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最佳開刀方式:雷射還是傳統?瞭解肝膽腸胃科瘜肉治療方案-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瘜肉開刀設備何者為佳?


1.貴院諮詢症狀參考表無法連結(難以全流覽)。
2.本人直腸有瘜肉(前檢查須開刀)。
3.請問貴院有雷射開刀設備否?
4.開刀之效果以雷射或傳統方式何者為佳又較無痛楚。
謝謝



莊先生,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1/10/05

李勇明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首先對於您所提的本院“諮詢症狀參考表無法連結(難以全流覽)”問題,我會轉告本院資訊科人員進行了解後改善。
另外對於瘜肉的問題,以下做初步的解釋:所謂大腸『瘜肉』,就是大腸壁表皮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
大腸瘜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瘜肉。
以肉眼的判斷不易分辨增生性瘜肉和腺瘤性瘜肉,常常需靠切片或瘜肉切除術,利用病理檢查來分辨二者。
小瘜肉通常都不會有症狀,較大的瘜肉就有可能造成出血。
有的瘜肉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
絨毛性瘜肉有時會造成嚴重的腹瀉。
腺瘤性息肉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能在瘜肉尚未變成癌症或很早期癌病變時予以切除,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可能會減少。
當瘜肉較小時,可用切片夾除去。
但當瘜肉較大時,則需使用內視鏡瘜肉切除術予以切除。
大腸內視鏡瘜肉切除術之先決條件是大腸必需準備得很乾淨,以便能很清楚地發現、觀察息肉以及周圍的變化,同時降低潛在性的爆炸性氣體之存在。
在做瘜肉切除術時,必需完整的觀察整個瘜肉,以及瘜肉之基底部。
判斷是為廣基性或有莖性。
切除的瘜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若是為良性瘜肉,則不必進一步的治療。
若確定為惡性,則需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
假使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是為原位癌,不會轉移,也不需再治療。
大腸瘜肉目前的診斷方法為:1. 大腸鏡檢查。
2. 下消化道鋇劑 X 光攝影。
整體而言,大腸瘜肉切除的方法分為:1. 傳統手術2. 腹腔鏡手術3. 經內視鏡(大腸鏡)瘜肉電燒切除如果您的瘜肉經切片或做瘜肉切除術後發現為惡性,大多已經侵犯至黏膜下層,則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患者,會併有淋巴結轉移,除非患者健康情況不佳,多建議患者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這方面來說就是開刀除惡務盡,分為傳統式剖腹探查及腫瘤切除術合併淋巴結切除。
在某些醫學中心會使用腹腔鏡做微創的腫瘤切除術。
但無論如何,目前醫學界在瘜肉切除上沒有所謂的“雷射”開刀。
對於常見的較大的瘜肉處理方式是以內視鏡專用環先將大型息肉套住其莖部,再施以電燒法瘜肉切除術。
較大的扁平無莖部的大腸瘜肉切除包含息肉基底部注射術→電刀切除→止血 等步驟。
使用的是“電燒”,並非您所提的“雷射”。
目前大多數的醫院都有大腸鏡及電燒機設備(包含本院),一般大腸瘜肉切除都可以處理,也是目前大腸瘜肉處理方式的主流。
但是如果遇到直腸距離肛門6公分以內的多發性瘜肉,也許以大腸鏡做瘜肉電燒切除會比較困難,也許需要手術處理,屬於直肛外科(大腸直腸外科)的範疇,且據我所知,大多數的醫院也沒有所謂的“雷射”開刀,甚至腹腔鏡手術在這個範圍內也很難使用。
如果您的直腸瘜肉是屬於這類型的,請您到大一點的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與直肛外科(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討論下一步的處理方式。
有關您所說的第一點問題回覆:這個網頁不是本院負責,已將你問題轉送到負責單位謝謝您的來信。



回覆日期:2011/10/05

彙整補充說明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首先要了解瘜肉的性質及其治療方式。
瘜肉是指在腸道內壁上生長的異常組織,通常是由細胞增生所形成。
根據瘜肉的大小、數量及其病理特性,醫師會建議不同的治療方案。

在肝膽腸胃科的治療中,瘜肉的切除方法主要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及內視鏡手術。
傳統手術通常是指開腹手術,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直接觀察到腸道的情況,但相對於其他微創手術,恢復時間較長,術後疼痛感也較明顯。
腹腔鏡手術則是利用小切口和內視鏡進行手術,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疼痛感較輕。

至於您提到的雷射手術,現階段在醫學界對於瘜肉的切除,並不普遍使用雷射技術。
雷射主要是用於切割和止血,但並不會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對於瘜肉的切除,內視鏡電燒切除術是目前的主流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切除瘜肉並進行止血,且相對於傳統手術,疼痛感也較輕。

在選擇手術方式時,醫師會根據瘜肉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健康狀況來進行評估。
如果瘜肉較小且無惡性變化,內視鏡切除通常是首選。
如果瘜肉較大或有惡性變化的風險,則可能需要考慮傳統手術或腹腔鏡手術。

至於您提到的貴院是否有雷射設備,根據目前的醫學實務,許多醫院並不會專門使用雷射來進行瘜肉的切除,因為內視鏡電燒切除術已經能夠滿足臨床需求。
若您有進一步的疑問,建議您直接諮詢醫院的專科醫師,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和建議。

最後,無論選擇哪種手術方式,術後的恢復和隨訪都是非常重要的。
醫師會根據手術的結果,安排後續的檢查和追蹤,以確保您的健康狀況良好。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做出明智的決策,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咽喉息肉手術必要性探討:良性和危險的差異?


醫師您好:我在9月份時當時有覺得頸部腫腫的 (我自己摸不出來,但就是感覺怪怪的)當時就診耳鼻喉科,當時的耳鼻喉科醫師幫我排了許多檢查包括 頸部觸診、鼻咽喉內視鏡、頸部超音波發現頸部兩旁的淋巴結都蠻大的,大約1.2~1.7公分不等因此又排了電...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建議回診與臨床醫師討論是否需切片檢查或僅需門診持續追蹤。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

咽喉息肉手術必要性探討:良性和危險的差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x光照射頻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近期因為腳扭傷急診拍了2張x光隔兩天上午門診又拍2張下午小孩受傷帶小孩進去拍了4張左右臂的x光我有穿鉛衣請問近期就8張x光這有什麼會不良影嚮嗎謝謝您的回答


王憶芬 醫師回覆-放射線科
您好,一般診斷型X光檢查屬於低劑量輻射暴露,一張四肢的輻射劑量約0.001毫西弗,8張四肢X光的輻射比往返美國西岸一趟的輻射劑量0.09毫西弗低。聽從醫生指示接受輻射相關的檢查,是考量健康上的好處大於輻射的影響。如有疑慮,建議與醫師多做溝通...

x光照射頻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肝膽腸胃科手術方式選擇:腹腔鏡還是開刀??


我有膽灢息肉現0.5mm,如大於1時,而需手術,貴院可有腹腔鏡手術方式或只能開腸撥腹方式?健保給附方式?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須多久,請釋示,感謝多多。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本院膽息肉有用腹腔鏡手術,需住院2~3天,請至消化外科看診評估。祝健康衛生署桃園醫院 陳奇峰醫師敬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膽囊瘜肉常見嗎?該如何處理??


您好本人最近照超音波發現膽囊有約四粒瘜肉,最大個粒有0.6cm大。我三十三歲已經有四粒膽囊瘜肉的個案多唔多?其實膽囊瘜肉是否很普遍?我應否去切了個膽囊免除後患?膽囊切除手術風險大不大?謝謝!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先生您好應可追蹤即可,若有>1公分才考慮手術。第一次可6月追蹤,若沒變則可之後12月追蹤。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