫師長期追蹤。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 許家禎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